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第1-4式详解及练习指导

太极拳第1-4式详解及练习指导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及其创始人,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有说服力的考证,太极拳源于明末清初。

太极拳第1-4式详解及练习指导

知识要点

1.预备式(图3-6-11)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胸腹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手指微屈。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口闭齿扣,舌抵上腭。精神集中,表情自然,双眼平视前方。

2.第1式:起势(图3-6-12)

左脚开步:轻抬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向前,成开立步。

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双臂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图3-6-11 预备式

图3-6-12 起势

屈膝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上体舒展正直,双眼平视前方。

3.第2式: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图3-6-13)

抱手收脚:上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臂收于右胸前,手高不过肩,肘略低于手,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上。

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脚跟外展,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两肘微屈,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落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图3-6-13 左野马分鬃

(2)右野马分鬃(图3-6-14)

转体撇脚:身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45°~60°),上体稍左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

抱手收脚:上体继续左转,左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手心向上,在腹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成抱球状;重心移至左腿,左脚踏实,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转体上步:动作同左野马分鬃,方向相反。

弓步分手:动作同左野马分鬃,方向相反。

图3-6-14 右野马分鬃

(3)左野马分鬃(图3-6-15)

转体撇脚:动作同右野马分鬃,方向相反。

抱手收脚:动作同右野马分鬃,方向相反。

转体上步:与(1)左野马分鬃转体上步的动作相同。

弓步分手:与(1)左野马分鬃弓步分手的动作相同。

图3-6-15 左野马分鬃

4.第3式:白鹤亮翅(图3-6-16)

跟步抱手:上体微向左转;右脚向前跟进半步,前脚掌轻轻落地,与左脚相距约一脚长;同时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画弧,手心翻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图3-6-16 白鹤亮翅

后坐转体:上体后坐,重心后移至右腿,右脚踏实,上体向右转体;两手开始交错分开,右手上举,左手落下;眼看右手。

虚步分手:上体转正;左脚稍向前移动,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慢慢向上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落在左胯旁;眼平视前方。

5.第4式: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图3-6-17)(www.xing528.com)

转腰挥臂:上体稍左转;右手摆至体前,手心转向上;眼看右手。

摆臂收脚:上体右转;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画弧至右肩外,手与耳同高,手心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画弧至右胸前,手心向下;左脚回收落在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上步收掌: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落地;右臂屈肘,右手收至肩上耳侧,虎口对耳,掌心斜向前;左手落在腹前,肘微屈;目视前方。

图3-6-17 左搂膝拗步

弓步搂推: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左手经左膝前向左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掌心向下;右手自耳侧向前推出,指尖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前,右臂自然伸直,肘微屈;眼看右手手指。

(2)右搂膝拗步(图3-6-18)

转体撇脚: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两臂外旋,开始向左摆动;眼看右手。

收脚摆臂:上体继续左转;重心移至左脚,右腿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右手经头前画弧摆至左胸前,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画弧上举,与耳同高,掌心斜向上,左臂自然伸直,肘微屈;头转看左手。

上步收掌:同(1)左搂膝拗步上步收掌的动作,方向相反。

弓步搂推:同(1)左搂膝拗步弓步搂推的动作,方向相反。

图3-6-18 右搂膝拗步

(3)左搂膝拗步(图3-6-19)

转体撇脚:同右搂膝拗步动作,方向相反。

收脚摆臂:同右搂膝拗步动作,方向相反。

上步收掌:与(1)左搂膝拗步上步收掌的动作相同。

弓步搂推:与(1)左搂膝拗步弓步搂推的动作相同。

图3-6-19 左搂膝拗步

学练方法

1.起势模仿练习。模仿教师示范动作,练习2~3遍。

2.左右野马分鬃分解练习。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跟随教师口令进行分解动作练习。

3.白鹤亮翅和左右搂膝拗步分组探究练习。4~6人为一组,一半学生练习另一半学生帮助指导,探究白鹤亮翅动作的难点,合作解决练习重点问题。

4.第1—4式连贯集体练习。全体学生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教学提示

1.起势开步时,要保持重心的稳定,切不可出现身体左右摇晃;屈腿下蹲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出现前俯或后仰。

2.野马分鬃转体要充分,左脚上步位置要正确,否则会造成左弓步两腿“拧麻花”。

3.白鹤亮翅手臂注意弧形的弧度,不要过于弯曲,造成夹腋折臂。

4.屈膝的高度要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人而异。上体要保持正直,肩背、臀部、脚跟基本在同一垂面上。

评估监测

1.起势时,手的升降动作与两腿的屈伸和呼吸配合一致,呼吸均匀细长。

2.野马分鬃以起势站位的左方为正前方,野马分鬃的3次迈步成“之”字形路线;迈步时,重心起伏平稳。

3.手臂的前举和下按应抓住“匀速、柔和、缓慢”这几个关键点。手臂的移动要有逆水前进的感觉,既要有一定的紧张感,又不可僵硬;既要放松,又不可松懈。

兴趣导航

太极的起源

太极拳武术的主要拳种。“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无穷大之意。太极拳这个名称的取义是因为太极拳拳法变幻无穷,含意丰富,而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及其创始人,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有说服力的考证,太极拳源于明末清初。据《温县志》的记载,明崇祯十四年(1641),陈王廷任河南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耕田习拳,如《遗词》所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间,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从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中可以了解到,他所创造的太极拳受明朝将军戚继光所编著的《拳经三十二势》的影响很大。陈王廷将《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势编入了太极拳套路,如《拳经三十二势》以“懒扎衣”为起势,而太极拳各套路起势也均以该动作为起势。甚至陈王廷《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与《拳经三十二势》相仿。

太极拳虽受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影响,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作用。陈王廷研究了道家的《黄庭经》,将太极拳中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练习时,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合为一体,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