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我们打击敌人,要摧毁敌人的中坚力量,要捉拿敌军首领,才能真正瓦解敌人的整体实力。犹如强龙在田野大地上争斗,便一筹莫展,难以避免失败的结局。
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攻之亏也。舍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昔张巡与尹子奇战,直冲敌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巡欲射子奇而不识,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军退还。
战争取得胜利,其利取不胜取。如果满足于小的胜利而丢掉了获取大的胜利的时机,那是士兵的小胜利、将军的累赘、主帅的祸害,甚至前功尽弃。如果取得全部胜利而不摧毁敌人的主力、擒获敌人的首领,就如同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擒获敌人首领的方法,不能单从旌旗上去辨认,而要察看敌军的阵地上是谁在首先行动。唐肃宗时,张巡和尹子奇交战,张巡指挥的部队一直冲到敌营的帅旗下面。当时敌营大乱,张巡指挥斩杀将领五十余人,斩杀士兵五千余人。可是,当张巡想用箭射死敌人首领尹子奇时,他却不认识尹子奇。张巡便命士兵用削尖的蒿秆当箭射敌。被射中的敌人发现是蒿秆后很高兴,认为张巡的箭已经射完,急忙跑去禀告尹子奇,于是张巡看清楚了尹子奇的容貌。张巡便立即命令南霁云放箭射尹子奇,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差点儿俘虏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尹子奇只好被迫收兵回营。
“擒贼擒王”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以战争题材写的诗《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位饱经战乱之苦的诗人,不但表现出了对疆场杀戮的痛心,还悟出了战场上直捣敌人中枢机关、快速克敌制胜的秘诀。这与民间俗语所说的“打蛇打七寸”是同样的道理,七寸是蛇的要害部位,只要打中了这个部位,再毒的毒蛇也会失去杀伤力。
在军事领域上运用擒贼擒王的计谋,可以理解为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使敌方陷于混乱,再趁机将其歼灭。这里所谓的“王”,指的就是敌方的首领或核心人物,或者是整个组织行动的指挥中心,或者是组织中发挥整体力量的枢纽或关键。一旦这个核心出现问题或是不复存在,那么整个组织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分崩离析,不战而败。
因此,在战争中运用“擒贼擒王”这一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找准目标。交战时,敌方的“王”是攻击的重点目标,应该提前锁定目标所在的位置、特征,力争一击必中,速战速决。同样,任何事物都会存在着这样的关键和要害部位,所以遇到问题时先不要着急去解决,应该先冷静分析,找出关键所在,只要抓住了以上关键点,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不择手段。一般来说,“王”所处的地方是会重兵把守、严加防范的,想要“擒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相比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的惨烈厮杀来说,“擒王”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要小一些。为了减少我方的损失,必须要尽一切努力“擒王”。历史上的那些刺客行刺、死士袭击遵循的都是这个道理,专诸刺王僚、荆轲刺秦王,其目的都是“擒王”,是一种非常规手段,假若成功,回报是极其丰厚的。
三、顺藤摸瓜。当无法掌握敌人的“王”之所在时,不妨运用智慧,就像按语中所举的例子那样,顺藤摸瓜,使敌人的“王”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应对“擒贼擒王”之计,可以采取如下的一些防范措施:
一、严防死守。“王”是一支部队的关键和灵魂,是绝对不可以失去的,因此,对“王”的保护要周密而齐备,不给对手任何的可乘之机。
二、制定预案。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有时候即便我方守得再严密,也有可能出现“王”被擒住的可能性。因此,要在事先做好预案,一旦“王”不幸被擒,立即拥立新“王”,这样,整个组织始终完整,不会出现大的混乱,敌人便无法从中获利。
三、随机应变。一旦“王”面临着被擒的危险,应该机智冷静,打好掩护。
严格地说,“擒贼擒王”并不是一种实战方法,而是战争中的一种思维原则。运用得当,效果是非常惊人的。
一四四九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1]首领也先遣使两千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以甘州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www.xing528.com)
兵至居庸关,粮草缺乏,先头部队败报频至。有人建议英宗留驾,王振执意不准,还命令部队急行军。因兵无粮,马无草,士兵与战马饿死无数,满路死尸。明军与瓦剌人一战即溃,几乎全军覆灭。
在众人的坚决要求下,王振不得不同意班师回京。残余的明军行至土木堡时,瓦剌人从四面八方拥至。王振伺机逃走,连皇帝都不要了。英宗左右只有几名亲兵相随,几次突围不得,最后束手就擒。这个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
瓦剌人捉到英宗,如获至宝,通知明朝送来一万两黄金赎回英宗,钱到即可放人。明朝派员前往敌营,献上一万两黄金,但英宗迟迟没有被送还。后来才知瓦剌人已于前一天晚上挟持英宗,白白骗得一万两黄金。此后,瓦剌人屡犯边疆,都挟持英宗同行,使明朝有投鼠忌器的顾虑。有识之士认为长此以往,对明朝极为不利,于是,明朝另立新君,尊英宗为太上皇。这样,以英宗为人质的价值大大降低了。明朝对瓦剌的口气越来越强硬。经过几番波折,瓦剌人同意将英宗送归明朝。
瓦剌人深知“擒贼擒王”的重要性,因此捉到英宗后,屡次要挟明朝。但是,后来明朝更立新君,英宗不再是明朝皇帝,从而破解了瓦剌人的计谋。
一六二六年年初,经过长期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六万满洲八旗[2]兵,号称十四万,向明朝辽东防线发起全面进攻,意图一举荡平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所有军事力量,攻占北京城,问鼎中原。
在满洲八旗兵的凌厉攻势下,各路明军兵败如山倒,望风而逃。满洲前锋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不战而得到了八座城池。不承想却在通往山海关路上的宁远城遭到明守军的顽强阻击,不仅没有攻下城,撤退时反被明军出其不意地在葫芦峪设伏歼灭大半,一时间满洲兵攻势受挫。
雄才大略、屡战屡胜的努尔哈赤哪会把小小的宁远城放在眼中?更何况,他早已通过探子将宁远城的情况打探清楚了:整个宁远城中的守军,加上百姓壮丁不足两万人。指挥者是一个文官,名叫袁崇焕,他们战胜满洲前锋部队看来是一时侥幸而已!
于是,满洲八旗各路大军齐集宁远城下,努尔哈赤将行营扎在了城外螺峰山下,将宁远城围成铁桶之后,下令总攻。一时间,宁远城下杀声震天,骁勇的八旗军浪涛一般直扑宁远城墙。守城的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提前在城墙上不断浇水,严寒将城墙冻成了冰墙。士兵们不慌不忙地隐在高高的城垛上,对架着云梯好不容易爬上来的满洲兵刀砍枪刺,箭射火烧,进退自如,令满洲兵无隙可乘,不断败下阵去。更厉害的是,守城明军拥有十几门当时最先进的火器—红夷大炮,一炮打下去,便让满洲军死伤一大片。这种大炮的威力非常大,可能是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非常远,特别是在对付密集骑兵时,威力非常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因此不到半天,城墙下被消灭的满洲军尸体堆积如山,就连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的镶黄旗勇将额亦都也被明军抓住,左耳朵被割下悬挂在了城门中的箭楼上—满洲兵勇最忌的就是左耳被割,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努尔哈赤第一次感到无计可施,日落时只得下令鸣金收兵。
守城的明军守住了城池,士气大振。可袁崇焕并没有放下紧皱的眉头,他清醒地知道,敌我力量悬殊,守城的箭支和火药只会越用越少,不利于久战,必须尽快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方能真正击退敌人。为此,袁崇焕衣不解带,将众将和府衙大小官吏悉数召来,共商大计。大家七嘴八舌,一致认为从快从重打击敌人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擒贼先擒王,利用红夷大炮能远射、威力大的特点,认准努尔哈赤,一炮轰毙他!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督阵,指挥满洲八旗军向宁远城发起一波强比一波的进攻。没想到刚开战没有多久,宁远城上的红夷大炮便如长了眼睛似的,一炮直向努尔哈赤打来,幸亏跟前的两个偏将舍身护主,危急关头一齐伏在努尔哈赤身上,方才使他虽负重伤却保住了性命,而周围的几十名侍卫全被炸得尸骨无存!而当努尔哈赤身受重伤返回营地后,袁崇焕又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前往满洲军营向努尔哈赤“致歉”:“像您这样的老将横行天下久了,没想到今日败在我这无名小卒手下,这难道不是天数吗?”
身负重伤的努尔哈赤又羞又气,回到盛京后整日闷闷不乐,导致伤口不断恶化,只几个月便死去了。袁崇焕则一战成名,从此成了明朝守卫辽东的柱石,使得满洲军不敢进犯中原。
智慧小锦囊
世间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各种矛盾,其中既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同时这些矛盾的主次关系又在不断变化着。为了了解事物、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像是战争中的“王”,抓住了它,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只注重表面形式的胜利,不解决实质的危害,问题就得不到彻底解决,也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后患。
[1] 【部落】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组合而成的集体,分部屯居,因此得名。
[2] 【八旗】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