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所选多为南北朝时期的山水小品。诵读时要注意感受散句和骈句相结合的音韵美。《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文章经典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间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文章的语言极精练、有韵味。经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训练,学生初步能在自由诵读中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1.扫清字词障碍。有了前面几课朗读体验,学生学习这一课就会关注书下注释中标注拼音的难读易错的字:缥(piǎo)碧、湍(tuān)急、轩邈(miǎo)、泠泠(líng)、千转(zhuàn)、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同时会在课文中标注这些字拼音,在自读、同桌互读中,相互指正,扫除文字障碍,准确地朗读课文。
2.感受音韵美感。本文句式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表现出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朗读时要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拍为主,如:“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骈体文在语音方面,平仄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音韵和谐之美。如“风烟俱净(平平仄仄),天山共色(平平仄仄)。从流飘荡(平平平仄),任意东西(仄仄平平)”等,平仄相间,或有相对,读来音韵丰富。(www.xing528.com)
3.把握情感流露。景物的特点也能通过语音的轻重、语调的起伏、语速的缓急变化读出。如:“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读到“夹岸”时,视线由前面的俯视富春江变为仰视两岸高山及树木。“高——山——”,延长、重读,以强调两岸高山雄伟矗立的样子。“皆生——寒——树”,轻声缓读,以表现茂密的树林带给人阴森的感觉。“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语速渐读渐快,语气渐读渐强,视线随着往高处看。“争——高——直——指——”延长、重读,特别是要重读“指”字,来表现眼神已望到了最高之处。稍微停顿一下,“千——百——”大声重读,“成——峰——”用舒缓的语速语气读出惊慕之情。在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诵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有着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也读出了作者在观赏富春江两岸的景物时产生的喜爱之情。进而进行联想记忆,完成课文的背诵。
在诵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停连等,既不枯燥,又能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诵读还与联想、想象有效结合,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快速背诵课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