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指标运用及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指标运用及分析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可以根据资料,从五个方面入手,即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性的指标分析。另外,在评判公司长期偿债压力大小时,还应注意到长期负债绝对值的大小。分析该指标时,需考虑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及其利用程度。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指标运用及分析

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错综复杂,指标涉及面很广,不同的分析者,如投资者、债权人、公司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等,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尽相同着眼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这里仅从证券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介绍几个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可以根据资料,从五个方面入手,即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性的指标分析。

1.资本结构分析

反映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资本化比率、固定资产净值率、资本固定化比率等。

(1)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又称负债比率,它说明在借款人(即公司)的总资产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借款人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反映公司负债经营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

该指标值越低,表明公司负债经营程度低,偿债压力小,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融资的空间就越大,公司总体抗风险能力愈强;反之,则表明公司负债经营程度高,偿债压力大,公司总体抗风险能力就弱。

对公司而言,负债经营规模应控制在合理水平内,该指标一般在50%左右为宜。然而,在具体分析公司的偿债压力时,还要考虑到公司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例如,对银行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项目规模的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一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很低,反映其总体偿债压力较小,但在负债结构中,如果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不够合理,或短期借款、应付票据、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对偿债时间要求很强的负债项目,规模很大时,那么,该公司实际的偿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差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发生偿债危机。

(2)资本化比率。该指标反映公司负债的资本化(或长期化)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该指标值越小,表明公司负债的资本化程度低,长期偿债压力小;反之,则表明公司负债的资本化程度高,长期偿债压力大,公司负债经营中,应充分利用债务期限长短不同,来合理使用资金。因而,对该指标一般无明确的参照值,因公司而异。公司在投资长期资产时,除利用自有资金外,还可以考虑利用长期负债来弥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自有资金的不足。如用短期债务,那么,势必增加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另外,在评判公司长期偿债压力大小时,还应注意到长期负债绝对值的大小。如某一公司的资本化比率虽低,但长期负债绝对值过大,则该公司的长期偿债压力仍较大。此外,还可结合资本固定化比率指标,通过分析长期资产规模来评判长期负债规模的合理性。如果公司采用长期负债的方法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仍然是可取的。

(3)固定资产净值率。该指标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的经营条件相对较好;反之,则表明公司固定资产较旧,需投资进行维护或更新,经营条件相对较差。分析该指标时,需考虑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及其利用程度。如某公司固定资产净值率高,且规模大,同时多为经营性固定资产,那么,公司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就较高。

(4)资本固定化比率。该指标反映公司自有资本的固定化程度。计算公式:

资本固定化比率=(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该指标值越低,表明公司自有资本用于长期资产的数额相对较少;反之,则表明公司自有资本用于长期资产的数额相对较多,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资金靠借款筹集。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小越好,但在分析时,应根据公司的性质而定。如果该指标值大于100%,那公司就会出现经营资金短缺的现象,公司最好通过长期负债来弥补资本金的不足。在分析该指标时,还需分析公司长期资产的合理性,如长期投资的回报、长期资产的质量情况、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等。

2.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债务有短期与长期之分,按现行财务制度和银行规定,1年以内,包括1年的债务为短期债务,1年以上的债务为长期债务。因此,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内容的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公司用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有时也称为“支付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两个方面:其一是与短期负债相关的支付问题,因为公司一旦无力支付,就有可能被迫出售长期投资或者固定资产,甚至有可能导致公司破产——1998年香港百富勤集团被迫清盘就是一例;其二是短期偿债能力强弱还与公司能否抓住各种市场机会有关,因为良性运行的企业往往商业信用较好,欠债时间越短,偿还越快就会有相当好的采购与进货机会,就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商机。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决定于公司营运资金的多少和资产变现速度的快慢:营运资金实际是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因此其数量丰硕,短期偿债能力自然强大;资产的变现速度实际是由公司流动资产的质量与性质决定的,资产变现速度越快,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快。一般情况下,衡量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对流动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①流动比率。该指标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它说明了每元流动负债究竟有几元流动资产来抵偿,因此,有时也称为“营运资金比率”。一般情况下,这项指标较高为好,但不能太高,否则无从体现公司的经营效益。因为从企业债权人的角度出发,流动比率数值越大,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营运资金净额也越多(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旦企业面临破产清算,就有较多的营运资金作为保证。根据国际经验,一般这项指标在2.0左右为宜,这2.0的概念是假设流动资产中至少有50%的部分可以等于流动负债。但由于考虑到流动资产中包含的项目较多、受各项目影响较大,因此就很难有准确的标准。另外,投资者应当在分析中注意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造成的差异,以及各产业情况的不同影响:例如,电力、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存货较少、营业周期也较短,因此都有比较低的流动比率;反之,其他产业并非如此。所以,这个指标只有与同行和本企业历史水平比较才能显示优劣。

②速动比率。该指标是判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高低的重要工具,而且适用于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情况,它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现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预付货款) ÷流动负债

因为速动比率中的速动资产主要是由现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项目组成,而不包括存货在内。在分析时,一般认为这项比率为1.0比较合适,这表示企业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支付全部流动债务。但是,由于地区差异以及行业差异,也允许低于1.0的速动比率。另外,在使用时还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变现质量,为保险起见,最好以应收账款的净额作为计算的依据。

③现金比率。该指标反映各类现金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动资产

其中,现金资产即现金及其等价物,一般认为现金比率越高越好,表示了现金类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这时变现损失的风险也就越小,并且不必等待太长的时间。根据经验,这项比率为0.1左右较为合适,但主要应和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因为比例高虽然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但也说明企业资金运用上的低效率。

④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反映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值,是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为严格的指标,表示了每1元流动负债中有多少现金类资产可直接、即时抵付,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负债比率=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动负债

因此,就使用货币偿还流动负债的观点而言,现金对流动负债比率具有补充现金比率的功能,但也因为过于严格而较少使用,在实践操作中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数值。

⑤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显示了一个会计周期内赊销账款的回收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应当注意:公式的分子部分是赊销净额,但一般较难在公司财务报表中找到,所以,可以用主营业务收入来代替,比率的分母部分可以使用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表示,但应扣除备抵坏账,说明企业可能因难以收回而造成的损失。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说明了在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收款速度越快、坏账损失越少、偿债能力越强,同时也弥补了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足,体现了应收有效性(应收项目转化为现金时是否发生坏账损失)。

⑥存货周转率。该指标反映特定会计时期内营业成本对同期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存货周转的速度,以及检验企业的商品销售能力与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同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类似,反映了存货资产的有效性和周转速度,可以弥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足。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这样说明企业平均存货量就降低了,存货资产变现的风险也就小了,资本利用的效率就提高了。但是,这也因行业而有所差异,如建筑业存货周转率较低,而商品零售企业的比率就较高。

(2)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运用长期债务产生的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东的权益和企业的财务结构。企业向外长期举债的目的在于,只要公司能满足投资收益高于债务成本的条件,就可以发挥长期借款的财务杠杆作用,同时可以利用利息支出的抵税作用,提高股东的税后盈余。然而,虽然企业长期举债有利于企业和股东,但长期债务到期必须进行偿还,其数额越大企业承担的到期偿还本金以及定期支付利息的负担也越大,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上升。因此,企业面临的是如何确定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之间比率关系的问题。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除用以下指标外,还可以结合资本结构指标。

股东权益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这里的股东权益总额也即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该项指标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权益比率大比较好,因为所有者出资不存在像负债一样到期还本的压力,不至于陷入债务危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较高的股东权益比率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股东权益比率高,一般认为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股东权益比率低,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②长期负债比率。该指标从总体上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是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资产总额

一般来看,对长期负债比率的分析要把握以下两点:首先与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比较稳定,要在将来几个会计年度之后才偿还,所以公司不会面临很大的流动性不足风险,短期内偿债压力不大。公司可以以长期负债筹得的资金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扩大经营规模。其次,与所有者权益相比,长期负债是有固定偿还期、固定利息支出的资金来源,其稳定性不如所有者权益,如果长期负债比率过高,必然意味着股东权益比率较低,公司的资本结构风险较大,稳定性较差,在经济衰退时期会给公司带来额外风险。

③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该指标是衡量公司财务结构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它是股东权益除以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固定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反映购买固定资产所需要的资金有多大比例来自所有者资本。由于所有者权益没有偿还期限,它最适宜于为公司提供长期资金来源,满足长期资金需求。该比例越大,说明资本结构越稳定,即使长期负债到期也不必变卖固定资产等来偿还,保证了持续稳定经营的必要基础。当然长期负债也可以作为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所以并不要求该比率一定大于1。但如果该比率过低,则说明公司资本结构不尽合理,财务风险较大。

④利息支付倍数。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企业每一期获得的利润总额与所支付的固定利息费用的倍数关系,它被用来测量企业由所获取的利润总额来承担支付利息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支付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一般情况下,这个倍数越大越好,表示企业有充足能力偿付利息。这项比例计算涉及两个因素,即税息前利润总额与利息费用,它们都不能直接从报表中获得,而要进行有关调整:公式中“税息前利润”是指损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可以用“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来预测。由于我国现行损益表中“利息费用”没有单列,而是混在“财务费用”之中,外部报表使用人只好用“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来估计。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人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税息前利润,资本化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3.经营能力分析

经营能力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上运作和管理效率的一种财务指标,即公司的经营业务收入(净值)对各项营运资产的比例关系,所以有时也称为“资产周转率”。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营业活动有这样的规律,即通过销售获得的各项收益越大,所需投入的资产相应就越多,但其质量如何就应当考察企业的各项资产是否与经营收入保持合理的比例,各项资产对收入的贡献大小如何,资产贡献大小的原因如何等等。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应用资产运用效率来分析和判断。这些指标主要有:

①现金周转率。该指标反映即企业本期经营收入与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周转率=经营收入÷现金及其等价物

这里的“经营收入”可以用现行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来代替。这个比值显示了企业运用现金的效率高低,而从另一个角度也显示了企业是否保持足够的现金,以应付经营的需要。由于企业拥有一定的现金及其等价物的主要目的是应付日常的某种交易需要,但保留过多现金却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般讲,这个比率高,显示了现金可以更有效的使用,但同时也意味着现金调度将会比较困难;反之这个比例低则说明企业现金没有充分利用,但充裕的现金却可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此很难为企业制定一个所谓最佳现金保存量的比率[1],企业在经营的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寻求适当的比例。

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已经在前面介绍过,该指标反映的是应收账款在年度内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

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效率越高,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的正常运转。一般而言,影响这两个指标的主要因素包括:季节性经营、大量使用分期付款方式、大量使用现金结算销售、年末大量销售或者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等,该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所以应以行业、产业特点区别对待。

③存货周转天数(或存货周转率)。

该指标反映的是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例,而存货资产的管理效率一般采用周转率或周转天数两项指标来衡量。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售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而用时间表示(360÷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一般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因此,这两项指标的好坏反映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这两项指标的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环节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也就是在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用经营资金,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④营业周期指的是企业从存货开始到销售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计算公式为: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由此可见,这项指标反映的是需要多长时间能将期末存货全部变为现金。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越短,说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各方面管理效率都比较高。

⑤总资产周转率。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当期经营收入对总资产的比值,它用来测定总资产对收入所作的贡献程度,判断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如何等等。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企业经营能力越强,而企业也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而言之,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4.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指的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通常是股东最为关心的分析指标之一,因为他们的股利大都是从公司的盈利中取得的,加之企业盈利的增加经常是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股价的上涨还可以使股东获得股票价差的资本收益。从一般意义上讲,绝大多数的财务指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如前面提及的短期、长期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效率等,所以全面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要使用获利能力的几项指标,还要结合前述的相关指标以及其他的指标综合地进行考察、分析。

获利能力的考察主要是利用损益表的数据来判断,表中的数据表达了各项业务收入以及各种费用、成本的开销,如果从效益的角度讲,当然是各项收入越多越好,而各项费用支出越少越好。因此,收入与费用是决定获利能力大小的最基本的因素。这里讨论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收益率等。

(1)主营业务利润率。该指标反映的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其公式为:(www.xing528.com)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

而前者是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间的差额,通常投资者总是希望主营业务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这项比率反映的是企业产品的利润幅度大小,只有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业务垄断性越强,主营业务利润率才会越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也会越好。这项指标主要受到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成本的影响,由于各行业的业务都不尽相同,因此行业利润率水平也不会相同,因此这项指标主要应与行业指标进行对比,高于行业同水平的企业应当是较好的。

(2)销售净利率。该指标反映的是净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

“净利”一词,在我国会计制度中是指税后利润。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从销售净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额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额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润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则相反。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的。收益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项指标与本企业前期、与计划期、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和本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影响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可以利用资产收益率来分析经营中存在问题,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由于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税后利润都是损益表上分段计算的结果,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在分析这些指标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同:主营业务利润是由企业以产品、服务获得收入所形成的。因而也是最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技术等的水平和能力,也可以说这项指标也就成为直接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以及投资收益所组成的,而后两项严格地讲,并非企业经营所得,所以,这是广义上的企业经营业绩;税后利润反映的是在扣除所得税等因素后的结果,这是企业与政府的分配关系,所以真正由企业所能分配的是税后利润,通过分析这项比率的升降,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所以说这几个比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当然希望比率越高越好,一般还是需要与行业指标的平均值进行指标,高的自然属于较优秀的。

(4)市盈率。市盈率与上年度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它被经常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估计,即投资者愿意支付多少价格换取公司每1元的收益。其公式为: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它是市场对公司的共同期望的指标,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是看好,所以,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市盈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仅从市盈率高低的横向比较来看,高市盈率说明公司能够获得社会信任,具有良好的发展未来。在使用这项指标的时候应当注意:它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比较,充满扩展机会的新兴行业市盈率普遍较高,而成熟工业企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这并不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每股收益很小或者亏损时,市价不会降至0,很高的市盈率往往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市盈率的高低还受到市价影响,包括投机炒作等。因此,观察这项指标的长期趋势很重要。在以后的上市公司购并问题中,企业往往在市盈率较低时,以收购股票的方式实现与其他企业的购并,然后进行改造,待到市盈率较高时,再以出售股票的方式出售其股权,从中获利。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有关数据来进行的。现金流量表是反映现金的流出和流入,汇总说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会计报表。这里所指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现金等价物和其他一些变现速度较快的有价证券。所谓现金流量则是指某一时期内公司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数量及其净差。公司的现金流量主要发生在经营活动领域、投资活动领域和筹资活动领域,这三大领域的现金流量净差反映了该公司的现金状况,它是分析公司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债务偿还能力是否充备的一个重要指标。

(1)经营性现金流量状况分析。经营性活动是企业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经营性现金流动情况反映企业日常的现金流转,同时,这部分的现金流入也是企业除了筹资活动之外(发行新股增资配股以及发行企业债券银行信贷等)最主要的现金来源。所以,企业只有努力保持经营性活动产生较大的现金净流入,才有可能从整体上保证企业现金的良性循环,进而保障其他各方面活动的现金要求。由于这部分活动牵涉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因此投资者可以运用下列几个指标,并结合企业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进行比例分析。

①主营收入含金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当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资金的回笼情况,比率越高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收入含金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这个指标大于或者等于1,则说明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市场需求旺盛,当期的业务收入基本能够作到“满回笼”甚至“超回笼”;反之,则说明企业有相当一块资金不能及时到账。当然,投资者也不能简单地以1为标准,而要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所属的行业情况,具体分析这部分现金收入。一方面,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除本期发生的经营性活动外,前期活动也会对企业本期的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流入”可能是本期完成销售或者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也有可能是前期业务活动在本期的现金实现;另一方面,企业所属的行业对这项指标的计算也有较大影响:如属于商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的企业,以现金结算为主,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流转较大,而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一般实行“款到发货”制,所以这类企业的指标要好于其他行业的企业(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因此,区别对待不同行业的企业是十分必要的。

②收益指数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实现净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一般指标越大越好,说明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远大于本期的净利润,因此,净利润有充分现金流入保证。其计算公式为:

收益指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利润

这个指标若与企业的“每股收益”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因其能够反映企业利润的真实来源,从而杜绝了企业通过增加非正常的账面收益、应收收益,调节利润的情况。

③现金对债务的保障程度指标。它主要是偿债保障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偿债保障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负债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使用每年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该比例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也越强、对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也越高,这项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选择较为谨慎的分母(全部负债甚至包括一些或所有项目),也可以选择较为宽松的分母(仅包括短期债务和诸如“应付债券”等的长期项目)。一般而言,这两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现金偿付能力越强;反之亦然。有关现金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还可以其他指标来分析,如前所列的现金对流动负债比率等。

④每股现金流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每股现金流量的大小,揭示了对每股收益的保障程度,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本支出能力、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就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加权股本总额

一般情况,这项指标应当大于每股收益(现金收益中不包括折旧等调节因素),这样企业报告期内产生的现金流量才足以支付当期的现金股利,并可进行适当的资本运作。相反,如每股现金流量低于每股收益,哪怕收益增长再快,企业进行高速股本扩张时,就会由于缺乏相匹配的现金流量支持,而面临相当大的发展风险。“加权股本总额”概念,就能较为公允地反映企业股本发生“稀释”时的实际情况,如果企业的股本结构较为复杂、变动较为频繁,则可以使用“期末股本总额”,以求得近似的结果。

(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分析。这部分的分析应当注意下面四个方面。第一,处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动呈现不同的特点: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固定资产购置等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这使得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呈净流出态势;当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扩张时期,投资活动有增无减,但这时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前期投资开始产生回报,所以企业再投资活动方面可基本做到“收支相抵”;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各项经营活动相当平稳,投资扩张有所减少(甚至停止),因此,这部分现金流量产生了大量的净流入。鉴于这些不同,投资者在分析时应当考察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以便客观的得出结论。第二,一般情况下,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都较小,较大的流入仅限于收回大的投资或者处置部分固定资产,而这样的现金流入又往往具有偶发性、不可重复性,说得严重些无异于“杀鸡取卵”,这些问题都值得报表使用者注意。目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不少上市公司也忙于进行主业变换,大规模资产置换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活动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蕴含着较高的风险,但仍值得广大投资者关注,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极大挑战。第三,一些企业在经营业绩不甚理想时,为减少亏损或者勉强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资格线,常常通过增加巨额投资收益来调节利润,从而使得这部分的现金流量极不正常,现在看来,使用现金流量表之后,这些操作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识破。第四,报告使用者还可以通过对投资部分现金流出的种类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投资的内容——以直接性投资为主(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以间接性投资为主(债权投资或股权投资),从而判断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分析。与投资活动相似,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转也因企业的不同而不尽一致:处于初创期、高速发展期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发展壮大,筹资活动显得十分频繁,而且发生大量的现金流入;处于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企业,各项业务都较为稳定,一般不进行大规模的筹资活动,而开始偿还贷款以及发放各种现金股息,这时的现金流转以流出为主。另外,实际工作中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其一,某些企业筹资活动发生大规模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而结果却是均衡的(余额较小),这说明企业有可能是“借新债还旧债”现象,这都需要报表使用者结合财务报告的其他信息(如:重要事项说明)进行判断;其二,如果企业的整体现金流量情况不佳,而筹资活动反映企业面临高额利息费用支出,说明企业的经营不善、信用情况下降。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变化,公司可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本公司现金流动的数额与时间,以适应意外的需要。诸如改善经营,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发行债务性证券或权益性证券来筹集现金的能力,或者通过出售某些固定资产来获得现金的能力。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可以把现金流量表各部分的数字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了解本公司现金的主要来源是经营活动还是筹资活动,如果是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是主要来源,这表明该公司经营状况较好,风险也较小,反之则表明该公司有较大的风险,公司应该及时调整经营状况。通过观察流量表还可以评价为扩大经营活动追加筹集现金的需要性和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以及偿还流动负债、支付定期利息和在接近到期日时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6.其他重要指标分析

这里介绍的一些指标与股东直接有关,因为它主要反映股东的权益。这些指标对股东衡量其购买的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评价上市公司质量好坏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1)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是企业期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数额的比值,也称为“每股账面价值”或者“每股权益”,该指标反映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即账面权益。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普通股股数

在投资分析时,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为它所使用的是企业的历史成本,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能力,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因此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但是,这项指标在理论上反映了股票的最低投资价值,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净资产,说明公司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清算是股东最好的选择。因此,国家规定在新股发行时,不允许股票折价发行。

(2)净资产收益率。它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百分比,也叫净值报酬或者权益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其中的平均净资产指的是企业年初净资产与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或者可以直接使用年末净资产的数额(中国证监会《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标准的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因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增加股份时新股东要超面值缴入资本并获得同股同权的地位,期末的股东对本年的利润拥有同等的权利。这项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综合分析内容。

(3)市净率。该指标是将每股净资产与股票市价联系起来分析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可以说明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市净率可以用于投资分析,因为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账面价值,用历史成本计算,每股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交易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市价高于账面价值时企业资产的质量较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反之亦然,优质股票的市价往往高出每股净资产许多,一般达到3以上可以树立上市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市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就像低于成本出售的“处理品”。当然,“处理品”也不是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该公司今后是否有经营转机,或者在经过购并后提高活力的能力。

(4)每股收益。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平均每股普通股票所得的盈利,它的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平均股票数)

由于优先股的股利是有规定的,而且股利率也是固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更像债券,因此需要首先在分子中扣除优先股股利,而在分母中也不包括优先股的数额;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平均数额”,可以采用年末公司普通股的股票数,也可以采用年初与年末的算术平均数,或者是根据一定时间与股份数额变动进行加权平均。这项指标不仅表示了股东收益的程度、公司股利支付的能力,同时也表示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与投资风险的高低。而且它还与股票的价格、股利发放率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最受投资者关心。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股份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新认购发行、配股发行、股票分割、公积金转增、企业合并发行、企业回购注销、可转换债券发行等。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公司证券种类的复杂性还较小,目前影响股份变动的因素还较少,因此这项计算比较简单,而随着股份制的完善,公司证券的种类将不断增加,所以投资者应注意公司每股收益在这方面的稀释作用。

7.财务指标综合分析

我们已经介绍了上述这些财务状况分析指标,但单独列举这些指标,并不能说明某项内容的优劣,必须将若干指标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解释企业财务某些方面的好坏,且能找到引发的主要因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这里我们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较为有效的综合性分析方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种分析方法最早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故称之为“杜邦系统”。杜邦分析法是采用“杜邦图”将有关分析指标按内在联系排列,如图4-3所示。

图4-3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说明。所谓“权益净利率”指的是前面所提及的“净资产收益率”,它代表了投资者的权益一净资产及其获利能力,是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指标,因为通过上面的分解投资者可以了解到: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这样权益净利率的高低就有三个影响的因素,一个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就更加具体化了。

所谓“权益乘数”表示的是企业负债的程度,等于“资产÷权益”、即资产权益率的倒数,它主要受到资产负债比率的影响,负债比率较大、权益乘数就较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能给企业带来较多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的风险。

销售净利率的高低的因素分析,需要投资者从销售额与销售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这可以将“净利”分解为“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等”,将“全部成本”再分解为“销售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支出等”,这方面的分析可以参见有关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

资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能力的指标,对资产周转率分析,则可以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将资产分解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等”,还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有关资产组成部分的使用效率,判明影响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处在哪里。

(2)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运用。这个分析体系的作用可以用来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为采取措施指明了方向。例如,某公司的权益净利率发生了变化,有关数据如下: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第一年 14.93% 7.39%×2.02%

第二年 12.12% 6%×2.02%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权益净利率的下降不在于资本结构(权益乘数没变),而是资产利用或成本控制发生了问题,是资产净利率下降了。

这种分解可以是任何层次上的,如可以对资产净利率进一步分解: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第一年 7.39% 4.53%× 6304%.1

第二年 6% 3%×2%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但由此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净利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至于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原因,是售价太低、成本太高还是费用过大,则需进一步通过分解指标来揭示。

此外,通过与本行业平均指标或者同类企业对比,杜邦分析体系有助于揭示变动的趋势。

假设,另一家公司是一个同类型企业,有关数据如下:

资产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 ×资产周转率

第一年 7.39% 4.53%×1.6304%

第二年 6% 5%×1.2%

两个企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致,但通过分解可以看出原因各不相同,前者的变动是因为成本上升或者销售下降,造成销售净利率的下跌;而后者的变动原因在于公司资产使用效率的下降。

应当指出,杜邦分析方法是一种分解财务比率的方法,而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它可以用于各种财务比率的分解,其关键不在于指标的计算,而在于对此指标的理解与运用,并通过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