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面
根据面点品种的制作要求,将粉料和水等辅助原料调制成团的过程,是面点制作的第一道工序。面和得好坏直接影响面点制品的质量及整个操作工序的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的和面方法有机器和面和手工和面。机器和面通常使用的和面机有斗式、缸式、滚筒式三种,是将面粉及其他调辅料经搅拌浆旋转工作后,通过挤压、揉捏作用,使面粉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面团。和面机制成的面团较柔顺、均匀,效果比手工操作高5~10倍。手工和面必须注意如下四个方面:和面掺水比例、站立姿势、和面的方法、和面的质量标准,下面是对这四个方面的详细介绍。
1.和面掺水比例
和面是把面粉加入水(或油、糖、蛋等),经调制使之成团的一项技术。初学者不要一次加水,必须分次加水,这样既便于调制,又可随时了解面粉吸水情况。一般分三次加水,第一次为总量的70%~80%,第二次为总量的20%~30%,第三次为总量的10%左右。加水量的多少,应该根据制品的要求而定,如下表所示:
不同制品和面掺水比例
2.站立姿势
和面时用力较大,要求站立和面,两脚成“丁字步”或“马步”,两腿稍微分开,身体略向前倾,两臂自然放开。采取“马步”时,身体离案板应有一拳之距,以免用力过猛使案板移动。
3.和面的手法
和面时无论采用哪种手法都要讲究动作迅速,干净利落,尤其是在调制烫面时更应如此,否则和出的面团将不均匀,半生不熟(熟制后的成品“夹生”)。和面的手法主要有三种:抄拌法、调和法和搅拌法。
(1)抄拌法
在用粉量较多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将面粉倒入缸内,中间扒一凹坑再放足第一次水量,用双手从外往里、从缸底向上抄拌,反复多次,直至面粉充分吸收水分并混和成雪花状为止,这时可进行第二次加水,继续用双手抄拌,使面团结块,最后进行第三次补充加水,搓揉成面团。
(2)调和法
在用粉量较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将面粉倒在案板上,中间“开窝”,倒入适量的水,双手五指张开,由内向外、由下而上逐步旋转,致使水、面粉充分混合成雪花状。调和法的操作关键是在五指张开时要根据面坑的大小,先慢后快,不可将中间的水流出坑外。另外,左手要逐步加水(或加油等),双手配合默契,以免面团调制不匀。
(3)搅拌法
面点中的烫面和澄粉面团就是用此法进行调制的。这种和面方法应在容器中进行。操作方法:面粉置盆内,左手加入水,右手持工具,一边倒水一边搅拌。在搅拌时要有规律,先慢后快顺一个方向进行。例如,调制烧卖面团和澄粉面团。
4.和面的质量标准
水面交融、软硬适度、和面调制均匀、不夹生。和面时少量的湿面将粘连在案板或手上,和完面后必须立即清理,粘在案板上的面可用刮板刮去;粘在手上的面,可用双手对搓去掉,要做到面板净、手光,也就是卫生标准要达到“三光”,即手光、面光、案板光。
(二)揉面
和面后,因面粉颗粒易吸水不均匀,不符合制品的要求,因此要有揉面的过程,面团揉得好坏对制品的成形有很大的影响。揉面是面点制作基本操作的第二道工序。所谓揉面,就是通过反复揉搓,将和好的面揉匀、揉透,揉出光滑面。揉面能使淀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膨胀黏结,使蛋白质吸水均匀,形成致密的面筋网络,增强面团的劲力并使面团产生弹性和韧性。经揉制后的面团外表光滑,内部结构紧密结合。根据各种面团的不同性质、相同面团的不同品种,在揉面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1.揉的技法
揉面的方法有双手揉和单手揉两种,一般采用双手揉法。双手揉法是用双手掌跟压住面团,用力伸缩由内而外推动,把面团摊开,再从外向内卷起形成面团, “接口”朝上。然后,再用双手向外推动摊开,揉到一定程度,改为双手交叉向两侧推开、摊开、卷起、再摊开、再卷起,直到揉匀揉透,面团表面光滑为止;单手揉法是左手拿住面团一头,右手掌跟将面团压住,向另一头摊开,再卷拢起来,“接口”朝上,继续再摊、再卷,反复多次,直到面团揉透为止。揉大面团时,为了揉得更加有劲,也可握住拳头交叉揣开,使面团摊开的面积更大,便于揉匀揉透。
2.揉的姿势(www.xing528.com)
揉面时上身要稍往前倾,双臂自然伸展,两脚脚跟抬起并成“丁字步”,身体离案板一拳之距。揉搓小块面团时,以右手用力、左手协助(可两手替换);揉搓较大面团时应双手一起用力。揉面时要用力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3.揉的关键
揉面的关键在于既要揉“活”,又要揉得有“劲”。所谓揉“活”,指的是在揉面时用力要适当,顺着一个方向揉,不能用力过猛,来回翻转,面成团后有一定的韧性。如果揉面时用力过大,就会加大了韧性,增加了面筋的拉力强度,达到极限时面团就会出现“裂痕”,将会使原来的黏着力遭到破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面揉“死”了。揉面时若不顺一定方向,来回翻转,会使面团重叠,韧性降低。所谓有“劲”,指的是面团结合紧密,柔韧性大。面团要反复揉,尤其是冷水面团,揉的次数越多,韧性就越强,色泽就越白,做出的成品质量就越好;发酵面团用力适当,揉的时间不宜过长;澄粉面团、油酥面团等则不能揉,只能轻轻擦,否则使面团上劲,影响制品的成形和特色。
4.静置饧面
所谓饧面,是指将揉搓好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饧面的作用是促使面团中未吸足水分的粉粒有一个充分吸水的过程,这样面团中就不会再夹带小硬粒或小碎片,从而使面团更好地生成面筋网络,使面团更加柔软、滋润、光滑,具有弹性、韧性。饧面的时间一般是根据季节、天气变化而定,通常是10~15分钟。秋冬季温度低,湿度小,饧面的时间长;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饧面的时间短。此外,饧面必须加盖湿布,以免风吹后发生面团表皮干燥或结皮现象。
(三)搓条
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拉成粗细均匀、圆滑光润的条状。搓条工艺操作要求如下:搓条时用力均匀,轻重有节;制作时,双手掌跟压在面团上(双手掌有一股向下压的力量),不能用掌心,掌心发空,不易搓匀;稍加揉长后,再用双手掌跟同时压住(用力大小应根据条的粗细而定或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来回推搓,滚动面团,使之由中间向两侧慢慢延伸,成为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搓条手法要灵活、轻松、连贯自如。操作时,边揉边搓,两手用力均匀,使劲平衡,防止一边大一边小或产生粗细不匀的现象。
(四)下剂
下剂也叫分坯、摘坯或掐剂子,是将整块或已搓成条的面团按照品种的制作规格要求,采用适当的手法分割成一定大小的坯子。由于面团的性质和品种的要求不同,下剂的手法也有所区别,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1.揪剂
揪剂又叫摘剂、揪坯。揪剂要求做到方法正确,手法熟练,坯剂规格一致,一般用于软硬适中的面团。操作方法是:左手轻握剂条,剂条从左手虎口上露出坯子大小的截面(相同剂条的高度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通常品种分量重,揪剂时剂条高度就高一些,反之就低一些),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并顺势按45°倾斜度向下前方推摘下一个坯子(坯子截面朝上),然后将左手的剂条转动90°,按前面的方法逐个摘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50 g以下的坯子,如蒸饺、水饺、烧卖等品种可采用此法。
2.挖剂
挖剂又叫扣剂、铲剂。挖剂要求方法正确,动作熟练,坯剂规格一致,一般用于皮坯较大的面团。操作方法是:面团搓条后,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从左手虎口处露出坯段,右手四指弯曲成铲形,手心向上,从剂条下面伸入,四指向上挖断,即成一个坯子。然后左手向左移动,让出一个坯段,重复操作。挖剂为长圆形,有秩序地戳到案板上。此种手法适用于75 g以上的面团,如大包、烧饼、火烧等可采用此法。
3.拉剂
拉剂又叫掐剂,常用于比较稀软、不能揪,也不能摘的面团。拉剂即用右手抓住适当剂量的面团,顺势拉下一个坯子,这种方法一般用于50 g以上的稀软面团,如馅饼的剂子就是采用此法。
4.切剂
有的面团如层酥面团,讲究酥层清晰,必须采用快刀切剂的方法,才能保证截面酥层清晰,如藕酥、鸳鸯酥盒等即采用此法。
5.剁剂
剁剂和切剂都是用刀具进行分坯的,但两者在运用上有所区别。剁剂是将搓条的坯条平展在案板上,右手拿刀,从一头开始,顺序进行剁。切剂是左手配合,从坯条的左边开始,把切下的坯剂一前一后地排列整齐,如小馒头。
以上下剂方法以揪剂、挖剂两种应用较多,切剂和剁剂还具有成形的意义,但都必须大小均匀、分量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