如前所述,磨沟墓地发掘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但发掘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仍然值得充分肯定。不过,这又让我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磨沟墓地发掘能够获得诸多埋藏过程方面的堆积证据。可以肯定,发掘及认知结果应与发掘者的工作态度和理念密切相关。尤其在发掘理念方面,是以既往经验优先而墨守成规,还是坚持探索未知而以工作方法优先呢,似乎直接影响着考古发掘的结果。而磨沟墓地的发掘结果显示,发掘者当是坚持了后一种发掘理念。换言之,磨沟墓地的发掘还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发掘理念的思考。
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成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首先应该是特定研究对象的存在,其次才是认知特定对象的学科理论方法,尽管理论方法是学科成立的重要标志。实物资料是考古学赖以成立的基础,而各种实物资料通常则是埋藏于地下或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地表之上。因而,获取实物资料的过程即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就被视为近代考古学的根本特点,田野考古工作的科学化实际就是不断提高考古资料科学性的过程,尤其是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迄今为止,如何改进田野考古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田野考古资料的科学性和信息量,仍需高度重视。不过,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实物资料的积累越来越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也更加丰富。究竟应该坚持怎样的田野考古工作理念,是知识性经验优先呢还是方法性工作程序优先,似乎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工作理念问题。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我们都不能否认其间所隐含的相对性。换句话说,就是科学研究本身也包含着不断修正以往的认知偏差。除了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哲理性理解之外,就考古学的认知结果而言,所谓相对性往往还涉及时间、空间和程度等几个方面。延伸到田野考古工作中,就是如何减少经验性的认知偏差,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古代文化遗存的各种信息资料,尤其是无法提取或保留的埋藏学方面的信息资料。具体来说,即便是同类遗迹或遗物,也会因关于使用、废弃原因与过程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它们所包含的信息量有所区别。因此,在每一次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树立这样一种工作理念:我们什么都不了解,怎么做才能保证发掘过程与结果的科学性,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发掘资料的信息量和科学性!无疑,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优先考虑方法性的工作程序及其基本要求。尽管工作程序与方法也是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但这种经验往往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特点,有别于时空特征或知识性突出的微观经验(诸如房屋、墓葬、窑址结构及遗物特征等等)。
客观来说,这一理念并不是出于假设,而是符合田野考古工作特点的。原因在于田野考古工作伊始,没有哪一位学者能够拥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无论科学性如何),情况如同安特生之发掘仰韶遗址。不过,考古学发展到今天,相关的知识已今非昔比。对于每一位考古工作者来说,都会拥有大量可供借鉴的间接经验,甚至还有田野考古工作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辩证地看,大量的知识性经验既是好事,但往往也会成为因循守旧的基础和根源,容易习惯性地导致经验主义的认知模式,在田野考古中则表现为知识性经验优先的工作理念,淡化发掘过程中探寻新线索、新证据的科学欲望。事实上,面对每一个遗址或墓地,面对每一次的发掘,无论发掘经验如何丰富,都不可能准确地预知发掘的具体对象和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坚持方法性工作程序优先的工作理念,即便我们无法预知发掘对象及结果,也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最初判断(平面判断)的种种失误,或者发现种种新线索、新问题。
针对我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理念,似乎还需要强调破坏性解剖。这种破坏性解剖可以涉及各类遗迹,而不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遗迹如城墙等。这是因为自中国考古学发生以来,我国学者就在田野考古,尤其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清理各种遗迹现象的方法,即通常所谓“找边”,要求仔细清理并保留遗迹的原始形态结构。毫无疑问,这种发掘清理方法可以较好地清理并保留各类遗迹的原始形态。然而,有关早期墓葬的种种认知结果是否正确,是否都是一次性埋葬的,其埋葬过程究竟如何,似乎仍是田野考古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且,以往的一些发现也已经显示出部分早期墓葬结构及埋葬方式的复杂性,只是对埋葬过程及相关证据关注不够。(www.xing528.com)
在发掘清理工作结束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墓葬结构进行破坏性解剖,以获取其他重要的信息和证据,特别是有关营建和埋葬过程方面的证据。换言之,就是我们不能忽视或放弃任何可能获取新证据的线索。
概括而言,磨沟墓地的发掘结果不仅使我们对齐家文化及其埋葬习俗等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也诱发出一系列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学术问题,这里所阐述的仅仅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无论我们的认识是否适当,如果能够对磨沟墓地的后期发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如果能够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引起普遍关注,即已欣慰之至。而且,我们相信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磨沟墓地还将提供更多有关齐家文化埋葬习俗方面的新资料,值得期待。
(本文原载于《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