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这首广泛流传的 《延安颂》一直激荡着人们的心。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闪耀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一盏明灯。
我国的甘肃、陕西、宁夏、山西一带,属于黄土高原。这里是一片黄褐色的山岭,地面覆盖的黄土层有几十米厚,有的甚至厚达上百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延安就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它背倚凤凰山,面对清凉山和宝塔山,延河从它面前流过,形成“山抱延城城依山,城边延水逐山弯”的雄伟景象。
延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就发生在陕北。但是,延安成为举世瞩目、光照史册的革命纪念地,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延安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从1935年到1948年,这里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中国革命的中心,由江西转移到了陕北。1937年1月,党中央机关进驻延安,从此,延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建国以后,延安作为老革命根据地,保存下来的革命旧址、旧居有140多处。
凤凰山麓,是党中央抵达延安的第一个驻地。这里保存着当年毛泽东同志居住和从事写作的窑洞。在这窑洞的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了100 多篇光辉著作。在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这一面就是在这个窑洞里会见的。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飞机轰炸延安,党中央驻地于1938年11月由凤凰山麓迁往城外杨家岭。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西北,党中央机关在这里驻了将近10年。这里保存有中共 “七大”的会址——中央大礼堂。会场两边挂有24面党旗,这是代表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5 年已经走过了24 个年头。插党旗的是个“v”型木座,这是英文“胜利”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党旗和木座连接起来,意思是党成立以来的24 年,是胜利的24年。会场中间仍旧摆着排排长椅。这些都是按当时 “七大”会场的原样布置的。人们来到这里,仿佛眼前呈现出 “七大”召开时的情景。这座别致、漂亮的礼堂,是1942年边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建造的。
枣园位于延安市西北,是延安几个革命旧址中风景最美的地方,园内梨树清香扑鼻,又名延园。枣园有条幸福渠,这是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和枣园周围的群众一起设计,并组织起来修建的。幸福渠流着幸福水,清清的流水,滋润着枣园的土地,滋润着枣园人民的心。(www.xing528.com)
王家坪是抗日战争硝烟滚滚的年代,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朱德总司令从1941年到1945年一直住在这里。他的勤劳俭朴、宽厚和蔼的优良品德给延安军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延安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的足迹。延安是革命的象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千上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在这里吃陕北小米,饮延河流水,把自己锻炼成为无比坚强的革命战士。正像抗大校歌中唱的:“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延安宝塔是革命圣地的象征,也是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它屹立在延河岸边的宝塔山上。人们歌颂“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山下路旁岩石上,有范仲淹题书的“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有许多名胜古迹。山上的宝塔为明代所建,估计是做军事防御用的。塔全部用砖砌筑,8角7层,高40多米。塔内有石阶木梯,可达塔顶眺望全城景色。这古老的宝塔,犹如历尽沧桑的老人凝视远方,诉说着昔日艰难的岁月。
清凉山是著名的游览地,位于城东北延河边。山势高峭耸拔,山上不仅名胜古迹多,而且还完好地保留着我党在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和中央印刷厂等旧址。清凉山上的万佛洞是千年前的古迹,洞内石壁上雕刻着大小数以万计栩栩如生的佛像,有的坐落在洞内,有的雕在四面的石壁上,大如巨人,小如手掌,或端庄安详,或笑容可掬,丰采多姿,引人入胜。万佛洞的左上方有一 “诗湾”,诗碑布满全湾。历史上有许多文人来此题诗。
人们都熟悉的南泥湾,在延安东南35千米的地方,水源充足,土壤肥沃。100多年前,这一带人口稠密,交通畅达,生产发展。后来由于清朝反动统治者挑起汉回民族之争,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荆棘遍野、人迹稀少、乱草丛生、虎狼当道的荒凉地区。那时,人们把它称作烂泥湾。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遭到极大困难。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困难的局面。但是,延安的广大军民投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克服困难,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屯垦南泥湾的八路军三五九旅来到此地,战士们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把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战士们屯垦南泥湾的出色成绩和模范行动,推动了各根据地军民的大生产。1943年由贺敬之编词,马可谱曲的著名歌曲 《南泥湾》,热情歌颂和宣传了南泥湾精神。这首歌当时流行全边区,至今还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建国以后,延安人民意气风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延安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革命历史名城焕发了青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