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议甘肃临潭磨沟墓地的文化性质

再议甘肃临潭磨沟墓地的文化性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在甘肃临潭磨沟墓地已经挖掘出约1500余座墓葬,经初步整理公布发表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图一磨沟第一类墓葬随葬陶器与齐家坪墓地比较甘肃临潭磨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在甘肃境内发现保存最完整、墓地面积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一处史前时期墓地,其文化性质和埋葬方式相当复杂。

再议甘肃临潭磨沟墓地的文化性质

陈 玭 王 辉 华 先

《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15日第7版刊载了叶茂林先生的文章《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不是齐家文化的遗存》,我们对此文提出的观点有不同的认识,特撰此文予以说明。

叶先生在兰州观摩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磨沟遗址挖掘出土的部分文物并参阅了《考古》杂志200年第7期发表的简报,他认为《简报》中发表的磨沟遗址所出泥质红陶双大耳罐、腹耳罐、侈口细颈罐、夹砂褐陶双耳罐等“并不能视为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物,有的器形和风格已经变化,即使个别器物还可以算是遗有齐家文化的一点特征,但是就器类整体而言,也绝不能以此来反映齐家文化的特征”。

其实,叶先生的上述认识太过于绝对。截至目前,在甘肃临潭磨沟墓地已经挖掘出约1500余座墓葬,经初步整理公布发表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在《考古》2009年第7期发表的《甘肃临潭县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和《文物》2009年第10期发表的《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两篇简报中都明确提到,磨沟墓地所出陶器可分为两大类,除去叶文描述一类外,还有另一类不同的器物组合,即“以泥质灰陶双耳鼓腹罐、夹砂褐陶双耳罐等为代表,且部分双耳罐已初具马鞍口形态”的陶器。《简报》还特意提到:通常情况下,无论器类是否完全一致,一座墓只随葬其中的一类,即使在一些墓葬中有两类陶器,(它们)也是位于不同的偏室内(参见《考古》简报所列举的M84)。而不同偏室内的墓主应是不同时间里分别下葬的。

不可否认的是,磨沟遗址第二类陶器组合与典型的齐家文化面貌有一定距离,其风格更接近年代更晚一些的寺洼文化,但前一类陶器组合则属于齐家文化的陶器组合和器形特征。

齐家文化最初得名于瑞典学者安特生(J.G.Adersson)1924年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的调查和试掘。后来,他将齐家坪遗址的资料全部交给Margit Bylin-Althin女士整理研究,后者撰写的考古报告于1946年在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正式发表,即《齐家坪与罗汉堂》(The Sitesof Ch′′iChia P′′ing and Lo Han T′′ang in Kansu,详见Bulletin of the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1946,斯德哥尔摩)。尽管这批资料缺乏地层关系,但MargitBylin-Althin还是根据遗物的质地、色泽和纹样等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认识。其中,以双大耳罐(Pl.23)、高领篮纹罐(Pl.1、Pl.2、Pl.3、Pl.21)和侈口绳纹夹砂罐(Pl.6、Pl.10、Pl.14、Pl.20)等器类最具特征,它们也成了日后齐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

1945年,夏鼐先生前往洮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在宁定县(今广河县)阳洼湾遗址发掘了两座齐家文化墓葬,确定了齐家文化的相对年代,并纠正了安特生博士对于齐家文化年代的错误认识(参见: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载《中国考古学报》1948年第三册)。此后,裴文中先生通过在洮河流的考古调查和试掘,正式提出了齐家文化的命名。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古工作全面展开,齐家文化的材料也逐渐丰富。特别是60年代以来,随着对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永靖秦魏家、大何庄等重要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对于齐家文化的内涵、面貌和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组合也基本可确定为:双大耳罐(早期称安佛拉罐)、高领篮纹罐、夹砂侈口绳纹罐、陶豆及少量的空三足器等。(www.xing528.com)

1975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清理齐家文化墓葬118座、灰坑18个、房屋3座、陶窑1座,出土陶器、玉石器、铜器、骨器、蚌器等大量的齐家文化遗物。由于种种原因,这批重要资料多年来一直积压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库房。由于这批资料迟迟未能整理发表,不仅不利于齐家文化的深入研究,也影响了学术界对齐家文化的全面认识。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已着手对这批重要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初步研究表明,齐家坪墓地的出土资料可分为早晚两期。其中,晚期墓随葬的陶器与磨沟墓地第一类墓葬的随葬器物组合(见《文物》2009年第10期M164)的形态非常接近。二者的随葬陶器除了齐家文化常见的双大耳罐、高领篮纹罐、夹砂罐、细颈瓶以及豆之外,还发现有在其他齐家文化遗址鲜见的泥质厚胎陶喇叭口罐,此类器皿的肩部较为流行戳压的连珠纹(图一)。

图一 磨沟第一类墓葬随葬陶器与齐家坪墓地比较

甘肃临潭磨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在甘肃境内发现保存最完整、墓地面积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一处史前时期墓地,其文化性质和埋葬方式相当复杂。根据初步的整理,该墓地至少发现有两组不同时期的墓葬,分别代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假如仅仅将这座墓地称为“齐家文化墓地”,确实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却不能因此否定磨沟墓地中大量存在齐家文化墓葬的事实。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磨沟墓地第一组墓葬属于晚期的齐家文化,也正是在这一组晚期齐家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出后来的寺洼文化。在磨沟第二组墓葬中已经出现了寺洼文化最具特色的马鞍口作风,在其随葬器物组合中仍保留有齐家文化的双大耳罐和细颈瓶等器类的孑遗(见《文物》2009年第10期M303),充分证实了二者的发展关系。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说明,齐家坪和磨沟发现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分布在洮河流域的齐家文化与陇东地区、河湟地带以及河西走廊等地的齐家文化确实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差异。其最大的不同点是,在洮河中上游的齐家文化随葬组合中,有几类特殊的文化因素不见(或鲜见)于其他地区。这些因素包括:器表捏塑细线堆纹(即“蛇纹”)的夹砂薄胎罐(多有双耳)、通体绘繁密红彩花纹的薄胎彩陶罐、戳印连珠纹泥质厚胎大口罐、泥质厚胎篮纹双耳瓮等(图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此类特殊因素不仅集中出现在洮河流域,而且也是齐家文化晚期阶段的新内容。目前,对于此类因素的来源尚不十分清楚。或许正是由于这些新因素的出现,影响到某些学者误以为磨沟墓地不属于齐家文化,这也是我们撰写此文特别需要指出的。

图二 洮河中上游齐家文化特殊因素举例

(本文原载于《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1日第6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