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故意暴露自己的行动来吸引敌人,利用敌人专心注意自己的动向而固守不动时,采取主动,偷偷迂回到敌人的另一方袭击敌人。这是《易经》中“益”卦所显示的道理。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度陈仓。
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曰:“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度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出奇制胜的用兵之法来源于正常的用兵原则,假如没有正常的用兵原则也就没有出奇制胜的用兵方法了。如果不公开地修筑栈道,暗度陈仓也就不可能成功。三国时代,邓艾驻军在白水的北岸,姜维则派遣廖化在白水的南岸安营扎寨。邓艾对手下的将领们说:“姜维突然把他的军队撤回去了。我们的士兵人数少,按照一般的军事常识来说,他应该过河来同我们交战,可是他们至今没有修桥来做渡河的准备。据此可以推断,姜维肯定是想利用廖化来拖住我们,而他自己肯定率领大军向东去袭击洮城了。”于是邓艾连夜带领部队悄悄行军,抄小路赶回洮城。果然不出邓艾所料,姜维正在那里渡河。由于邓艾先赶回去,据城死守,因此洮城没有被姜维攻陷。这是姜维不擅长使用“暗度陈仓”的计谋,而邓艾却及时察觉了他“声东击西”的计谋的原因。
这一计的全称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秦末楚汉相争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所使用的一个经典计谋。
而“暗度陈仓”与“声东击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欺骗性很强、目的很隐蔽的策略。“声东击西”是利用第一次出兵攻击迷惑敌人,实际上却从另一个方向实施突袭,以达到军事上的出奇制胜,在时间上有先后的关系;而“暗度陈仓”是一明一暗,以明隐暗,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可以同时进行。这两种计谋都可以令敌人防不胜防。
“暗度陈仓”一般是以正面的、公开的、明显的行动来掩藏真正的攻击路线和突破点。本计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背后,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规的、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规的、习惯的行动背后,迂回进攻,出奇制胜。
当然,施用此计有一个前提,就是有可“度”之暗路,因此,修栈道时要“明”,要公开地让敌人知道,而度陈仓则要“暗”,要神不知鬼不觉,“明”“暗”越是配合得密切,这一计施行的效果就越好。
运用“暗度陈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暗相宜。这一计中“明”“暗”的运用是关键,“明”的行动要让敌人信以为真,从而产生尽在掌握的错觉,那么“暗”的行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以明蔽暗。“明”的行动是要掩藏“暗”的行动的,因此,“明”和“暗”之间应该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有着类似的内容。只有这样,“暗”才会不容易为人所察觉。
三、出奇制胜。兵法中是非常讲究谋略的,《孙子兵法》中就曾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面交手不可避免,但是要想获胜,就必须善于用奇兵。
而应对“暗度陈仓”之计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情报。战争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指挥者应该特别重视情报的搜集,对敌人的兵力分布、调动情况等都应该及时侦察,尽快根据敌人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敌人暗中的行动完全暴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严阵以待。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只要觉察到敌人的异常动向,就应该积极备战,不管敌人是从“栈道”来攻,还是从“陈仓”来攻,只要自己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未必会败。
三、封死道路。战争之前应该首先考察地形,在敌人可能进犯的线路上布下重兵或是封死道路,令其无法顺利“度”过陈仓,这样反而会让敌人陷于困境。
军事上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可以攻敌不备,出其不意地打败敌人,而在生活中运用这一谋略,可以掩饰自己真正的意图,在暗中从容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计是由韩信发明的,它的顺利实施也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一般来说,奇谋使用过了很容易被识破,一般很少密集地再用第二次。可是,没过多久,韩信在进攻西魏时,又一次漂亮地使用了这一计。
楚汉相争,各路诸侯自知力量不敌刘邦、项羽,他们密切注意战争动向,寻找靠山。(www.xing528.com)
魏王豹是秦亡之后项羽封王时所立,以平阳为都城,管辖河东郡。刘邦还定三秦[1]之后,自临晋渡黄河向东扩展,魏王豹顺应大势,不战而降,归顺汉王,并带兵随汉王东进讨伐项羽。后来,汉王东征受挫,魏王豹托词亲属有病要回去探视,便离开汉王。回到魏国之后,他立刻关闭黄河东岸渡口,断绝与汉的来往,重新归顺楚霸王。刘邦看到魏王豹所控制的地区十分重要,从魏国西进可以威胁关中,南下可以截断汉军粮道,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夹击之势。为了解除这一威胁,刘邦先派郦食其前去劝说魏王豹归顺汉王,并许诺封以万户之邑,却遭到魏王豹的断然拒绝。刘邦见劝说无效,准备向魏王豹发兵,在向郦食其了解过魏国将领的情况后,刘邦命大将军韩信举兵攻打魏国。
出兵之前,韩信也向郦食其了解过魏国的情况,当他听说魏王豹不用有战斗经验的周叔为大将,却用没有经验的柏直,心里就有了对敌之策。他认为魏国必然凭借黄河天险,扼守黄河主要渡口,采取固守的战略,进行持久作战。所以,他审时度势,针锋相对地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决定用奇袭的战术一举击破魏军的防线。
公元前二〇五年八月,韩信率军从关中出发,进攻魏国。魏王豹得到消息后,立即把重兵调集到蒲坂,凭借黄河天险,封锁临晋关河面,森严壁垒。韩信大军进至黄河渡口临晋关,派人一侦察,对岸全都是魏军把守着。
韩信深知,如果从临晋关渡河,损失太大,而且难以成功。他决定再次使用“暗度陈仓”的计谋。为了迷惑魏王豹,他佯装准备从临晋关渡河决战,大张旗鼓地调集人马,赶造船只,暗地里却派人沿黄河上游察看地形。经过认真调查,韩信决定从黄河上游夏阳渡河,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那里驻守的魏兵数量并不多。
韩信一面抽调精锐士兵向夏阳聚集,一面在临晋关派兵丁擂鼓呐喊,推船入水,做出即将强攻的样子。魏军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就在临晋关的汉军佯装大举强渡的时候,汉军的主力部队已在韩信率领下从夏阳渡河后,直取魏都平阳。等到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汉军,已经来不及了。魏军的军心已经大乱,难敌汉军的冲击,受到重创后被迫向东退却。韩信率军乘胜追击,原本准备从临晋关渡河的另一支汉军也趁乱渡过河来攻占了关口,两路夹击、腹背受敌的魏王豹只得下马投降,韩信很快就平定了魏地。
北宋是一个边患严重的朝代,长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公元一〇〇五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罢战讲和。但宋对辽并未放弃戒备,仍派驻将领镇守宋辽边境。李允则任瀛州、雄州知州时,曾镇守河北东路要地,在军事上颇有建树。
与辽国签订和议后,李允则在雄州仍像从前一样修理城墙,朝廷担心辽国以此为借口进行武装挑衅。当时辽国骑兵强悍,北宋朝廷军事实力弱,只好一味苟安求和,不愿引起战争。宋真宗便责问李允则修城墙之事,李允则回答说:“初通好,不即宽治,恐他日颓圮,因此废守,边患不可测也。”真宗便默许了此事。
为了既不引起辽方疑忌,又能加强戒备,李允则想出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
雄州城北门外原来有一个瓮城[2],李允则想修一个大城把它也包括进来,以便扩大雄州城的防御范围。他先在城北修建了一座东岳祠,花费黄金百两购置了许多昂贵的祭祀器具,同时大肆张扬此事,让吹鼓手们在路旁吹吹打打,以引起当地百姓和北方契丹人的注意。过了几天,李允则让手下人将东岳祠中的祭祀器具全部偷偷运走,放出风说这些器具被北面来的盗贼偷走了。李允则煞有介事地下令捉拿盗贼,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当然,盗贼没有抓到,李允则非常气愤,宣布盗贼横行妄为,为了保护东岳祠,必须挖壕筑墙把东岳寺和瓮城围起来保护。这样他开始大张旗鼓地筑城,把原来瓮城居住的人,全都纳入新修的大城之中。
雄州的北面原来挖了许多陷马坑,还有为数众多的供瞭望用的土堡。李允则对人说:“宋与契丹既然讲和,要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他命令把陷马坑填平,把土堡拆除,在上面开垦菜田,挖通渠道,打起土埂,四周修建矮墙和种植大片荆棘。平时,渠道可以灌溉田地,战时,就成了敌兵行动的障碍物。于是,这个地方比以前更难行走了。
接着,他以理佛事之名在北部建了一个佛塔,三十里方圆的景象可以尽收眼底,他经常以拜佛的名义登塔眺望辽营动向。李允则还命令边界地区种上榆树,久而久之,这些地区树木林立。李允则对同僚说:“榆树生长迅速,很快就能成为最好的障碍物,敌人的骑兵来了将没有用武之地。”
他把练兵习武也寓于游乐之中,每年三月初三祭祀河神的时候,李允则就在两国界河进行划船比赛,并欢迎北方契丹人随便观看。明里是划船比赛,实际上是在偷偷练习水战。
为了防御敌人,掩饰自己的实力,李允则煞费苦心,他布置种种假象,使敌方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仅仅是为了百姓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绝无其他企图。在这种迷雾的遮掩下,他筑城设防,在契丹还没明白他的真实意图之时,一座与契丹对峙抗衡的防御堡垒已经建成。
还有一次,李允则正在军营中举行宴会。场面正热闹时,突然有人来报告,兵器仓库失火了。李允则听到消息后并不惊慌,仍然饮酒作乐不停。不一会儿,有人来报,火扑灭了。事后清点,这场火烧去了不少兵器甲胄,李允则并不声张。事后李允则派人秘密地带着文书到邻近的瀛州,去装运兵器甲胄来补充火灾所损失的。为了不让外人知晓,他让手下用装茶叶的箱子来回装运。当时茶风盛行,各地装运茶叶来往是常事。如此掩人耳目,不到十天的时间,兵器库里火烧损失的兵器又重新补充完毕,外面无人知晓。此事有人报告了上司,枢密院弹劾李允则见火不救。宋真宗说:“李允则这样做,必定有他的道理,等问问他再说。”李允则回报说:“储藏军械的地方,防火措施本十分严密。我正在军中举行宴会时兵器装备仓库失火,这肯定是内奸在搞破坏。如果我离开宴会,下令大家都去救火,恐怕还会有其他预料不到的事发生呢!”
【甲胄】
智慧小锦囊
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暗度陈仓”这个谋略的成功运用也离不开奇正两面,没有正的掩护,奇就难以实施,没有奇的实施,光靠正又很难迅速取胜,只有两者配合默契,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任何时候,取长补短、奇正相辅,绝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朝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此称关中为三秦。
[2] 【瓮城】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