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绝不能孤立地理解事物;我们总是将一个事物与其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理解。一个美术批评者在讨论美术作品时,总是会参照其他的作品,从而获得对价值判断的视角,这就需要在课堂里建立起可供讨论的相同框架。在艺术欣赏教学中比较与对比美术作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们不具备很强的背景知识、不了解很多与美术相关的术语时就可以参与到该活动中来。在我们的艺术课上,经常会讨论画家在不同人生阶段绘画风格的改变以及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相同题材的作品,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对作品形式特征、风格以及不同作品背后所隐藏的背景文化、画家意图等诸多问题的讨论。
(1)表格法的横向比较
美术虽然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在学生具体学习时仍需要借助语言、文字等手段辅助理解。但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在其他学科学习中被广泛运用的表格比较法却往往在美术教学时被忽略。其实巧用表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表格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对比方法,在表格中通过横列和纵列分别罗列出比对的对象和内容,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例如在《毕加索的艺术人生》一课中,教师运用表格开展基于同一位画家的横向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对比欣赏毕加索的作品:《初次圣餐》(1896)、《镜前的少女》(1932),思考问题:一个在15岁时就能创作出《初次圣餐》的人,为什么会在差不多40年后创作出《镜前的少女》这样的画作呢?而在毕加索漫长的一生中绘画风格又经历了哪些改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了帮助学生课堂展开更高效的学习和讨论,教师可运用事先设计的多张对比表格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帮助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表3-1是最初教师设计的两幅早、晚期作品的对比以此揭示作品风格改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比表格可延伸为表3-2,通过对画家一生重要阶段的绘画风格的分析,了解艺术作品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四方面的因素影响。
表3-1 毕加索作品对比表一
表3-2 毕加索作品对比表二
通过表格比较对比方法的运用使同学们能追根溯源,了解大师绘画风格每一阶段的改变。原来14岁时少年毕加索就显现出过人的绘画禀赋,他能娴熟运用欧洲古典技法进行写实人物的刻画描绘,这点也是同学们始料未及的。通过资料的查阅学习学生们慢慢梳理了毕加索的绘画大事记:1901年—1904年的蓝色时期因好友自杀及生活的贫困导致画作呈现蓝、绿主调。1905年新的朋友和恋人的出现使玫瑰色、粉色等色彩舒缓地出现在毕加索的画布上,也是“粉红色时期”的到来。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成为其个人绘画风格的转折点,预示着立体主义的到来。显然的,他从非洲艺术中汲取灵感,用几何体来填塞画面,同时注重对四维空间的探索。而与同属于立体主义风格的好友布拉克的共同探索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立体主义先后经历了“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20世纪初工业文明与机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的给人们带来生活巨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诸如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家们对周遭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旺盛的创作激情。如果说西方传统写实绘画为了表现真实感往往运用透视法和明暗烘托法这两大坐标的话,毕加索就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加了一个空间,用二度空间来表现四度空间,将第四度的时间带入了画面中,这也是他作品的奥秘所在。1937年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狂轰滥炸的暴行激怒了毕加索,促使了他的不朽名作《格尔尼卡》的诞生,作为对战争与杀戮的控诉,毕加索选择了立体主义的象征手法表现战争带来的苦难,他对于物象形体的拆解、重构及卓越的变形能力使作品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写实作品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在毕加索长达70年的绘画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和探索,而这其中更是夹杂了众多因素,对比表格的使用使我们得以透过绘画作品的表象去探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读懂这位对欧洲绘画产生不可磨灭影响的西班牙大师。
(2)维恩图的纵向对比(www.xing528.com)
维恩图[4]可以形象地展示比较项目,用来比较任何两件作品。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维恩图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美术作品的纵向比较赏析。如图3-8向我们呈现了相互重叠的两个圈。试着让学生描述每一幅作品所独有的部分,也就是椭圆圈中没有重叠的部分,而在重叠的部分让学生们写上两件作品相同的地方。
图3-8 维恩图比较法
在整个对比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对于讨论中遇到的难点给予及时引导,在学生依据维恩图进行练习时,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要求他们记录下讨论中的评论,最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对于作品的发现。例如对于《格尔尼卡》的学习教师就通过维恩图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教师提供同样战争题材的两幅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及达利的《内战的预感》,请学生对这两件作品给对比,并分别了解立体主义画派及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艺术特点。针对同一次战争达利创作了《内战的预感》,毕加索则创作了《格尔尼卡》。二战前夕,西班牙佛朗哥在德、意帝国主义的武装援助下窃取了政权,对人民大众进行了肆无忌惮的镇压。1937年,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北部的重镇格尔尼卡进行了轮番轰炸,无数的无辜居民惨遭杀害,毕加索创作了巨幅作品《格尔尼卡》以控诉法西斯的暴行,揭示战争的罪恶。在此前一年即1936年,达利便敏锐地预感到西班牙内战的来临,创作了《内战的预感》。达利和毕加索都是开创一代绘画史的艺术先驱,对于同样战争题材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却截然不同,达利的画面着力表现战争的血腥和残忍,而毕加索的画面则充满着对无辜受难的西班牙人民的同情及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愤懑。学生的维恩学习对比图如图3-9:
图3-9 《格尔尼卡》《内战的预感》维恩图比较法
从维恩图的对比学习效果来看,学生们很清楚地意识到两幅作品基本上创作于同一时期,描述内容的也都为战争场面。两幅作品在艺术处理上也均运用了意象手法,但两幅作品在绘画思想与具体表现手法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达利试图通过虚幻的梦境及潜意识中出现的场景描绘表现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恐惧,在作品中达利用细腻、写实的表现手法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通过细节的细致刻画与内容的荒诞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画面的残暴场景更显逼真,画面更多流露的是战前的压抑心理。而毕加索作为立体主义画派的大师却用了立体主义的解构重组的方法,把客观世界的物象拆散后再用平面化的装饰手法将不同视觉角度观察到的形象在同一平面重构,组成各个形象的不同形状在黑白灰关系下使画面呈现一种紧张恐怖感,恰当地表现了战争的混乱、黑暗和惊心动魄的感觉。不同形象的象征寓意也更为明确深刻地揭示了题材的内在意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位画坛巨匠在表现同一场战争时却选用了不同的艺术处理手法呢?正是基于这样的对比思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渴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画家个人传记,学生们了解到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背后有着深刻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一名富家子弟,萨尔瓦多·达利从小过着富足的生活,习惯上流社会生活的他对于生活关注的焦点显然不同于体验过贫苦窘迫生活的毕加索,在他创作的蓝色时期表现了许多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题材,经历过战争更能深切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所以《格尔尼卡》能充分详细地描绘战争的每个细节,并以此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而达利的作品虽然能够预感战争带来的灾难但只能凭借想象来表现对战争的认识。同样的,达利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一直不关心西班牙法西斯首领佛朗哥拥趸的政治事实,作品用令人惊骇的笔法表达其对于即将发生的佛朗哥借以内战抢夺权力的恐惧。毕加索一直是苦难民众的支持者,《格尔尼卡》正是对佛朗哥反动政权发动毁灭战争的强烈控诉。在达利的画面上我们只能看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看不出达利明确的政治立场,体现的只有对战争的巨大恐惧。而毕加索与人民同在的政治立场使他的作品更具正义感,更深入人心。基于此,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比达利《内战的预感》影响更为深远。
比较对比是美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比较与被比较作品的特征,区分异同,明确对比的重点,从而揭示产生异同的根本原因并深化对比较对象的理解与感悟。比较法在人文关怀美术教学中的使用能让学生尽快接受美术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理解力和鉴别能力,并且在各类纵向、横向的比较联系中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引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深入思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虽然比较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使用有诸多优势,但也并非任何情况下都适用。首先,只有具有比较条件和价值的作品,才能确立为比较的对象。其次,在运用比较法时教师也需注意合理挑选比较的对象,尽量不要找那些对于学生而言生僻、陌生的作品,以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迅速而准确地对作品形成判断,继而由此及彼,去认识、获取新的知识,加深认知理解的程度。最后,比较对比时应遵循视觉直观性原则。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视觉直观性,运用比较法能更增强这种直观性,从而使某些抽象的美术作品或现象具体形象化。在比较教学时可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作品尽可能完整、全面地呈现于学生眼前方便后续比较学习的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