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为上计:审时度势,优化决策

走为上计:审时度势,优化决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十六计走为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谚语之一,其实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所谓的“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并不是说“走为上”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而是说在处于劣势时,走是上策。这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走为上计”。“走为上计”是审时度势后所作出的决定,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知难而退。

走为上计:审时度势,优化决策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全军退却,避开强敌,用退却的办法避开危险没有过错,并且这也不违背用兵的常规。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矣。

敌人的兵力处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方不能与之直接对抗,那么剩下的无非三条路:投降、求和、撤退。如果采取投降的手段就是彻底的失败,采取媾和的手段就是失败了一半,采取撤退的手段却不等于失败。没有失败,就会有转为胜利的机会。例如,南宋名将毕再遇和金兵对抗,因为金兵太强大,而且每天来的援军日益增多,难以和金兵抗衡。于是他便在一天傍晚把队伍全部撤走了,只留下旗帜仍然飘扬在营房前。撤退前,他命令把活羊吊起来,把羊的前腿放在战鼓上面。羊被倒吊着十分难受,两条前腿胡乱踢蹬,就把鼓敲得咚咚作响。金兵听到鼓声,没能察觉毕再遇把队伍全部撤走。就这样相持了好几天之后,金兵才发现情况异常,准备追赶,已经走远了。这就是善“走”的策略。

三十六计走为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谚语之一,其实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在元明时期的小说、戏曲里,常能见到这一说法。

“走为上计”中的“走”,通俗地说就是逃跑,它是在敌强我弱,没有任何取胜希望的情况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保存力量的一种谋略。当然,撤退绝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保存实力。

所谓的“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并不是说“走为上”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而是说在处于劣势时,走是上策。通过主动退却,进行战略转移,保存实力,以便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俗话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是同样的道理。

真正的军事家很善于“走”的,这在《孙子兵法》《百战奇略》等兵书中都有具体的论述,西方军事家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在《战争艺术》一书中,作者说:“一支军队能在失败的环境中挺立不灭,其价值高于在胜利环境中勇敢争先。因为向敌人进攻,只要有血气之勇就够了。而在一个强大的敌人面前实行困难的退却,那却是真正的英雄。所以,一个良好的撤退,也应和伟大的胜利一样受上赏。”

这里所说的“走”,并不是溃退,为何而“走”,怎样“走”,这里面包含着很大的学问,有很多讲究,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成功地组织退却,可能比组织进攻更为困难。在退却之前,需要精心计划,周密准备,在退却实施过程中,又要力求隐蔽迅速,应该尽量避免撤退时一溃而不可收拾的局面出现。

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是千百年来不少人的人生梦想,在这种梦想的感召下,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可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白起、韩信岳飞等人不了解这其中的奥秘,无辜被杀,而范蠡孙膑张良等智者却急流勇退,反而得享天年。这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走为上计”。

“走为上计”是审时度势后所作出的决定,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难而退。明明前进只会失败,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聪明人会见机而动,尽早放弃,既脱离了危险境地,同时又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二、以退为进。有的时候,“走”也是一种引诱和调动敌人的需要,伪装的退却可能会助长敌人骄傲轻敌的情绪,有利于我方的下一次进攻。

三、急流勇退。功成名就之时,舍弃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但是舍得舍得,凡事有舍才有得,功成身退也是一种大智慧。

战争是以全歼敌人为目标的,为了防止敌人逃跑后卷土重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面对手到擒来的敌人,千万不要大意,必须要撒下一张密网,使其无隙可乘,如果让快要抓到手的鱼儿溜掉,之前的辛劳可就都白费了。

二、欲擒故纵。当敌人还在做垂死挣扎的时候,为了防止弄得鱼死网破,不妨借用“欲擒故纵”之计,故意放纵他,然后在他拼命逃跑时再进行追击

古往今来,许多军事家采取“走为上”的策略,创造了不少辉煌的战绩,抗日战争中,我军在游击战中采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基本作战原则,就是这一妙计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

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原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大规模战役,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其不少地方可以说是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的典范,特别是“退避三舍”的方针,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大突破。

春秋时期,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时有发生,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在霸主齐桓公死后乘机扩张势力,在泓水之战中击败宋襄公,势力范围大大增强,并控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成为一时的霸主。

而在此时,中原地区的晋国也在动乱之后渐渐兴盛起来,特别是长期流亡的公子重耳执政之后,对内修明政治,选贤任能,发展经济,整顿军事,对外高举“尊王”的旗帜,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晋国的崛起自然会引起楚国的警觉,两国之间的矛盾摩擦日趋白热化,而宋国的控制权最终成为激化两国冲突的导火索,使争霸战争到了决战阶段。

先是楚国的控制国鲁国遭到齐国的进攻,接着是在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转而依附于晋国,楚成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出兵攻打宋、齐,晋文公正想扩张势力,便以救宋为名,将国内原先有的两军扩充为上、中、下三军,并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出任各军的元帅,浩浩荡荡出兵中原。

楚国攻宋之时,晋国派兵攻打楚国的盟国卫、鲁、曹等国,计划引诱楚军前往救援以解宋围。然而楚成王并不上当,只是分兵前往各国救援,主力仍然围攻宋国。晋文公面对宋国如雪片般飞来的告急文书,感到非常为难,如果晋国置之不救,不但不能报答宋国对自己的恩惠,同时失去宋国也会对争霸全局不利,然而发兵救宋的话,又违背了引诱楚军前往曹卫决战的战略意图。另外,晋国还没能成功说服齐、秦两个大国参战,战胜楚国没有十足的把握,再加上元帅邵谷又战死军中,晋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时,新任元帅先轸提出了对楚战略的良策:一是让宋国出面重金厚礼贿赂齐、秦两国,请求他们出面干预宋楚之战,劝说楚国退兵,楚国肯定不会答应,必将激怒两国君主,使他们尽快参战;二是将攻下的曹、卫两国的土地赐给宋国,弥补宋国的损失,激励宋国军民继续坚守待援。

很快事态的发展就朝着先轸预想的方向进行了,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被拉下水,卷入了这场战争。

楚成王亲率中军行至半途,得知卫降曹破,大惊失色,知道再继续下去,晋、楚之间的大决战不可避免了。楚国一直不想和晋军发生直接冲突,因此没有针对晋军作准备,再加上听说秦国出兵援晋,又害怕秦国会从侧面攻击楚国,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楚成王决定立即停止进攻,实行战略退却,以待有利时机,再图对晋作战,于是下令全军转移撤退,与齐议和,把侵占齐国的土地交还给齐国,命令楚军统帅子玉和各路诸侯取消原定计划,各自回国。楚成王还告诫子玉,不要进逼晋军,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应该知难而退。然而子玉拒绝执行楚成王撤军的命令,反而请求楚王增派援军,在各路诸侯返回后继续攻宋,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消除国内对他指挥无能的流言。楚成王一方面对子玉违抗命令非常生气,同时又心存获胜的侥幸,因此就没有再坚持让子玉撤兵,并派出了比子玉要求的数目少得多的援兵给他。

子玉也是当时威名远播的将领,并非有勇无谋的泛泛之辈,他先派出一名使者到晋营中说:“请复卫侯而封曹,我们楚军也会解宋之围。”这可以说是一个给双方台阶下的建议,既顾全了晋、楚两国的体面,又保全了宋、曹、卫三国的社稷。先轸游说晋文公说:“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军的这个要求,必然会将三国都得罪,而楚军又获得美名。不如我们私下里允许曹和卫国复国,但以离间他们和楚的关系,要求他们和楚国断绝关系,同时把楚国的使者扣押起来,以激怒楚国,采取既战而后图之的策略。”子玉果然中计,撤出围攻宋国的军队,转向曹、卫境内的晋军进攻。(www.xing528.com)

楚军从宋撤出,正合晋国的心意,而在晋军的驻扎地—曹、卫进行决战,又符合晋军事先的战略布置,可以说,战争还没有开始,晋国就已经得到了主动权。

战争一触即发,晋方有晋、齐、秦三大国和宋兵,楚方有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从人数和实力上来说,楚国占有绝对优势,楚军方面有战车近一千二百乘,而晋军方面只有战车一千乘。见到楚军攻来,晋文公也有些惧怕。当初晋文公流亡时曾经到过楚国,受到了楚王的款待,为了表示谢意,曾经立下过誓言,若有一天晋、楚交战,晋国一定命令军队退避三舍,以求得楚军的谅解。关键时刻,晋文公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一直到预先布置的战场—城濮才驻扎下来。

子玉以为晋国是因为害怕而撤退,于是率军猛追,到达城濮时已经是兵困马乏,疲惫不堪了,但是子玉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两军对阵之际,他派人给晋君下战书说:“请和晋君的战士们玩耍一下,请晋君在一旁坐车观战,我也会陪同您观战的。”晋军答复说:“楚王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所以才退到这里,对大夫子玉我们都要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呢?既然得不到贵国退兵的命令,那就劳您费心转告贵国将领:准备好你们的战车,认真对待贵君交付的任务,咱们明天早晨战场上见。”

交战中,子玉亲自率实力最强的中军,子西率申国、息国之师为左军,子上率实力最弱的陈国、蔡国之师为右军。晋国以先轸率领的中军当楚中军,以狐毛率领的上军当楚左军,以栾枝率领的下军当楚右军。楚军方面,右军实力是最弱的,因为陈蔡之师是作为附庸国出征的,以保全自己的力量为主,形势有利的时候或许会冲锋陷阵,一旦不利的话肯定不会坚守顽抗的,所以晋军决定先进攻实力较为薄弱的两翼。

楚右军进攻的时候,先是由秦国出兵抵抗,但战不几回,秦军便立即撤退。栾枝将树枝拖在兵车后飞奔,搅得战场上尘土飞扬,使楚军看不清晋军后方虚实。再加上右军轻敌逞强,对秦军紧追不舍。突然下军副帅胥臣指挥着另一支军队从斜里杀出,这支部队所有的马匹上都蒙着虎皮,一下子吓得楚军战车的马惊慌乱窜,阵容混乱,反而冲乱了右军阵形,晋、秦两军乘机杀了个回马枪,楚军右翼一触即溃,死伤惨重,进攻完全失败。

右军的失败一下子把中军的侧面完全暴露在晋军面前,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出退却的样子。栾枝也故技重施,以树枝扬起沙尘,作出跟着撤退的样子,以引诱楚军出击。子玉果然中计,下令左翼军追击。先轸见左军危急,立刻改变部署,让副将祁瞒虚举帅旗,坚守中军阵地,他亲身指挥最精锐的中军向右攻南楚左军侧冀,把楚左军冲成南北两部分。撤退中的晋上军也立即停止退却,反身参战,晋中军、上军联合作战,楚左军被一分为二、重重包围,很快便全军覆灭。

楚军在左右两军发起进攻后,中军也跟着向晋中军进攻,受命代掌帅旗的祁瞒惊慌失措,掌不稳帅旗,几乎影响到全军阵势,司马赵衰当机立断,斩杀祁瞒,另换举旗者,才稳住阵脚。击破楚右军的晋中军赶紧回师援助,而楚军左、右两军失败,中军实力全部暴露,晋军的上、下两军在战斗胜利后,也迅速集中,参加主力会战,准备对楚军形成合围。子玉见大势已去,趁着晋军合围之势还未完全形成,下令中军迅速撤退,脱出包围圈,才得以保全中军。

这场大战打了不过半天,楚军就大败而退,不过楚军方面损失的是附庸国的兵力,本身元气并未大损,但是子玉已无心再战,率残部退回楚国,接近方城[1]的时候,成王派使者前来责问:“大夫要是进方城去,怎么向申县和息县的父老交代呢?”子玉无言以对,只好自杀谢罪。晋文公则一战成名,成为一代霸主。

秦朝末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做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公元前二〇七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听了,更加恼怒,说:“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当时,项羽的军队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十万,驻扎在霸上,相距只有四十里。

项羽最信任的谋士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2]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

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要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

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范增朝南坐,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过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为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盾】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范增。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了,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转送给范增。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在鸿门宴上,刘邦见项羽犹豫不决,以上厕所为名,借机脱身,确属明智之举。假如他不及时脱身,很可能被杀掉,那样的话历史肯定要改写了。

智慧小锦囊

在军事上,“走为上计”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退却,而在现实生活中,进固然重要,但在很多情况下,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已经达到了某件事的顶峰,不可能再上一层楼的时候,不妨急流勇退,见好就收。

[1] 【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面的长城。

[2] 【左尹】左丞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