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保存原来的形态,进一步完善各种态势,要让自己的友军不怀疑,也要让敌人毫不察觉,不会采取什么行动。我方暗中谨慎地转移主要力量,避开强敌,免受损伤。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倘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击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知。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葛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旗[1]鸣鼓,若向[2]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3]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4]徐[5]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同盟军联合抗击敌人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战场上的形势。如果还存在着另一股敌人,就必须保存原来的阵势作伪装而悄悄撤出战场。所谓“金蝉脱壳”,并不是简单地逃跑,而是一种分身的方法。所以,当我军转移主力时,依然要像在原阵地一样,旌旗招展,鼓声震天,完好地保持着原来的阵势,使敌军不敢贸然进攻,盟军对我军也没有任何怀疑。等到主力摧毁了其他的敌人而返回原来的阵营时,盟军和敌军方如梦初醒,甚至始终没有发觉我军主力的运动。“金蝉脱壳”就是指在同一方敌军对阵时,暗中抽调精锐的主力去袭击其他地方的敌人。例如,三国时诸葛亮北伐,病死军中,姜维被迫班师回蜀。魏将司马懿乘势追击,姜维便命令杨仪把旌旗指向魏军,擂起战鼓,做反击之状,司马懿害怕中计,只好退军。杨仪因此得以安全撤退。南北朝时,檀道济被敌人围困,便命壮士全部披甲戴盔,自己则穿着一身白色服装,悠闲地坐在车子上,缓缓地走出敌人的包围圈。北魏的军队唯恐中了埋伏,不敢逼近,檀道济得以收兵回营。
“金蝉脱壳”本来是蝉类昆虫在其生命演化进程中的自然现象,蝉在蜕变过程中,本体脱离躯壳而去,只将蝉衣留在原地,远远望去,不仔细分辨的话,是很难发现的。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东汉时期仲长统写下“飞鸟遗迹,蝉蜕亡壳”的诗句,佛家、道家也常用以喻指得道者死后弃尸登仙,就像蝉脱壳一样。
在军事上,“金蝉脱壳”属于弱者的战术,多用于我方被敌人围困住的时候,往往很难顺利脱身,这时不管是撤退还是分兵突击,都必须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完成,难度很大,如果利用伪装,让敌人误认为我方仍然在其监视之下,就会放松警惕,这样我方的战略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金蝉脱壳”的本义是走而示之以不走,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而不让人发觉的一种分身之术、脱身之术。这一计谋的关键是一个“脱”字,所以撤退或转移,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撤退和转移,这种撤退和转移大多是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进行的,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形势,然后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
一、选择最佳时机。蝉只有在时机成熟时才会蜕去旧壳,同样,军事上运用“金蝉脱壳”计时也一定要选好时机。
二、行动保密。“金蝉脱壳”是用来摆脱敌人、转移部队的一种分身术,因此实施时要神不知鬼不觉,行动必须隐蔽,事先绝不能走漏一点风声。
三、真假难辨。不管是撤退还是分兵,留给敌人的“外壳”都是一个虚假的外形,为了迷惑敌人,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绝不能露出半点破绽。最好是力求“自然”,就是要让敌军感觉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应对“金蝉脱壳”之计,应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
一、速战速决。“金蝉脱壳”是用在被围困时的方法,因此要预防敌人“金蝉脱壳”,首先要速战速决,不给敌人任何苟延残喘的机会。退一步说,即使是要围困敌人,也要不断施压,步步紧逼,不给敌人逃之夭夭的机会,其就只能乖乖就范。
二、不受迷惑。围困敌人的时候,应该严密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不被敌人留下的虚假“形”或“势”所迷惑,而是要通过表面的种种现象来判断敌人的真实意图,只要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敌人的动向,就不会让敌人逃脱。
“金蝉脱壳”一般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使用的谋略,是一项非常冒险的计谋,危险系数极大。在使用这一计时,必须要根据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而随机应变。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建立了北宋,为了防止自己的做法被其他人仿效,他用一招“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手下大将们的兵权,后来又屡屡重用文官,导致北宋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文官统治,也正因为如此,在面对少数民族如辽、西夏、金等的威胁时,北宋无力抵抗,年年纳币割地求和,最后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所灭。综观北宋和南宋,文人骚客层出不穷,杰出的军事将领却并不多见,这其中,狄青要算一个。
狄青出身于农家,自幼练得一身好武艺。他的兄长因为与别人斗殴,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替兄长顶罪,狄青被迫充军。宋朝军人地位低下,为了防止士兵潜逃,宋军还在士兵脸上或身上刺字,狄青的脸上就刺有黥文。狄青开始时在京城当守卫,后来西夏起兵反宋,宋仁宗下令挑选善于骑射的卫士从军,狄青来到了西北前线,开始了血战沙场的边塞生涯。四年的时间里,狄青勇猛善战,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特别是范仲淹,他对狄青说:“将领不知道古今,永远只是一介匹夫[6]。”范仲淹将《左氏春秋》赠送给狄青,鼓励他多读史书兵法。狄青听从了范仲淹的建议,认真读书,很快就通晓了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并将它们运用到实战中,迅速获得了累累战功,升至经略招计副使。
公元一〇五二年四月,西南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侬智高精通汉文诗书,是当地少有的中举的读书人,领兵打仗颇具章法,所以很快就攻城略地,击杀宋将、知州等官吏数十人,连破沿江九州,围困广州,并在邕州建立了大南国。宋仁宗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率领精锐的西北军前去平定叛乱。狄青率军到昆仑关时,正好是一〇五三年的正月。当时岭南诸军与侬智高交手半年,一再败退,都有些疲倦懈怠、士气低落,纪律松弛。狄青还没到的时候,先传令诸军占据要地,千万不要擅自出战。大将陈署担心狄青来了独得战功,遂违抗命令带着八千人出击,因为军纪涣散,一战即溃,三分之一的人马战死了。
狄青一到,就整饬军纪,严申军律,当众列举陈署败军之罪,将他和手下的将校三十二人处斩。诸将相顾失色,全军肃然,令行禁止。这昆仑关位于邕州东北方,昆仑山东侧,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是邕州东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狄青眼见昆仑关易守难攻,想出了一条“金蝉脱壳”的妙计。当时正好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在宋朝,这是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有悬花灯、踩高跷[7]、演百工的习俗。于是,狄青传令下去,让地方为大军准备好五天的粮草,在军中安排三个晚上的酒宴,分别宴请军中的高级军官、中级军官和低级军官,并让士兵们也过个开怀畅饮的上元节。这个消息很快也传到了侬智高那里,侬智高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让手下摆开宴席,好好过个上元节。(www.xing528.com)
第一天晚上,狄青和高级军官们喝到天明,第二天晚上,刮风下雨,宴会如期举行,喝到一半的时候,狄青借口不胜酒力,让副将代替自己在宴会上张罗,然后悄悄出去,点齐数万精兵,趁着风雨大作进攻昆仑关。
天亮的时候,宴会上传来捷报,让众人“过关吃食”。大军越过昆仑关,与侬智高展开决战。宋军骑兵从左右冲击,杀得敌人溃不成军,追击五十里,斩首数千。
南方平定了,宋仁宗欣喜万分,将狄青破格提拔为枢密使,成为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这自宋朝以来也是非常少见的。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朝大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可是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会非常惨重。
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时,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他暗中做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士兵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但金军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
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地靠近宋军军营,只见宋军军营里竟然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拥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早已人去营空了。
原来毕再遇命令士兵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倒悬的羊就用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这种悬羊击鼓之法,令金兵觉得宋兵没有离开营寨,而且一直在进行骚扰他们、恐吓他们的工作,所以才会不加防备,为宋兵争取到了从容撤离的时间。
在这个战例中,“蝉衣”便是喧闹的军营和不停的战鼓声。
智慧小锦囊
遇到危险时,逃跑是人的本能反应,可是如何安全地逃脱,我们或许可以从“金蝉脱壳”中获得启迪。在逃脱时,首先要对自己的意图进行保密,不能露出任何破绽,耐心等待敌人放松警惕时再行动。其次要做好各种伪装,敌人越晚发现自己的动向,逃脱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逃脱时的伪装要尽量逼真,迷惑敌人,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
[1] 【反旗】回过旗帜。
[2] 【若向】好像是指向。
[3] 【檀道济】南朝宋名将。屡立战功。
[4] 【舆】车子。
[5] 【徐】从容地。
[6] 【匹夫】这里指独夫,即有勇无谋的人,含轻蔑意味。
[7] 【高跷】民间舞蹈,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