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认为,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人在游戏时能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我们的艺术教育本就是帮助学生释放天性、寻找快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智慧、有创意,通过丰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
在人文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中笔者尽量鼓励学生的全员参与,设定一个作品主题让学生在自主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各种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来诠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角色扮演、辩论比赛、情景剧演出、即兴问答、模拟创作、诗歌朗诵等,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例如在《凡高的艺术生命》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在课前确定了课堂赏析主题是凡高最为著名的油画作品《向日葵》系列,鼓励大家可以尝试运用游戏学习的方法来了解凡高的绘画艺术,小组可自由选择角色扮演、辩论比赛、情景剧演出、模拟创作、诗歌朗诵等丰富的游戏种类开展学习。学生们分组讨论了各自的游戏选项、确定了成员的分工并开始了精心的准备,2周后的美术课上大家纷纷拿出了各自小组的得意的节目:A小组上演了小组创编的《凡高和高更的友谊》情景故事,赢得学生满堂喝彩的同时更让我们借以走进凡高的内心,原来这个一直孤独着的艺术家曾经多么珍视和高更的友谊并这样满心期待地将《向日葵》悬挂在他为高更精心布置的小屋内。课堂的小高潮则是在Don Mclean为凡高所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starry night》背景音乐中同学小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海子的诗歌《阿尔的太阳》:
“举起黄色的痉挛的手,向日葵/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不要再画基督的橄榄园/要画就画橄榄收获/画强暴的一团火/代替天上的老爷子/洗净生命/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烧吧。”(www.xing528.com)
教室里飘荡着优美的《starry night》,学生们则沉浸在小李激情高亢的声音中,诗人海子对画家凡高充满着由衷的热爱和崇拜之情,诗歌字里行间都表现出诗人对凡高生命状态的倾情关注,也带动了学生对凡高绘画作品一探究竟的浓厚学习兴趣。在随后的辩论游戏环节中B小组和C小组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辩论,围绕的辩题是“你认同凡高的艺术价值么?”B小组同学首先认为凡高的艺术价值更多源自后人对其作品的炒作,因为凡高活着的时候一幅画都没卖出去,而死后其作品却能拍出天价主要因为他传奇的一生。凡高之所以被神化,是因为附着在画家身上的种种传奇。譬如凡高一生贫穷潦倒,爱画成魔,是个疯子,他的割耳行为甚至最终麦田里的自杀都符合人们对于艺术家的想象,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所具备的故事性也正符合人们对于天才艺术家的判断,所以我们认为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凡高是被传奇标榜出的“天才”。对此,C小组同学给予了有力的驳斥:“凡高作为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他的艺术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凡高的画作曾被拍出两亿七千万美元的天价,单就这点就足以创造纪录,当然他的艺术成就不能仅凭金钱衡量,更重要的是他在艺术上的独创性,无可厚非刚才小组同学所说的凡高个人的传奇经历的确是促成他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凡高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作品代表了他内心挣扎、精神不稳定的状态,我们一直说凡高的画作有很强的生命感,就如熊熊燃烧的向日葵仿佛一直在抗争,但我们同时也了解到凡高为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凡高热爱生活,向往爱情、珍视友谊,而这一切都可以从他画作中所体现的强烈色彩和个性化笔触得到验证。凡高像传道士一般传播他对于美的信仰,并不断努力,在创作后期他把从印象派中汲取的营养融合表现主义的手法,尤其是借鉴学习了修拉的点彩技艺后自创了一套对情绪表达极为有力的笔触画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凡高极具动感的旋转笔触。这不仅使他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也使凡高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辨识度极高的画家。”
上述这些游戏活动环节为后续《向日葵》作品的赏析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大家显然已不满足于《向日葵》系列作品中所呈现的外在形式美感的学习了,更热衷于探索凡高绘画中个性化的色彩和笔触背后深藏的表现意义与象征意义。正如学生们在辩论中所提及的凡高孤僻的个性与特殊的经历烙印对于他在色彩笔触上的选择与表现有着强烈的影响,他借助绘画找到表达与诉说的出口。当然,凡高对于色彩笔触的运用不只是单纯地模仿自然或主观想象的结果,他探索着它们在绘画中的重要位置,并加以理解地展现出一个具有深刻精神内涵的世界,他运用夸张、简化、抽象等方法,将自然界的形色加以提炼,并在画面中加以设计,重新定义了绘画的审美方向与价值,这就是后印象画派的诞生。通过对凡高艺术的学习,学生开始深入关注后印象画派,并逐渐理解后印象画派的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运用,来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寻求更具个性,也更有创造精神的表现形式。课堂游戏的整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公开表达、即兴发挥等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