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戏曲演剧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

推动戏曲演剧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是多方言区,方言繁杂、风俗迥异,本身拥有众多的地方剧种,加上明清时期大量外来戏曲声腔的发展和流播,使得各剧种各戏班之间的竞争变得残酷,为寻求继续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多的观众,外来剧种必须融入当地的演出习俗和方言,使之本地化,当地的剧种也必须吸收外来剧种的精华,保持观众的新鲜感,于是便有了“所演传厅皆习南音而操土风”“杂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其“声歌轻婉,闽广参半”的现象。

推动戏曲演剧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

福建是多方言区,方言繁杂、风俗迥异,本身拥有众多的地方剧种,加上明清时期大量外来戏曲声腔的发展和流播,使得各剧种各戏班之间的竞争变得残酷,为寻求继续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多的观众,外来剧种必须融入当地的演出习俗和方言,使之本地化,当地的剧种也必须吸收外来剧种的精华,保持观众的新鲜感,于是便有了“所演传厅皆习南音而操土风”“杂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其“声歌轻婉,闽广参半”的现象。

《张协状元》是我国最早南戏剧目,在我国其他省份的剧种中几近失传,连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中也未收录,莆仙戏中却有遗响,被改编为《张洽》(莆仙方言“洽”与“协”谐音)。其表演形式、声腔、语言等融入地方色彩,如剧中多用“塔鼓,哩连罗罗连、盘街、搬、酒库”等方言,声腔上结合莆仙地方民歌的特点,进行了很大发展与创新,不仅在曲牌上形成“引子”“过曲”“尾声”的套曲形式,还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犯调”和“集曲”的手法,以更好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复杂情感,衍变成有别于南戏的声腔派别。

赣剧于清初康熙年间传入福建闽北浦城,唱腔上不仅保留高腔、昆腔、弹腔等声腔,又结合闽北当地的民间歌谣小调,形成颇具闽北乡土色彩的“浦城赣剧”。在长期的发展中,还受到安徽、浙江戏剧的影响,形成多声腔的剧种和支派,它要求演员掌握多种唱法,不同的剧目用不同的腔调,《昭君和番》《挡马》《断桥》等唱昆曲,《马前泼水》唱南北调,《拾玉镯》《汴梁图》等唱梆子,《节孝图》等则唱浙调。(www.xing528.com)

流行于闽东北地区的北路戏,道白、唱腔均用普通话音乐梆子腔和吹腔为主,在流动的过程中,吸收了徽调、汉调的音乐。清末明初闽东地区闽剧的崛起与京剧的流行使北路戏戏班规模逐渐缩小,处境艰难,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戏班吸收了京戏的剧目、曲调锣鼓经及皮黄声腔的曲调,改进表演技艺,成为以梆子吹腔乱弹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大量的京戏剧目被等移植改编,《狸猫换太子》《葡萄架》《野猪林》《乌盆记》《斩郭槐》《三进士》《包公案》《水浒》等多个剧目都来自京剧的原名或进行移植。

上述种种例子力证了戏曲在流播的过程,为迎合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审美趣味的受众需求,必然在其音乐性质、剧目选择、格调越味、接受主体诸方面构成异质互补关系。正如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所言:“戏剧不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本身就是交流,而且在好几种层次上进行。”[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