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音乐戏曲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民间音乐戏曲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产生之日起,民间音乐戏曲就与民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从生到死都伴随着音乐,歌声伴着新生命的诞生,也伴着生命的离去。寿终正寝老人的丧事,被看作喜丧,丧葬出殡同样隆重,其丧仪之奢华与铺张,漫长与热闹,古来有之。

从产生之日起,民间音乐戏曲就与民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从生到死都伴随着音乐,歌声伴着新生命的诞生,也伴着生命的离去。在百姓的心里,生子、结婚、弥月、成丁、做寿、中举、发财等喜庆场合是人生礼节中的大事,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常要举行一些特殊的仪式作为纪念,形成结婚仪礼、诞生仪礼、弥月仪礼、成丁仪礼、寿诞仪礼、丧葬仪礼等相应的人生仪礼并相沿至今,这样的活动便成了聚合亲朋好友,答谢神祗的重要场合,也成为音乐戏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托。闽南一带婚丧嫁娶被称为红白喜事,古人重婚礼,礼节繁多,每逢婚庆,起轿迎亲,出发时必要奏乐鸣炮,媒人、锣鼓吹为先导,新郎、花轿、礼妈(伴娘)与担着聘礼的族人跟随其后,一路锣鼓、一路鞭炮浩浩荡荡地前往接新娘。旧时还有闹洞房的习俗,雅称“弄金盆”,有人家也会请来北管弦乐热闹助兴。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岁做生日,称为大寿,大宴宾朋,亲友贺仪,聘请戏班唱戏作贺,为其添寿晋乐。寿终正寝老人的丧事,被看作喜丧,丧葬出殡同样隆重,其丧仪之奢华与铺张,漫长与热闹,古来有之。按当地习俗,丧葬不仅请道士、僧尼诵经拜悔,还要请戏班演戏,为亡者超度灵魂、做功德,其仪式相似于拜神,始以起鼓,晚间闹壇,以鼓乐奏之。殡葬之时,送葬行列中有中乐、西乐,少则三五队,多则近十队,芗剧班、北管班、芗剧班、梨园班、西乐队,再加上架岔脚、弄彩珠,弄龙刣狮,一路浩浩荡荡,管弦奏鸣,另有开道鼓乐、杂音钹鼓之类,你方唱罢我登场,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啧啧称赞,主人自然觉得风光无限,正可谓“丧家以为体面,亲友反加称羡”,无怪乎时人吴增感叹:“汉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戏。大小班,无不备,男女眷,无不至,嬉谑笑言,嫌疑不避。毫无哀痛心,大有欢乐意。破费计百又计千,人多称其孝,戚友称其贤。呜呼!其然岂其然?”[10](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