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首曲调,流传到不同的地点,便与当地的风俗、音乐、方言等相结合,发生相应的变化,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审美的不同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异。明清俗曲数量较多,难以客观地逐曲详细对比,它又多流变于民歌、曲艺、戏曲等多种传统音乐当中,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鲜花调》就是这样一首作品,目前光在全国就有好几十种不同的版本,唱腔也各不相同,频繁见诸各地民歌、戏曲、说唱等传统音乐当中,它是较早的明清俗曲作品,也是时值今日学术界论及最多、研究最为深入的作品,后来演变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现已知最早的鲜花调歌词,存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刊印的《缀白裘》戏曲剧本集,其中有《花鼓》一剧,描述一对打花鼓卖艺的凤阳夫妇,应邀至风流公子曹月娥家中演唱“花鼓曲”的故事。因歌词一开始就是“好一朵鲜花”,所以打花鼓的曲调名曰《鲜花调》,这也符合中国传统音乐中,经常有取唱词的开头几个字作为曲名的习惯。歌词中的“茉莉花”隐喻花鼓女,“看花人”指花鼓女的丈夫。共有九段唱词,前三段各唱一种鲜花,后六段唱的是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其歌词为:
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儿骂,你若是不开放,对着鲜花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它。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骂。
八月里桂花香,九月里菊花黄,勾引的张生,跳过粉墙。好一个崔莺莺,就把那门关儿上。好一个崔莺莺,就把那门关儿上。
哀告小红娘,哀告小红娘,可怜的小生跪在东墙。你若是不开门,直跪到东方儿亮,你若是不开门,直跪到东方儿亮。
豁喇喇的把门开,豁喇喇的把门开,开开的门来不见了张秀才。你不是我心上人,倒是贼强盗,你不是我心上人,倒是贼强盗。
谁要你来瞧,谁要你来瞧,瞧来瞧去丈夫知道了。亲哥哥在刀尖上死,小妹子就悬梁吊,亲哥哥在刀尖上死,小妹子就悬梁吊。
我的心肝,我的心肝,心肝你引我上了煤山。把一双红绣鞋揉得希脑子烂,把一双红绣鞋揉得希脑子烂。
我的哥哥,我的哥哥,哥哥门前一条河。上搭着独木桥,叫我如何过,上搭着独木桥,叫我如何过。
我也没奈何,我也没奈河,先脱了花鞋后脱裹脚,这才是为情人,便函把那河来过,这才是为情人,便函把那河来过。
清道光元年(1821)贮香主人所辑之《小慧集》,收有包括《鲜花调》在内的七首曲牌及蓑衣式的工尺谱,这是目前《鲜花调》曲谱见诸文献记载的最早版本,这首《鲜花调》,采用斜行工尺记写,记有与《花鼓》中前两段相同的歌词,旋律上则有着明清俗曲的鲜明的音乐形态和审美意识:
将其译为五线谱对照如下:
谱7-4 小慧集之《鲜花调》
陈树林译谱
从音乐结构看,《鲜花调》第一句是两个2小节相同乐句,落音在sol上。第二句子是4小节构成的乐句,明显是第一句的扩展,落音在do上。第三句又是2小节乐句,落音在mi上。第四句是5小节长句子并带有拖腔,落音在sol上;从全曲旋律音调看,旋律连贯、流畅,总体以级进音阶上下或环绕进行,跳跃性不大。前两句为一段,后两句子为一段,徵调式。为强调语气又一次反复。与委婉缠绕的江南民歌《茉莉花》相比,显得简练、质朴。其曲式结构图如下:
泉州北管中的《鲜花》,与《鲜花调》在旋律、内容上高度相近,基本保留《鲜花调》的原型。
谱7-5 泉州北管之《鲜花》
庄艺整词
谷川记谱
其唱词前五段与《鲜花调》一致,北管《鲜花》的旋律比《鲜花调》略为婉转些,但两者明显一脉相承。此外,《百本张钞本》中的《花鼓子》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中的《找花鼓·张生戏莺莺》等和《鲜花调》的曲谱都很相近,是同源曲调。在北管中,《鲜花调》是最常用的曲牌,另有多首曲牌唱的也是《鲜花调》的曲调,属于同曲异名作品。
再如《银纽丝》,作为出现较早的明清俗曲,其曲牌最早见于明代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中的“时尚小令”,尽管不是难得一见的文献,且称引者多多,仍然照录如下:“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李崆峒先生初自庆阳徙居汴梁,闻之以为可继《国风》之后;何大复继至,亦酷爱之。今所传[泥捏人]及[鞋打卦][熬髻]三阕,为三牌名之冠,故不虚也。自兹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乾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8]
又《曲律》卷一《论曲源》提及:“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淫纽丝》《打枣杆》,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而各有其致。”[9]其“燕赵”“中原”指今河北、河南地区,而《曲律》中的“至北”指北曲,“至南”指南曲,说明明中叶后,一波又一涌上“时尚小令”在北方兴起后,流传于南北,南曲的曲调也随昆曲和弋阳诸腔在南北各地流传,突破历代小曲的地域限制,形成民歌小调风行全国的局面。《银纽丝》便是产生于北方,后来又向两淮与江南流传的曲牌之一,成为明朝代表性的曲牌,辑录下面明人论述为证:(www.xing528.com)
陈宏绪《寒夜录》卷上:“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杆》《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10]
冯编的《山歌》卷二:“姐儿唱只《银绞丝》,情哥郎也唱只《挂枝儿》。”[11]
至清代,该曲牌则流传更广,《扬州画舫录》、《霓裳续谱》及《白雪遗音》等俗曲集中均收有《银纽丝》曲牌,但都只有词而无曲谱。北管中有首曲牌也称《银柳丝》,是器乐谱,见谱例7-6:
谱7-6 泉州北管《银柳丝》
谷川记谱
我们对乐曲结构分析如下:
表7-2 《银柳丝》乐曲结构分析
有学者论及,《小慧集》中的《叹五更》即为《银纽丝》,笔者将其与北管中的《银柳丝》加以对照,两者少有相似之处。倒是清乾隆光绪年间的百本张钞本中有《银纽丝》的工尺谱,译为五线谱如下:
谱7-7 《银纽丝》
《百本张》抄本
陈树林译谱
该乐曲的音乐结构分析如下:
表7-3 《银纽丝》音乐结构分析表
对照乐曲,可以发现,两者的调式和旋法很相似,都是五声宫调式,二段体。句子的落音都在la和do之间,材料也都是由a、b、c三种形式及变体组成。百本张的《银纽丝》第一、二句为变化重复句,后有一小衬句与下句相连,第四句为两个平等短垛句;第五句为概括性质的结句,重复一次句,起到拓宽句幅,加强语气和稳定感的作用。北管的《银纽丝》结构则较为简化,只留下骨架音调,节奏被拉宽了并有节拍上的转换,但两者明显属于同源作品。清代以后在各地流传着一支称为《探亲家》的曲子,此牌早初来自于《缀白裘》中的一出梆子腔小戏《探亲·相骂》,全剧始终用的是《银绞丝》,其曲牌联套结构为:
引—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银绞丝—尾声
后来也称为《探亲家》《探亲调》《亲母相骂》《乡城门》等,该曲调不仅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辽宁等各地流传,且在不同的乐种之间运用,如单弦、常德丝弦、四川清音、博山八角鼓、山东吕剧、河南曲剧、锡剧、扬剧、陕北道情、柳子戏、沪剧等曲艺中产生多种不同的变体,形成许多即同宗又具地方特色的变化,这些曲调及其结构形态有的相同或相似,有的则迥然不同。无论如何变化,总会有一种最常见的,流传最广的母体音调框架,是该曲牌的典型曲调形态。我们透过几首作品再作一分辨。为便于比较,乐谱均用C调记谱。
谱7-8 “银纽丝”同宗曲调对比
上述几首曲子为不同时期,不同乐种的作品,虽然唱词各不相同,曲调稍有不同,但大体音调一致,北管传唱的《银柳丝》也为上述曲调的同宗一族,我们可以把这一共有的旋律音调作为《银纽丝》的特征音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