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点的发展概况
1.面点的发展初期
面点是构成中国烹饪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我国面点出现很早,面点制作有悠久的历史。邱庞同著的《中国面点史》中有述:“中国面点的萌芽时期在6000年前”,“中国的小麦粉及面食技术出现在战国时期”,“中国早期面点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商周时期”。
人们学会用火在薄石板上烤食野生植物籽实,就可视作面点的开端。虽然这种食品十分简陋,但它已具有面食的某些属性。经过几十万年的摸索,到了新石器时期,先民们能够将舂去(麦麸)皮的整粒谷物烤、爆、煮、蒸,制成比较香美的饭、粥、羹、糗(谷物熬熟后晾干捣粉),这又促进了面点的完善和发展。屈家岭文化遗址发现一口口径876 cm、高344 cm、容量6 250 cm3的陶锅,经考证,这是距今5000—4600年煮米饭的器具,一锅可供50人吃,这说明,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掌握面点制作技术。不过,在商代和商代以前,面点品种比较单调,在公元前21世纪的甲骨文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精细面点的文字,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还不能满足面点生产的基本要求。
进入西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面点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原材料(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为面点的制作提供了工具(如杵臼、石磨、石碓、蒸锅、陶饼铛、青铀刀具),再加上早期祭祀和筵宴的需要,有了一批专门从事厨务劳动的奴隶,早期面点开始在宫廷中诞生。
根据目前的史料,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面点有近20种。它们的用料主要是稻米和黍米,可整粒煮,可破碎蒸,还可制成糊状烙;馅料有肉、蜜、酒和花卉,造型多为圆形,其属性介于糕与饼之间;还有的则是将饭、粥、羹、糗等主食加以精制。它的品种有“面”(爆熟磨碎的大麦)、“糜”(米粉与肉酱煮糊)、“饵”(蒸糕或蒸饼)、“(糇)粮”(干粮)、“蜜饵”(加蜜的粉饼)、“酏食”(酒发酵饼)、“糁食”(米粉加肉丁制饼油煎)、“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以及“芳糗”“糗饵”“粉粥”“糕糜”等。战国时,人们为了祭祀、悼念爱国诗人屈原,将用芦苇包的“黍角”(粽子)投入江中,说明当时面点制作技术已达一定的水平。
2.面点工艺的突变
进入秦汉,随着农业及谷物加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面点品种,如“饵”食品。根据郑玄的注释,将其解释为“合蒸为饵”,即蒸成的米粉制品被称为“饵”;扬雄在《方言》中也说“饵谓之糕”,饵是一种蒸制的糕。
一是记述面点的古书增多,择其要者便有史游的《急就篇》、杨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崔寔的《四民月令》、高承的《事物纪原》以及《后汉书》《晋书》《齐书》《荆楚岁时记》等。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介绍了白饼、粉饼等20余种面点的制作方法,其中有“馅谕法”,其注解:“起面也,发酵使面轻高浮起,炊之为饼。”这说明在汉末或魏晋时期已出现了发酵面食制品。束皙的《饼赋》是我国第一篇讴歌面点的文学作品,里面描绘了豚耳、狗舌、薄壮、牢丸等10余个品种,将它们的色、香、味、形介绍得淋漓尽致。
二是面点花色品种更加丰富,有“胡饼”(近似烧饼)、“蒸饼”(最早的馒头)、“汤饼”(水煮揪面片)、“截饼”(牛、羊奶调和面团炸成)、“春饼”(现代春卷的前身)、“索饼”(较粗的湿面条)、“髓饼”(用骨髓、油脂、面粉制的炉饼)、“环饼”(类似麻花)、“面起饼”(酸浆发酵)、“酒溲饼”(酒粥发酵)、“鸡子饼”(添鸡蛋调制)、“豚皮饼”(先烙后煮)、“蓬饵”(早期莲子糕)、“切面粥”(面团制成棋子状蒸熟,浇肉汤食)、“粽子”(用浓草木灰汁煮)等。
3.面点制作的精细化
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中国面点进一步发展,有五个鲜明的特色。
第一,面点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面团、馅心、浇头、成形和熟制方法都多样化了。在面团方面,发酵面团有酵汁发酵、酒酵发酵、酵面发酵、对碱酵子发酵四种;水调面团有冷水和面、沸水烫两种;油酥面团日趋成熟,还有绿豆粉皮、鸡蛋面团等。在馅心方面,配制出了各种肉馅、菜馅、杂馅以及豆沙馅、水晶馅、蜜脯馅与果仁馅。在浇头方面,荤素并用,有浇在面上的,有和于面团中的,出现了甘菊冷淘等珍品。在成形方面,可擀、可漏、可压、可剪、可雕,注重模拟动、植物图形。在熟制方面,蒸、煮、煎、炸、烙、炒、烩诸法并用,还有石子馍、竹筒板等古法。
第二,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面点作坊和面食店。隋唐的长安,长兴坊卖毕,辅兴坊卖胡饼,颁政坊卖馄饨,胜业坊卖蒸糕,专业化倾向明显,出现面点名师如“花糕员”“张手美”等。五代的南京,推出“建康七妙”,春饼能照见字影,馄饨汤可以研墨。发展到宋代,汴京和临安都有专业饼店数十家,有的一家便有20多个炉子,甚至50多个炉子。
第三,花色品种空前丰富。改进的品种有蜜糕、粟糕、糍糕、社糕、宽焦之类,有100余种;创新的品种有(古时的一种蒸饼)、薄脆、饺子、角子、河漏、水团、麻团、月饼、元宵、拨鱼、烧卖、五福饼、卷煎饼、油炸果子、秃秃麻什等。(www.xing528.com)
第四,节日点心、筵席点心和食疗点心受到重视。节日点心方面,除了春饼、粽子、重阳糕外,又增添二月十五的涅槃兜、重五的如意圆、伏日的绿荷包子、中元的盂兰饼、腊日的萱草面。筵席的点心方面,一是多,二是小巧,如宋代皇家寿筵中便有双下驼峰峰角子、蜜浮酥捺花、白肉胡饼、太平等10余款,而《韦巨源食谱》则有贵妃红、汉宫棋、玉露圆、金铃炙等多个品种。食疗点心多载入医籍,知名度高的是神仙粥、牛髓膏、五味子汤和生姜末馄饨等。
4.面点体系的形成
明清时期,中国面点出现了第三个发展高潮。一是制作工艺的深化。出现质地优异的“飞面”和澄粉,发酵方法与油酥面团不断改良,发明肉冻等特殊馅料,成形方法有30余种,混合加热法成熟。二是花式繁多,新品迭出。一方面,旧有品种花色不断扩充(如面条推出抻面、刀削面、五香面、八珍面、伊府面、担担面、油泼面、鹅面、鱼面等40多个花色),相继载入各种笔记或食谱;另一方面,地方小吃脱颖而出,以特色风味独领风骚(如金陵薄皮包)。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点体系初步形成。面点有京式、苏式、广式三大流派,小吃有北京、天津、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广东众多分支,点心有北京宫廷御点、山西民间礼馍、苏州市肆粉点、无锡太湖船点、扬州富春茶点、上海南翔花点、广州早茶细点、杭州灵隐斋点、回民开斋节点、满族敬神供点、蒙古毡房奶点、藏胞标花酥点等著名系列,百花齐放,五彩纷呈。
5.面点生产的创新
辛亥革命之后,科技迅猛发展,饮食潮流不断变化,以手工方式生产的中国传统面点面临着挑战。为了在竞争中胜出,面点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一是注意选用新型原料,如咖啡、蛋片、干酪、炼乳、奶油、糖浆以及各种润色剂、加香剂、膨松剂、乳化剂、增稠剂和强化剂,提高面团和馅料的质量;二是按照营养卫生要求调整配方,提倡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多维生素与矿物质,并大力开发健美面点、滋补面点、食疗面点和特殊工种的营养面点;三是积极使用现代机具(如原料处理机具、成形机具、熟成机具、包装机具等),改善成品的外观与内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开展科学研究,培训技术人才,出版面点书刊,努力做到配方科学化、营养合理化、生产机械化、风味民族化、储存包装化和食用方便化。这样,面点在饮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愈来愈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面点的发展方向
面点制作技术是中国烹饪技术的组成部分,以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外交流的增加,中式面点受到西式面点冲击,因此,中式面点必须改革、创新、开拓、前进,唯有创新才能使中式面点立足世界,走向未来。中国面点的发展方向如下:
1.发展中国特色的面点快餐
从目前面点的消费对象来看,大众化是其主要特点。面点作为商品,必须从市场出发,以解决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面点快餐是中国面点发展的主要趋势。
借鉴西式快餐的成功经验,以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操作,继承优秀面点的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传统配方及工艺等,都是促进面点快餐发展的有效方法。
2.开发功能性面点和药膳面点
由于空气和水源等污染的加剧,各种恶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开发功能性面点和药膳面点成为面点发展的一种趋势。
3.改革筵席结构
面点在筵席中所占的比例小,形式单调,可将面点与菜点相结合,改革筵席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