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如何预防心律失常及应对方法

老年人如何预防心律失常及应对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完全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避免着凉,预防感冒。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

老年人如何预防心律失常及应对方法

要完全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一是预防诱因。常见诱因包括: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热、摄入盐过多、低血钾、低血镁等。

二是稳定情绪。精神因素中尤其是紧张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患者心态要平和。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节目、球赛等。

三是自我监测,合理用药。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患者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患者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四是定期查体,生活规律。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患者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并调整用药剂量,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

另外,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www.xing528.com)

小贴士

突发心动过速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往往会使症状加重。不妨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

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

压迫眼球法: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

潜水反射法: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对小婴儿更有效。方法是用5℃左右的冰水浸湿毛巾或冰水袋敷整个面部,每次10~15秒,一次无效时可每隔3~5分钟再试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