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北管中的民歌与俗曲的关系及特征分析

泉州北管中的民歌与俗曲的关系及特征分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州北管中的许多作品与明清俗曲有密切关系,它们通过海上商贸、移民、盐兵等方式传入泉州泉港地区,盛于民间,较好地保存了我国明清俗曲的艺术特征,是我国民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别。泉州北管中存在许多共用曲牌现象,这也是民歌与俗曲重要的区别之一。

泉州北管中的民歌与俗曲的关系及特征分析

泉州北管中的许多作品与明清俗曲有密切关系,它们通过海上商贸、移民、盐兵等方式传入泉州泉港地区,盛于民间,较好地保存了我国明清俗曲的艺术特征,是我国民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别。具有民间音乐文学相结合的艺术特点,既因文人的关注而具有动人的词藻,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受到民众的欢迎。其音乐形态与文词内容方面比起一般的民歌,增加了文学创作和优美词藻,同时又因其方言土语与运腔上的习惯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统北管研究均将其笼统归于江淮民歌,原因是明清俗曲本身属于民歌的一部分,又大量流变存在于民歌、说唱、戏曲等民族民间音乐,现在我们熟悉的许多同宗民歌都源于明清俗曲或变异形式,所以在概念上容易混为一谈。

此外,明清时期运河和长江一带水陆码头林立,是商贸繁盛之区,商贾活动甚为频繁,这里成为南北东西各处的曲艺艺人、歌伎行艺演出交流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扬州,于清代为南北运输的枢纽,也是盐的集散地,泉州又是福建重要的海盐产地,借助便利的水路航运,船只装载海盐、黑白砂糖等流贩各地,“通商贾,辇货之境外,几遍天下”“冬易浙米而南,春易广米而北,闽海赖以无乏食之民”。流传于江淮地区的俗曲随过往的商贾与艺人传播而来,即被当地人误认为是江淮民歌。再者,从江淮传过来的小曲,也不一定就是江淮民歌,因为俗曲作为时调,主要由各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更确切说,由北向南渐次推进发展,一旦产生,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如《银纽丝》《寄生草》《粉红莲》《卖杂货》等均源于北方而后影响渐及江南,而后又传播各地。

泉州北管中存在许多共用曲牌现象,这也是民歌与俗曲重要的区别之一。泉州北管中使用最多的曲牌唱腔即为《鲜花调》,能找出很多和《鲜花调》相似的曲名,形成同曲异名或异曲同调的现象。受传统诗词和曲学研究影响,明清俗曲研究较注重俗曲表现的内容、文学表现方法、曲牌源流、格律和曲牌的增衍方式、联套规律,“曲”部分关注很少,可查找的曲谱有限,现存的北管曲名与曲调是否就是当时的曲调唱腔,可否作为明清俗曲曲调原谱的形态,还不能简单加以定论,但至少与江浙两地流传的基本音调相一致。(www.xing528.com)

从词格与内容看,与明清俗曲很相近,当然,它们在流播过程也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依声填词,每句的字数并不完全严格一致,长短夹杂,少有齐句。不苛求平仄,有韵而不限格律,但也不似自然民歌那样自由。句中多有闽南方言俚语,衬字或衬词,体现口语化和方言特点。二是传唱与记谱过程有使用谐音或同义词替换的现象,因为北管的艺人和传唱者大都为市民百姓,喜爱唱曲,但并不太懂文言,也不会刻意诌文,或为唱起来更顺口些而变化原曲词的句数、用韵、字数、定格;表达上较为直白铺陈,率意表达,自然酣畅。正所谓“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语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声长节,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17]。不仅如此,许多“词”“曲”或“小曲”,其曲牌句式本身也不稳定,兼有在不同地域传播中的变异性特征和在同一地域传承中的稳定性特征,由此形成基于同一原型民歌的若干区域性变体。这也使得北管对明清俗曲的传承表现出活生生的动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