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消除“亚健康状态”的特效药。专家们认为,摆脱“亚健康状态”不是靠医生的诊治,药物的疗效,而是要靠自己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除了坚持适度运动以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这两种错误都足以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锻炼,防止疲劳的积累,避免滑向“亚健康状态”。

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知识要点

一、现代人健康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更是一种心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心理上的健康与生理上的健康一样重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二、健康的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三、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人体健康的内涵已扩展到心理学社会学范畴。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而体育则是这种关怀的良好执行者。

世界卫生组织(WTO)的报告认为: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参与体育锻炼在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心理素质的完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改善人际关系都有着独到而显著的功能。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消除“亚健康状态”的特效药。专家们认为,摆脱“亚健康状态”不是靠医生的诊治,药物的疗效,而是要靠自己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除了坚持适度运动以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克服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一些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吸烟、过度饮酒、高脂肪或过量饮食、缺少运动、睡眠不足、不吃早饭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使我们健康的身体逐渐进入“亚健康状态”,最后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注意心理平衡。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竞争激烈、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增大。心理压力过大,将导致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引发各种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是抵御疾病的有力武器。我们应该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知足而乐。(www.xing528.com)

3.注意营养均衡。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的膳食必须保证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供给。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水产品。同时,还要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膳食倾向:一是食物营养和热量过剩;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节食,以致某些营养素和热量不足。这两种错误都足以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

4.及时消除疲劳。疲劳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性预警反应,提示人们应该休息了。短时间的过度活动所产生的疲劳,经过休息可以很快恢复;但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再加上夜生活过多,休息不好,就会产生疲劳的积累而致过劳。过劳会损害身体健康,是健康的“透支”,长期下去,必引发疾病。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锻炼,防止疲劳的积累,避免滑向“亚健康状态”。

学习要求

1.了解健康标准。

2.掌握健康概念。

教学提示

1.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健康的内涵。

2.通过课外资料,了解更多的自我保健的方法。

兴趣导航

心理健康小知识

我国古代医学早就提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的理论,认为心身是统一的,即:若一个人对环境适应良好,则此人的心理就健康;若一个人对环境适应不良,则不健康。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几种心理特质,以加深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理解。

1.和谐的人际关系。

2.正确的自我观念。

3.健康的情绪体验。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6.行为正常,人格完善和谐。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