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墓葬的营建、使用应当与埋葬过程直接相关。但由于种种原因,埋葬过程始终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致使这一问题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使这一问题由理论转变为现实,不能不说是近些年来田野考古的重要进展之一。
首次发掘结果显示,磨沟墓地齐家文化墓葬的结构甚为复杂,可分竖穴土坑和竖穴偏室两大类,而后者所占比例很大。其中,竖穴偏室墓还可分为单偏室(或左或右)、双偏室(左右或上下结构)和多偏室,绝大多数为合葬墓(图一)。如简报所云,这些合葬墓的[73]尸骨安置方式,尤其人骨推挤现象明显揭示出多次合葬的特点,而各墓不尽一致的堆积特点及埋葬过程也进一步确认了多次合葬现象的存在。针对磨沟齐家文化墓葬的埋葬过程,发掘者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至少存在再次挖开墓道、阶段性填埋墓道、因偏室塌陷而填埋墓道、合葬完成后填埋墓道的种种埋葬过程。以前发现的其他时期或其他墓地也存在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其埋葬过程是否皆如磨沟齐家文化竖穴偏室合葬墓,则需要在发掘过程给予充分关注,以便获得相关埋藏证据才能加以具体说明。
图一 磨沟墓地M303平面剖图
在阅读磨沟墓地发表的墓葬资料时,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些问题,即发掘过程中对墓葬的解剖似乎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我们没有看到一座墓葬是自上而下实施完整解剖的。也就是说,对墓葬的解剖性发掘还带有自发性的特征。这就使得我们在感叹发掘者敏锐洞察力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如果墓葬的解剖性发掘能够由自发转变为自觉,情况又会怎样呢?相信发掘者可能对此已经有了充分的总结和认识,不过我们还是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讨论。(www.xing528.com)
在田野考古实践中,中国考古学家早就总结出一套清理各种遗迹的有效方法,要求仔细清理并保留遗迹的原始形态结构,甚至对灰坑等遗迹内的堆积也要求解剖性发掘清理。但对于墓葬的发掘,往往只强调对地面坟丘部分的解剖,而墓穴部分则极少进行解剖性发掘。由于早期墓葬的地上标志往往荡然无存,所以对墓葬填埋堆积基本不进行解剖,而是确认了墓穴平面范围之后即采取水平式整体清理的发掘方法。究其原因,无非是早期墓葬一般墓穴狭小不便进行解剖性发掘清理,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习惯性发掘理念的影响。然而,有关早期墓葬的种种认知结果是否正确,其埋葬过程究竟如何,常常缺乏堆积方面的埋藏证据。而且,以往的一些发现也已显示出部分早期墓葬结构及埋葬方式的复杂性,只是对埋葬过程及相关证据关注不够。因此,早期墓葬的埋葬过程以及获取相关证据的发掘方法,仍是田野考古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由此来看,尽管磨沟墓地的首次发掘尚未实现对墓葬的自觉性解剖清理,毕竟没有墨守成规,已经开始了对早期墓葬实施解剖性清理的探索实践,自发之中也包含着一些自觉成分。正因为如此,首次发掘结果便充分揭示出磨沟墓地齐家文化墓葬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埋葬方式的多样性。而且,即便是自发性的解剖清理,仍然把墓葬的堆积特点与埋葬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足以引起人们对埋葬过程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对埋葬方式提供心得线索和途径,尤其是通常所谓的二次葬、扰乱葬以及合葬墓中一次葬与二次葬共存的埋葬现象等等。
基于磨沟墓地发觉结果的启发,我们认为在早期墓葬的发掘中,需要改变以往水平式整体清理墓葬的方法。对于墓穴部分也应首先采取解剖性清理的发掘方式,阶段性地保留可供对比的垂直剖面,一边获取埋葬过程方面的证据。对于磨沟墓地大量存在的竖穴偏室墓,墓道及偏室部分皆可留出剖面,划分出堆积层次。这种墓道填土及偏室部分的堆积单位[74]。不过,在墓穴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无须采取以中线为准的解剖原则,可以在墓道的一端保留一定的填土范围,对其余部分则首先进行发掘清理,最后再清理解剖墓道及偏室时所留部分。令人欣慰的是,早期墓葬的解剖性清理,在磨沟墓地的发掘实践中已经由自发转变为自觉,2009年秋冬季开始对墓道和偏室全面采取了解剖性清理,获得了更多有关埋葬过程方面的堆积证据[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