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俗曲传入闽南形成北管,与半职业艺人的贡献分不开,据坝头田氏族谱记载:清光绪年间,泉港峰尾的商人刘永赖与奎壁庄厝的庄小先生,两人常往来江浙一事经商,一般一住就是半年,闲暇之余拜当地艺人为师学民间音乐,精通不少乐器的演奏与曲仔(指北管)和大曲(指京剧音乐)的演唱,回到家乡后开始招收徒弟从事教传活动,并一度受聘前往周边县市传授技艺,此时为清光绪元年(1875)前后。随着他们的授艺活动,于是有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传人,北管因此在泉港区流行兴盛起来,到了民国二十年至50年代,北管进入鼎盛时期,周边每个乡镇都有10~20个教习馆,甚至一度形成“清平社”“丽泽社”“金兰社”票友。所谓戏路随商路,伴随着几次赴台湾与下南洋的浪潮,海外也建有“福建会馆”“惠安公会”等北管乐社。
当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传播途径之一,泉州北管之所以混杂明清俗曲、京剧唱腔、广东音乐、江南音乐等多种民间音乐,必然是各地区人群流动的结果,且不是同一时期发生,而是分成几次传入。当历史还停留在纯朴单一的依靠人群的流动进行文化传播的年代,这方的歌与那方的歌就通过移民、官道、商道等方式传入福建,再通过福建传往台湾,衍生为北管戏曲、北管细曲、北管弦谱、北管牌子……闽台民众统称为北管,泉港北管只是其中一部分。
【注释】
[1]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安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868页。
[2](明)《惠安县志》卷一《建置》,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天一阁嘉靖本,1963年。
[3]任广世:《明清俗曲研究综述》,《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8年第1期。
[4](清)李斗著,汪北平、夏志公点校,《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页。
[5](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周琦等:《聊斋俚曲〈玉娥郎〉的曲牌音乐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第1期。
[6](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中郎集笺校·锦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
[7](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7页。
[8]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9](明)王骥德:《曲律》卷一《论曲源》,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www.xing528.com)
[10](明)新建陈宏绪(士业)著《寒夜录》卷上,丁巳(1917)年闰二月胡思敬覆校“豫章丛书”本,第15页。
[11]肖雅:《冯梦龙》与〈山歌〉》,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第2期。
[12](明)王骥德:《曲律》卷一《论曲源》,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6页。
[13](明)冯梦龙、(清)王绍廷、华广生:《明清民歌时调集》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2页。
[14]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2页。
[15](清)李斗撰,汪北平、孙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7页。
[16]徐元勇:《明清俗曲流变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4页。
[17](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版,第507页。
[18]傅惜华:《中国俗曲总集叙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页。
[19]王永宽、王钢:《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