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期准备、奠定基础
在人文关怀美术校本课程中实施质性学生评价需要教师进行先行的研究和设计,质性评价的设计不能像量化评价那样确定和固定,质性学生评价的实际是要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因此质性学生评价的设计应该渗透于整个评价过程之中。所以档案袋学生评价应当与美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相互交融,渗透,而不是孤立于教学过程之外。此外,还要做好相关心理、物质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术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保持开放、灵活的心态,确保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第二,确立学生与教师共同主体的心理地位,让学生对档案袋评价产生兴趣并引起重视。第三,教师在开展评价前,还可以通过一些前测了解评价能否在更有利的条件下展开或使评价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展现学生个性及潜力。例如:在我校开展艺术学习档案袋评价前通过前测(如表4-2)和学生访谈,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尤其喜欢动漫艺术,所以在档案袋的设计中我特地增加了学习小组的动漫LOGO设计和学生心灵绘本的创作内容,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发挥特长。而当得知学生希望课上有师生角色互换的环节时,我又适时增加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美术自主课堂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完成一次全班的演讲汇报,这样的前期准备都为之后档案袋评价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4-2
(2)合作开发、交流共构
艺术档案袋的评价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开发、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档案袋评价是什么、它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将如何有效地帮助我们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师生可以共同交流研究这些问题:首先什么将进入档案袋,其中包含什么内容,由谁来决定?第二,作品的提交规格,包括:文档、图片、语音等各个方面。第三,档案袋资料的整理归档。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先制定方向,再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后,做细节的调整和改动,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可以有相应的变化。
合作开发的档案袋可以兼具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档案袋的内容可以是侧重展示的,也可以是侧重记录过程的;可以是个人形式的,也可以是小组形式的;可以是多个分类袋的,也可以是一个有内设编号的文件袋;甚至可以采用电子档案袋的形式,例如我校师生合作开发的上理工附中学生艺术档案袋就是一个内设编号的多文件电子档案袋。关于档案袋评价量规的制定我们提倡师生共同建构评价标准的机制,从学生的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结合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师生甚至家长共同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
(3)嵌入教学、循环建构
档案袋评价在实施时教师要将评价嵌入学生的学习之中,通过评价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生,还可以使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档案袋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存”“反思”“交流”——存放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之间的互评和交流。
传统美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目的就在于甄别学生的优劣和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而档案袋评价不只是一种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它使教师和学生针对学习与个人发展进行对话,学生会根据多方提供的信息,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补充新的知识和能力。在不断补充、获取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这有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也能较全面地、连续地评价学生。教师、学生将评价渗透到教学之中去,学生在建构、完善档案袋的时候记录下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学习的印象,也可以为学生的反思、学生的互评提供现实的依据。
在《心灵绘本》的单元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艺术治疗”的观念,结合档案袋评价引导学生开展《心灵绘本》的绘画创作。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在日本又被称作为“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从小在单亲家庭背景中长大的小乔同学因为长久缺失父爱,性格表现自闭孤僻,我希望可以借助绘本创作帮助解决其心理问题,让他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反观内在的声音。小乔档案袋中的绘本作业成为他内心真实情感的投射,因为绘画作品的物理性质如线条、颜色或形状提供了学生在创作中思考想象过程的持续记录,相比较与教师的口头对话的短暂性特点,绘本作品的永久性特点能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判断实验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所以保证自由、真实的、持续的绘本创作是美术治疗的关键。我鼓励小乔每天都要坚持“用绘画的方式记日记”。在绘本创作的初级阶段,小乔的性格弱点使他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创作中,他最初的画面线条混乱、图形支离破碎,故事缺乏连贯性,似乎小乔只是通过绘本来敷衍我,自闭、多疑的性格使他并不太信任我,所以他选择了回避真实的创作,心灵绘本作业只是他用于敷衍我的一种形式。陷入困境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明确的目的性显然引起了小乔的反感,他刻意为自己搭建了一道保护屏障,抵御我的进入,如何打破僵局,让他卸下包袱,能毫无顾忌地大胆作画成了我教学的重点。
之后的日子,我努力创设与小乔轻松、愉悦、平等的交流氛围,我们聊他喜欢的话题,如喜欢的球队球星(他是典型的小球迷),聊他喜爱的漫画家和漫画作品。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和深入接触,我发现小乔非常喜欢漫画家慕容引刀创作的“刀刀狗”形象,我认为这个发现是治疗转机的关键所在。“你很喜欢刀刀狗吧?老师也喜欢,我总觉得刀刀狗能代表我的某些真实想法。”我望着他。“是么?老师真的也喜欢刀刀狗么?”他惊喜地问我,眼中出现了一抹亮色。“你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既然那么喜欢刀刀狗,为什么不尝试自己创作些刀刀狗的故事呢?”我微笑着鼓励他,因为我知道绘画作品的物理性质,如使用的线条、颜色和形状提供了学生在创作中想象过程的记录,所以绘本创作能成为学生的心理投射,我相信只要适时引导小乔借助刀刀狗形象开展《心灵绘本》的绘画实践,让他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反观内在的声音,就可以借助心灵绘本帮助解决其心理问题。渐渐地,我发现小乔在他的绘画中能经常运用象征、替代的方法借助刀刀狗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想法和感受(如图4-1)。
图4-1 小乔《心灵绘本》选页(www.xing528.com)
在美术治疗中,实验对象为了表达或唤起某种情绪或感受,经常用隐喻的方式绘画[5]。一旦将刀刀狗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建立起了联系,这就为小乔的绘本创作开启了一种可能性,他能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最初他只是尝试着这样做,但随着档案袋中绘本创作的持续开展,我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变化的过程,刀刀狗在变,小乔自身也在改变。当我和小乔交流起他的这些作品时地发现小乔的绘画自信与日剧增,他敢于用绘画来表现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受,过去那些难以承受和表达的感觉不再完全冻结在他的内心了,它们通过绘画被释放了出来。隐喻、象征性绘本创作手段的运用为小乔的自我解读和情绪表达提供了基础,如图4-2。
图4-2 小乔《心灵绘本》选页
考试前的焦虑、假期里的无聊,羽毛球队落选的沮丧……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绘画主题出现在他的档案袋中,绘画主题包括了他被拒绝后的落寞、独处的孤独、面对压力的无助。重要的是小乔在绘画中真实地反映出了他的内心情感,这对于他而言是个巨大的跨越。在绘画作品中小乔终于敢于表达长久以来压抑着的感受,他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需要,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如图4-3。
图4-3 小乔档案袋中的心灵绘本选页
久而久之,小乔将绘本视为了最好的朋友,他的真情实感在绘本中一览无余。我发现原来隐藏于表象下的心情秘密,透过绘本这一载体可以如此直接、生动地被大家所了解,他的作品让我震惊,他竟能运用如此生动形象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放假结束开学前的焦虑,同学不搭理的落寞,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原来我们平时接触的只是小乔为自己戴上面具后的表象,唯有绘本才让我们接触到真正的他,洞悉他如此丰富敏感而又脆弱的内心。绘本创作使小乔重拾自信,每次绘画后我都及时与他沟通交流了解他的绘画感受,他多次向我表示绘画后就有种“如释重负”“高兴满足”“心情舒畅”的感觉,这说明在自由轻松氛围下完成的绘本创作的确能有效地帮助他释放压力,舒缓消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于是,我试着通过建构、展示档案袋的方式创造机会让他获得同学、家长的理解,在学期末的绘本作业展示环节,我鼓励小乔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绘本作业,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同学们都深受感染。我还积极邀请小乔的母亲以写评语的方式,参与到档案袋评价中来,希望家长通过档案袋这个窗口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小乔的母亲在看了他的绘本作业后很受触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直以来妈妈因为种种原因太过主观独断,甚至于忽略了你的感受,希望今后我们都能坦诚相待,让妈妈成为你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好吗?”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乔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罕见的笑容,他变得开朗乐观且容易相处了。最为关键的是绘本不光是他“情绪的垃圾桶”,并成为教师、学生重新了解他的窗口,大家纷纷通过留言等反馈方式与之形成有效沟通,心灵绘本已成为他与同学、师长沟通的最佳桥梁。我们开始慢慢走近这个内向男孩,班会上面向全班同学做的绘本交流更让大家了解到一个全新的小乔,是绘本创作帮助其更好地成长。
表达作者的情感是美术的本质属性和重要价值之一,学生创作的作品以及关于作品的一些联想对于维持他们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平衡有很大作用[6]。小乔档案袋中的绘本作品真实记录了他通过绘本创作得以转变的过程,而大家对其作品的赞赏及肯定更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爱好绘画的小乔而言我希望能通过档案袋评价激发他对美术本体语言学习的兴趣,这也是笔者所提倡的“以情优教”即“以情带技、以情促知”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情优教”的教学方法首先通过绘本创作捕捉小乔的真情实感,刺激他的创造欲望,继而让他了解学习绘本创作的技能技法。这就涉及美术本体语言的系统学习,如绘本的构图安排,角色设计、上色技巧、绘本文字的书写,等等。小乔在迫切希望表达自己想法的心理驱动下,会为了追求更好的画面表达而努力探索、钻研绘画技法,甚至会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手段服务于绘本创作。这探索研究的过程也就是“以情促知、以情带技”的过程,正是在这不断的创作过程中小乔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继而使绘本作品更完整、生动、传神。2010年和2011年小乔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上海市学生动漫画大赛,他创作的绘本作品两次获得金奖,2011年他以上海赛区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4届全国优秀艺术特长生的选拔并最终获得了好成绩。
图4-4 《自画像》
学习后期小乔创作了这幅《自画像》,如图4-4。这幅作品对于小乔意义非同寻常,作品中带有很多个人化的象征性意义。首先,它代表了小乔在历经绘本创作美术治疗后的蜕变,从假面隐身的自己逐渐转变为阳光快乐的自己。右脸上那道长长的拉链疤痕是小乔和过去自己诀别的象征,从前既害怕被关注又渴望被重视的矛盾在戴着假面的日子里倍受煎熬,希望过去自己的那个假面像拉链解开衣服般揭去……档案袋评价使小齐实现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蜕变,在帮助其更好地成长的同时也成为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档案袋的评价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在档案袋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现学生的各种问题,凭借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使其自我完善、获得提高的过程。学生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学习思考、反思评价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这一层意义而言,评价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研讨的过程,其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评价,而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将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活、关爱他人,本案例中学生小乔通过绘本创作学习使学生具务了应对逆境的心理弹性,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绘本的重要读者,在解读学生绘本时关注的不是对画面给出审美性或诊断性的评估,即不能单纯以美术标准对作品进行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心灵上的引领和人格上的点化,让学生通过绘本创作的过程实现其自身的改变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