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可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或者专门的朗读课中,教授学生古诗词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知其法,学以致用。
首先,古诗词一字一音,节奏鲜明,韵律铿锵,由此朗读时,只有把握好节奏,才能读出感情。而古诗词的节奏划分是有规律可言的,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五言诗每句“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七言诗一般“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其次,朗读的过程中,要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或所表达的感情来确定语气的轻重,判断韵律的缓急,选择语速的快慢。一般来说,凡是表达快乐、激动、紧张等心情的时候,语速要快一些;凡是表达忧愁、郁闷、害怕等心情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例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诗人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赖以生存的茅屋也破败不堪,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啊?读到这几句的时候,声音应该低沉下来,语速放慢,以读出作者生活的困苦与忧愁。(www.xing528.com)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这时,诗人理想战胜了现实,宁可独居茅屋,受冻而死,也愿天下寒士有一庇护之所,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济世情怀!在读这几句的时候,声音应该逐渐高昂起来,语速稍微加快,同时本诗最后三个字“死亦足”逐字停顿,从而读出作者博大宽广的胸襟。
以上均是笔者在诗歌朗读教学中的一些浅见。笔者始终认为,诗歌是情感的集合体,唯有朗读解其意,只有它,才能将美的语言转化为美的声音,以此以韵律、情感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本文在四川省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