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黄河南岸的陇海铁路线上。它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皆建都于此,故有“七朝古都”之称。
春秋时期,郑庄公修筑了一座“仓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定名开封。战国时魏国迁都于此,改名大梁。由于开封地临汴水,在隋唐时又叫汴州。后梁时,改称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均称东京。在北宋统治的168年间,开封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人口1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都会。城垣建筑规模宏大,有外城、里城和皇城,皇城里是规模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城内街巷纵横,房舍栉比,著名的道观、佛寺、祠庙有100多处。商业、手工业十分发达,拥有400张织机,1000多名工匠。国际交往频繁,日本、朝鲜等国的学者和商人,纷纷来此学习和经商。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开封的繁华景象。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命大将王贲攻魏,决汴水灌大梁城3个月,城被淹坏,魏王假投降被杀,魏国灭亡。开封城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次大破坏,很长时间不能恢复。
从秦汉到隋唐,开封不再是一国的大都市,而是一个普通郡县。北周时期因开封濒临汴水,为黄河与淮河的水运要地,故改称汴州。隋唐时期,江南大运河的开凿,把南北联系起来,京师洛阳、长安就可以不断获得江淮钱帛粮米的输入支援。当时联系南北的主要水道就是汴水。开封恰好紧临汴水,扼其咽喉,自然变成最主要站口,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由于水陆都会的汴州和汴水沿岸,需要设警驻军防护,后来宣武军节度使治所从商丘迁到这里,开封便又成为一个军事重镇。李勉节度使重建汴州城,往来长安、洛阳和东南的达官、富商、巨贾等,多在此盘旋。当时一些文人例如杜甫、李白等,还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五代是开封历史上由衰而盛的转变时期,前后50余年。当时封建军阀割据,五代就是相继割据中原地区 (黄河流域)的军阀政权。后梁太祖为了要在开封建都,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升汴州为开封府,这是开封设府的开始。五代之中,除了后唐一代建都洛阳外,其余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皆建都于开封,称为东都或东京。值得一提的是后周的第二代皇帝周世宗在政治上有励精图治的大志,在行动上确实做了不少开疆拓土而促进统一的事,就是在开封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上,也有不少贡献。
北宋作为封建集权的统一的帝国,是后周的继续发展。宋太祖、太宗用了近20 年时间结束了南北各个割据政权,基本上统一了中国。
从南宋到明初,长达200余年之久,战争不休,中原就是战场,而位于中原要冲地位的开封,是宋、金争夺的中心。由于遭兵燹之祸,加上黄河泛滥之灾,便衰落下来。
明清时代,开封的政治地位未变,经济上时盛时衰,大体说来,情况稍胜于金元两代。明朝徐达攻取开封后,开封称为北京。朱元璋封其第五子朱木肃为周王,驻开封,执行恢复农业经济政策,兴修水利,减税减租,发放种子等,为开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古都开封,因昔日屡受黄河水患,兵火灾害,名胜古迹遭到了破坏。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还是留下不少名胜古迹。迄今保存下来的铁塔、繁塔、相国寺、龙亭、禹王台、延庆观等,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古代的文化艺术。
铁塔原称祜国寺塔,坐落在城内东北隅,是一座大型褐色琉璃砖塔,远望似铁铸,故称铁塔。铁塔高大宏伟,为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极其珍贵的建筑物,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铁塔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在建筑式样上,为八角形,共13层,高近56米,是我国现存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塔身由28种不同形制的琉璃砖砌筑而成,砖上还有50余种花纹。塔中面的八角亭里,有北宋所铸接引铜佛一尊,高5米,重约12吨,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开封市内西北部,金碧辉煌的龙亭大殿,耸立在10多米高的青砖台基之上。龙亭一带,本是唐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五代时朱温夺得唐朝政权,建立后梁,才将它改为建昌宫,作为自己的皇宫。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也都把建昌宫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皇宫。明代在此建周王府。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在周王府南半部的遗址上修建贡院,规模很大,有5000多间号舍,作为河南乡试的用房。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贡院内周王府煤山旧址上建立了一座万寿亭,亭内陈设有木制小亭,称作龙亭。后来又把亭扩建为规模宏大的万寿宫,后来曾一度改为道教的万寿观。
相国寺位于今城内自由路西段路北,是我国古老的大寺院之一。这里是战国时代魏公子无忌 (即信陵君)的故宅,宋代在相国寺前建了一座公子亭,并将这一带地方叫做信陵坊。相国寺最初叫建国寺,建于北齐天保六年 (公元555年),后遭水火毁灭。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时,在此重修寺院,称大相国寺。明末,黄河泛滥,寺庙被冲毁。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建筑宏伟壮观,向有 “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相国寺名扬海外,印度、日本等国的高僧都曾来过这里,在中外文化交流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繁塔为开封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物,正式名称叫兴慈塔,因建于繁台之上,故称繁塔。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 (公元968年到976年),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塔的高度为31.67米,其中,小塔的高度约7米,相当于下面大塔的一层。这样,小塔和大塔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古怪的整体,远远看去,就像一棵很大的树桩上,又嫁接了一个新的嫩芽。塔内各层,镶嵌着琳琅满目的宋代石刻题记。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大书法家赵安仁写的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十善业道经要略》,镶在塔基南门入口的左右壁上。
禹王台位于开封城外东南郊,是开封著名的文化古迹之一。禹王台在历史上最早的名称是吹台。春秋时,晋国的大音乐家师旷,曾在这里吹奏过乐曲。到明代,在吹台上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为纪念中国古代治理洪水有功的夏禹王。当时开封经常受到黄河决口的威胁,人们希望大禹的神灵保佑免遭水灾。这样,吹台就改称禹王台了。
解放前的开封,屡遭连绵战火和黄河水患,灾难深重,千疮百孔。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狂暴的黄河水已被驯服,大片的盐碱沙荒地已变成了高产稳产田,化工、机械、汽车、仪表、纺织、刺绣等工业体系迅速建立并发展起来。今日开封,比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更加繁荣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