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型档案袋能反映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每一学习阶段的成果进行积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成为他们自己成果和进步的积极评定者。
【案例】
上理工附中艺术学习档案袋(如图4-6)
入档材料:
a.学习小组资料(小组简介和美术作业、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等);
b.个人材料(个人爱好、收藏、相关美术信息及表现特长的作品等);
c.教学成果材料(课堂作品、成果汇报资料、自我评价及同学、师长的评价等)。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学习进度、作品层次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整理并将过程加以记录,档案袋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注意事项:
a.档案袋平时由学生自己妥善保管,期末统一上交教师进行资料归档;
b.对于收入档案袋中的多媒体电子作品,教师可利用电脑、照相机等辅助工具帮助收集。
包装材料:
a.外包装,透明档案袋为保护资料的完整性(较大作品可以通过编号整理用夹子统一收集);
b.文件袋,透明塑料文件袋,一般把文件袋置入透明外包装中,并进行编号,组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组群;
c.自制标签,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绘制代表自己身份和个性的小标签,并在标签上详细注明姓名、班级、所在小组、建档日期等。
d.评价表:这是档案袋中较为关键的资料,学生或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仔细分类和编号,对于今后回顾和期末综合评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www.xing528.com)
图4-6 上理工附中艺术学习档案袋
在过程性档案袋中,学生存放的最多的不外乎是他们所创作的绘本作品,除了自由创作的绘本作品外,档案袋中还包括一些规定主题的绘本成果。例如在一次关于环保主题的绘本创作中,我告诉学生目前我国由于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现状正日益突出。我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环境(雾霾、大气污染、能源利用、垃圾分类)等问题观察反思,关心目前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主动献计献策,并将其融入绘本的创作中,让学生通过绘本创作激发环境保护意识,并肩负起维护环境质量及生态稳定的责任。
学生的档案袋中不仅呈现了基于主题的创作,更完整记录了他们创作的构思和意图。绘本的创作内容不再局限于教室中,从校园到居住小区,延伸至每一个实际的场域中。学生们主动与社区成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发现、主动学习,通过一系列与环境直接相关的活动诸如“环境清扫一日行”“低碳出行”“关灯1小时”等社区活动的开展,体会环保的意义所在。过程性档案袋真实记录下他们参与活动后的绘画创作感受。绘本创作帮助学生将主题内涵转化为艺术表现形式,传达自己的想法。在档案袋中学生小王最先完成的绘本作品题为《再见蓝天》,画面前景是被严重污染的城市,直入云霄的工厂烟囱正不间断地排放着废气,黑白素描显现下的城市灰暗且毫无生气,画面中央被鸽子衔住撕开的一角隐隐透出湛蓝的天和远方的朵朵白云,曾经的美好景象仿佛近在咫尺,颇具形式感的画面因其黑白、彩色的鲜明对比而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图4-7)。在对自己的创作意图进行阐述时,小王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她对目前环境的深深担忧,“曾几何时我清晨推开窗,站在阳台上眺望远处,蓝天白云就映入眼帘。如今,随着雾霾的日趋严重,蓝天白云仿佛被笼罩上了一层灰色,出门也总被妈妈提醒要戴上口罩,我觉得其实城市的空气质量是关乎民生的大计,我们与其整日抱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不如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在画面中我之所以运用如此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就是试图唤醒大家,希望每个市民都能从我做起,拒绝污染,我们终将通过共同努力撕去眼前的这片灰暗,找回蓝天。”在随后的作品交流展示评价环节,同学们纷纷为小王的创意鼓掌,大家认为《再见蓝天》是一幅极具想法的作品,尽管作品描绘的污染场景略显夸张,但的确给观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警醒人们关注环保主题。这样的绘画作品的力度比之传统的环保宣传更能触动人心。也有同学提出小王创作的环保主题的作品能否不仅仅只是停留于问题导致严重后果的描绘上,既然提出了问题,那能否在后续的作品创作中试着通过绘画创作的方式表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图4-7 《再见蓝天》
图4-8 《再生能源厂》
图4-9 《低碳出行》
在第二阶段的创作中,小王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不久后创作了第二幅作品《再生能源厂》(图4-8),在这次的作品里,小王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再生能源工厂用来分解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旧物,画面视觉的重心小王用了暖色彩铅描绘出一个偌大的蒙古包外形的再生能源工厂,工厂内外连接的粗大管道和不同的隔离室内正热火朝天地运作中,各种生活垃圾、废旧物品通过能源加工厂被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工厂内的仪器帮助各类有机物分解代谢,形成沼气,而加工后直接形成的沼气被源源不断地注入沼气充气站,方便人们的使用。小王在作品的创作构思中写道:“其实,我所居住的小区早就实行了垃圾分类,但是我留意观察了小区居民在倾倒各类生活垃圾的时候却很少严格遵守‘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这样的三种分类方式进行正确处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图省事。隔壁张奶奶还认为自己年纪大了,眼花耳聋,要是每天都这样将垃圾整理成三类,会给她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拒绝垃圾分类处理。于是我便想,其实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后还有大部分垃圾要靠回收站运去填埋处理,日积月累,这部分垃圾一样会给地球环境造成污染并形成浪费。我在作品中设计的再生能源处理厂就是解决这一困境的,那些有机垃圾经过高科技技术处理后能及时形成沼气方便人们使用,这样的能源再生厂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又美化了环境,何乐而不为呢?”在这次的班级作品交流会上,大家都觉得相比第一次的“揭示问题”,这次小王的创作明显转变为“解决问题”了,虽然作品创意很新,再生能源的环保理念也很突出,但在付诸实践上可能还存在距离,作品更倾向于科幻画类型,故同学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结合自身,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借以作品宣传表达自己的环保意识?
不久小王同学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低碳出行”活动,活动结束回到家中联想到同学们对作品提出的修改意见,小王颇受启发:是啊,我要通过绘本作业记录下这次低碳出行活动的过程。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绿色交通,环保你我,只要坚持低碳生活最终受益的必是人类自己,于是他创作了作品《低碳出行》(图4-9)。在第一份草图中小王只画了骑着自行车上学的自己,并在画面醒目处描绘了环保标语,他征求我对画作的意见。我在和他充分沟通并了解了他的作画意图后给予了一些指导意见,我对小王说:“你所创作的《低碳出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还兼具宣传画的功能,所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必须明确且鲜明,让人一目了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在画面中表现一个骑车上学的少年且标语字体不够清晰突出的话显然无法让人明白你的创作意图。所以建议可以运用多画面并置出现的方法,通过一些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画面来凸显效果。”在听取了我的建议后小王及时调整了作品,增加了马路拥堵和私家车接送的画面形成对比。在最后的作品画面中我们看到小王运用叠加镜头的方式精心描绘了三个场景,场景一:早高峰时段拥堵的马路上,各种车辆穿流不息。场景二:小王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无意回头瞥见了路旁的环保标语“环保你我,绿色出行”。场景三:早上接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被标上了大红的禁令。很显然,小王通过自己骑车上学的实际行动向同学们宣传“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同学们纷纷表示小王这一阶段创作的作业最具说服力,也更具感染力,打动了大家。正如小温同学对他的评价:也许小王的绘画技法不是最娴熟精湛的,也许他的作品也不完美,但我却被深深打动了,翻看他的档案袋,感受着他一次次完善修改画作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他对于作品创作的构思及想法都让我们了解到画作背后他对于环保的坚定决心和对地球未来的纯真心愿。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看到了他对于环保的一份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感使作品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小王过程型档案袋中对于其创作“环保主题”各阶段作品及创作构思的整理收集反映了他绘本创作学习的完整过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帮助下,对于其每一阶段的作品都有明确的针对性的评价,使小王对作品如何进一步完善调整了然于胸。所以他的创作是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回顾每一学习阶段的成果积累,也使他更为清楚地反思总结创作中的得失,为今后的绘本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档案袋小王见证了自己的绘画成果并成为自身进步的积极评定者。当然,由于艺术档案袋中收集的内容素材多且庞杂,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定时定期整理和维护的良好习惯,及时对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并仔细做好相应的标签,如小王关于环保主题的三阶段的作品创作就黏贴上“绘本作品”的标签,既方便今后的资料找寻,也为继续扩充素材做好准备。对于艺术学习档案袋的评定标准,教师也要事先让学生有所明确,这样在整个学期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学生便会根据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了。我校艺术档案袋的评定一般根据以下几个维度:a.系统规划既定目标;b.制作档案袋的态度;c.作品主题、作品理念、作品质量;d.小组合作学习及分工情况;e.美术学科素养的提高;f.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除了上述档案袋的材料以外,还可以附上系列的评价表、反思表,以及相关的录像、摄影等(如图4-10)。
图4-10 档案袋中的各种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