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规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金融机构网络化、金融的互联网居间平台、互联网与金融相互渗透。这三个阶段随着时间的先后顺序持续演变发展,在我国,这三个阶段总是同时存在,又相互交叉。
(一)起步阶段——传统金融机构网络化
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网络化的趋势发展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就拿生活中常见的手机银行、网银等等来说,这些都是互网联金融发展的形式,都是商业银行将现实中传统的金融服务向网络上发展,通过网络将服务进一步覆盖时间和空间范围。
电子银行主要是以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为主,产生于1997年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化这一时期。招商银行建立的“一网通”,首创我国网上银行的先河,中行、建行、农行等也随后陆续推出自己的网上银行。利用各个孤立的设备或者业务信息进行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链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目的,开创出更便利快捷的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当然,这些基本大都需要客户通过自己来完成,比如:POS机和自动柜员机等。纵观整个金融行业,商业银行依据自身领先的技术创立起整套电子银行立体服务系统,手机银行和自助柜员机等等都囊括在这个系统里面,不仅如此,这个系统还可以收集数据信息,培养和发展以计算机为主、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使之造福于社会。
(二)发展阶段——金融的互联网居间平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已然将传统金融机构网络化过渡到互联网居间平台。所谓的金融居间平台,就是委托人经过第三方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来获得所想要的资金,并让第三方对委托自己办理业务的顾客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来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减少不安全因素,在这个交易中,第三方的收入主要是获得服务费。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1.第三方支付
1998年,我国的第一个第三方支付公司正式建成,但它的全面业务开展是在2005年才开始的。同年,马云第一次正式提出使用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为了保证能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确保支付过程中的安全,2005年初,支付宝由此产生。在这期间,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快速增长,渐渐成为新的主流。
第三方支付经过长时间发展,逐渐简化了传统的支付流程,从App(应用)-Bank(银行)-Customer(客户),忽略了中间的银行环节,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支付闭环。现在,第三方支付除了没有实体的账户介质之外,它已经具备了支付结算等一系列业务功能,而这些功能都与银行卡的功能相似。例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等既可以提供两种不同银行的银行卡间的免费还款、转账等多项功能,也可以为特别的企业客户提供大金额的收付款等资金结算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要是将来有一天,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实现转账结算及备付金的自我管理,形成了新的支付渠道,就不再需要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体系,那么这些企业或许将会取代作为支付中介的商业银行地位。
客户的习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下逐渐发生了变化,客户盼望能变成服务的重要对象。首先,客户可以自由考虑所需要的服务时间,除了50%以上的贸易发生在金融机构的正常营业时间外,其余大部分的贸易都是在零碎的时间内发生的;其次,客户可以自由挑选服务的渠道种类,大多自助服务端和银行支行提供的服务都已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客户更喜欢自己用网银、手机软件等其他渠道来达成贸易。
2.P2P 信贷平台
因为网络借贷平台摆脱了第三方,P2P 信贷平台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亮点。传统银行业缺乏一些针对低收入的群体和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务自身不灵活的机制和较低的服务效率,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网络借贷平台的蓬勃发展。
2007年,网络借贷开始在中国市场上滋生,并且快速扩张,国内首家建立的网络借贷公司是拍拍贷,此后一些网络借贷公司如宜信、红岭创投等都由此接踵而来。在这个时期,资金市场仍然主导着我国融资需求和导向。虽然很多人赞成网络借贷这一模式,但是业务量并不多,同时,还缺少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几年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飞速进步,一些新的网络借贷平台也顺势快速增加。后来随着市场慢慢恢复正常,把一些不好的网络借贷平台淘汰掉,留下来一些优质企业,拥有这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也有助于促进其发展和壮大。
3.众筹平台
英文中的Crowd Funding一词是众筹的最早起源,它的意思是大众筹资或群众投资,团购和预丝购买相结合的模式是众筹平台开始发展时的运营模式。众筹平台使用具有传播功能的互联网,向广大群众展现许多来自个人或企业的创意项目,因此有意向的投资人可以通过平台向资金需求者进行投资。这个经营模式从美国引进至今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下,我国的众筹平台也开始发展。2011年7月,国内最大的众筹平台---点名时间网站正式在网上开通,这是国内在那个阶段达到接近完善的一个平台。当然除了这个网站外,还有追梦网、淘梦网等多家网站在我国的众筹平台市场上活跃着。近年来,许多欧美国家的众筹平台发展速度持续增快,美国的Kickstarter在线筹资网站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网站。
(三)创新阶段——互联网与金融相互渗透(www.xing528.com)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拥有很多重复的业务,于是在互联网金融的革新时期,他们两者从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促成了两方不断自我改革,通过创造新的业务来带动进步。在这一时期关键还是大数据金融和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以下将两者区分开来介绍。
1.“互联网金融”到“物联网金融”
物联网技术是将人和物更完美地融合,它可以收集和量化客户的使用习惯以帮助金融机构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产品。也正是凭借着物联网这一用户体验上的优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或许是以平台经营为主的模式慢慢向物联网金融转化。物联网金融实际上就是一个纯粹的线上经营模式,它把原先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线下业务统统改掉了。例如可以用一个可以穿戴的设备去收集人们身体健康等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他会生病的概率,并把相关数据传输给一些保险行业,这样就可以省去投资保险的顾客与保险人见面了解的步骤。再比如物联网可以让供应链金融领域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得到实时监督、跟踪、定位等,以此来实现透明化。因此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金融信息化技术展开贷款、供应链筹资等相关业务来创造一个新时代,全面提高金融行业监督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安全。
2.商业银行电商平台
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时候,每家商业银行在推出电子商务平台上大都比较慢一些。如今,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每家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对银行来说,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帮助增进银行与顾客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收集有用的客户信息,进行研究和发掘客户,更能了解顾客的需要。在2012年的时候,一些国家直接掌控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了扩展业务内容都陆陆续续拥有了属于各自的电子商务平台,用这个平台开发潜在客户实现业务的增长。传统的商业银行则必须实事求是,从本身问题出发,将一些特色业务与互联网金融密切联系起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力求革新,从而研究出更具有本身特点的银行产品。
在2012年之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往电子商务领域进军发展。例如建行推出“善融商务”的网上商城、兴业银行则推出“兴业商城”平台等等,每一家银行纷纷推出拥有各自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市场上收到的效应却一般。
拿建行的网上商城“善融商务”做例子,其交易总额在2013年末的时候,大丝达到300亿元,然而这仅仅只是淘宝网在2007年的433亿元交易总额的四分之三。
然而,出现在每一家银行的2013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每个商业银行使用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业绩增长是十分抢眼的。
笔者从2013年交通银行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看到:在它披露的电子商务业务上,将近有2.2万个电子支付客户,相比年初的时候增加了176.38%;共有5.08亿笔电子支付贸易,交易金额达人民币965.91亿元,和上一年相比,分别增加了62.3%和94.22%。
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发展趋势也非常迅捷。建设银行不断改进“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后的电子商务平台在2013年底个人商城成交总额达到了10.35亿元,企业商城则是267.47亿元,一共成交金额为277.82亿元;整个电子商务平台新增加了8297个客户,这里面有3333个客户是个人商城,另外4964个则是企业商城。
在电子商务金融方面,农业银行也有所成就。2013年,农业银行极力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能为客户提供集供应链管理、多方式的支付结算等于一体的专门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E商管家”。在2013年底,与收单机构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按丝定受理银行卡并委托收单机构为其完成交易资金结算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其他组织的总量达到了8212家,一整年的电子贸易交易总金额为8280亿元,和2012年相比,交易额增加了26.4%。
中国银行则是持续优化在使用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第一个就是业务在面向个人顾客时,推出了焕然一新的新移动支付端和移动WAP支付,升级了中国银行快付收银台功能等;另一方面,面对企业顾客时,全方位使B2B支付、B2B保付、股商存管等多项支付工具变得更加完美。
银行系统对于商业银行使用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孢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觉得商业银行做这个很浪费金钱。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家企业不能完全没有任何线上的业务,在线上做电子商务的企业会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商业银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能帮助银行与顾客之间增进情感,也将会带来更多的资金。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