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是历史发展和民俗积淀的结果,它表现为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代的种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感。由于泉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人口的变迁,各种异质民俗经过历代相传、积淀构成如今丰富多样的岁时节庆活动。如春节抬神出游仪式,端午节赛龙舟,年兜打正鼓活动,元霄节的乞彩、跳火、游灯等,也将民间歌舞戏曲演出与娱乐不断地渗透和依托其中。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称为鬼节,《泉州府志》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会,俗名普度。南国风俗,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11]与闽南多数地区一样,泉港百姓家家户户会举行祭祀祖先活动,称为普度,意为救倒悬,佛教称用盆装食物供养诸佛,可救众生倒置悬之苦。传说七月地狱门开,饿鬼出来求食,故家家都得备筵席飨神鬼,宴宾客,烧冥钱,有的还会请和尚诵经施食,打城、演戏唱曲,烟花彻夜不息,普度除每年七月“正普”外,五、六月就要开始“竖旗”的准备工作,八月还要“重普”,此外还有“水普”“大普”等名目。每个村普度日不一,各村亲朋好友轮流,普度时要在主日前务置鱼、肉、鸡、鸭、果合、面线等供品,当日家家户户鸣炮焚纸,烧香点烛,祭祖拜神,唱曲演剧以酬神。
在农村,这些民俗活动频繁而耗费大,但却为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生命的延伸,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先机。事实上从目前来看,就北管而言,与其说祭祀节令演出是泉州北管生存的土壤,不如说是长期以来泉港百姓对它的依赖及难以割舍的情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注释】
[1]张新联:《泉港民俗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张新联:《泉港民俗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谷川:《泉州北管艺术纵论》,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79~80页。
[4]妈祖信仰是从湄洲岛流传到全球各地的,湄洲岛的白面妈祖指的是林默娘,称为天上圣母。黑面妈祖指的是陈靖姑,称为顺天圣母。传说陈靖姑违反天条祭出法宝降雨,拯救黎民百姓于倒悬,因面遭天遣受雷击,玉容变黑,故称为乌面妈祖。位于涂岭镇的乌石宫是奉祀黑面妈祖最为有名的宫庙,《高雄日报》曾以“黑面妈祖祖殿在福建泉州高涂岭乌石宫”为题进行报道。每年有数以万计台湾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谒崇。
[5]孙悟空形象众说纷纭,1980年,日本北海道大学中野美代子教授根据宋代闽文献最早的有关记录,结合泉州开元寺南宋仁寿塔的猴行者形象等研究提出,孙悟空护送唐三藏西行取经传说源于福建。该观点得到徐晓望等学者的认同。如果该观点成立,泉港的齐天大圣信仰便可作为这个观点的有力补充。(www.xing528.com)
[6]张新联:《泉港民俗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7]陈世雄在其《闽南戏剧》一著中提及,咸水腔的称呼,一是泉港区的芗剧确实因方言的关系有自己特别的腔调而别于发源地漳州芗剧的腔调,二是泉港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大盐场——山腰盐场,把这里的芗剧叫做咸水腔芗剧,既标明了地域特征,又强调了腔调的独特性。
[8]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小说月报》1927年第17卷《中国文学专号》。
[9](明)何乔远:《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10]吴增:《泉俗激刺篇·丧戏》,林国平:《闽台宗教祭祀与地方戏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11](清)《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490~4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