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把朗读放在教学流程中的第一步,作为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草草读完,即刻休止;学生在朗读中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情感性更是匮乏。虽有古人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古诗词不是单纯的文字集合体,它的字里行间缭绕着作者千回百转的情思,勾勒着或壮阔或幽美的意境。由此朗读就更不可能是纯粹的照字读音。同时,与同是抒情风格却浓墨重彩散文相比,囿于字数、平仄、押韵的限制,古诗词语言风格更为压缩凝练,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难度。若无教师在教学中,扫清文字障碍,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诗意,想来读书也不过是“以其昭昭,令人昏昏”。由此,笔者认为,学生应在教师的帮扶下知其人,悟其情,再进行朗读。例如: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设只看字面意思:一只折断的戟沉没江底的河沙中,但是经历了很长时间却没有被销蚀,“我”将它磨洗干净,认出是前朝的遗物。假如东风不与周瑜方便,美丽的大乔、小乔就只有锁在曹操的铜雀台了。(www.xing528.com)
如果只是这样单纯的讲解,如何使学生能体会平实语言下作者联想、想象的奇妙?又如何使学生能体会作者含而不露的抑郁之气,解得其中味呢?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了以下内容:
赤壁江水滔滔,沙里埋藏着铁戟,暗示了这里曾经的金戈铁马,历史风云;如今一朝闪现,或引起怀念,或引起深思,而作者恰恰如此,不禁将铁戟清洗干净,原来是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一场战争英雄云集,何等壮伟,更是让作者浮想联翩。且想法更是剑走偏锋,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败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认为若不是东风与周郎方便,胜利者可能是曹操。那么作者如此想法从何而来呢?由此引出杜牧的背景介绍。
杜牧此人,文采斐然,有惊时济世之才,但生不逢时于江河日下的晚唐,多年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沦为幕僚之流,所以特别重视东风的作用,暗喻自己有才却难遇明主,只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惜这样的东风造就了周瑜,却略过了杜牧。此时此景,他如何不悲叹?如何不愤懑?只能仅以此文抒发其不平之气。
笔者重点讲解了其人、其情,如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古物的惊奇,以及饱含着沧海桑田、岁月如梭的感叹,借此抒发的抑郁不平的愤懑等情绪。最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情感朗读古诗词,其情必起伏高低参差互见,何谈不解诗人意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