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州昆曲艺人在台湾北管中的延续及曲牌运用

福州昆曲艺人在台湾北管中的延续及曲牌运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民初,在福州的原昆曲艺人散入闽班以求生存。台湾北管扮仙戏唱腔还有部分曲目选自昆腔,《天官赐福》《富贵長春》《封相》《卸甲》等皆为昆腔套曲,在曲牌运用中仍使用联套,基本上一出戏就是一个套数。[11]李文政在其《台湾北管暨福路唱腔的研究》中称:细曲虽难有独立剧目,沿袭了乾隆时代的折子戏传统,但由于日久失传,今天只唱曲而不演戏。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南词小调与北管细曲的关联。

福州昆曲艺人在台湾北管中的延续及曲牌运用

入清后,虽然诸腔竞逐闽中,对昆曲产生巨大冲击,但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昆曲仍是盛行于闽中的重头戏,在酝酿成熟后,随着闽南移民,逐渐东移,传入台湾。时常对台湾产生影响,连横《台湾通史·风俗志》卷二十三《演剧》条云:

台湾之剧,一曰乱弹,传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大都二黄、西皮,间有昆腔,今则日少,非独演者无人,知音亦不易也。

清代以昆弋为雅部,其余腔调皆称乱弹,此种说法连横必然知晓,然而却仍将传入台湾的昆曲与西皮、二簧并列而言,这里面恐怕有两层意思,其一,黄、西皮与昆腔都是外来唱官话的声腔,连氏把它们归入正音,所以“间有昆腔”指除乱弹之外还有昆腔的意思,并非就说昆腔为乱弹。其二,虽然早在清康乾盛世时期,昆曲就传入台湾,但并未流传开来。其时,闽南泉腔已早于昆曲传入台湾极为风行。昆腔既不属于福建本土生发的下南腔,又无法声势浩大到可以独当一面,所以笼统将其与乱弹并列。但笔者认为,与其说台湾的昆曲、乱弹传自江南,不如说它们经由福建再传入台湾,只不过源头为江南罢了。

清末,属于雅部的昆剧随着明王朝的覆亡而衰落,取而代之的便是花部乱弹。清末民初,在福州的原昆曲艺人散入闽班以求生存。台湾昆曲的遭遇也大致如此。“间有昆腔”便是说明。昆曲在光绪年间之衰败可见一斑。

尽管到了清后期,昆腔也放下身段,努力地民间化、地方化、通俗化和剧场化,对戏文进行了删减,增加了不少宾白和武打。与当地方言和曲调相结合,或演变成独立的地方昆腔,如苏州昆曲、永嘉昆曲、高阳昆曲,或者与其他声腔结合,构成地方剧种,如湘剧、赣剧川剧、徽剧、婺剧等剧中的昆腔,但终究还是一江春水东流去,失势于花部乱弹。

昆曲自明万历年间传入福建,时断时续地流播了300多年,也掀起了过狂潮,影响福建一些地方剧种的发展,虽得到官方绅士的支持,然却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形成“闽昆”,主要原因之一恐怕是昆曲的文词典雅深奥、格律严谨,演唱上要严格“依字行腔”,特别是在文人不断的雅化下,昆曲唱词越来越让变通的百姓感到生涩难懂,即所谓“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秦腔等花部乱弹则“其曲文俚质……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父、聚以为欢,由来久矣”[56],这里道出了花部戏曲的显著特点。加上昆曲的精华在于舞台艺术,即在于表演身段、音乐鼓板和演唱技巧,但并不那么易学,因此福建地方戏曲吸收的较多的是昆曲的折子戏和唱腔曲牌,但在表演技巧上却难以得到太多的传承,所以在发展中越来越失去群众,如时人评之曰:“今之阳春矣,伧父殊不欲观。”[57]以至于到了“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酒馆旗亭都走遍,更无人肯听昆腔”的地步。

昆曲在福建早已成为遗迹,但由于昆曲曾经被追捧,它被各地多个剧种所吸收,属于北管剧种的闽粤汉剧、西秦戏、四平戏、正字戏、漳州南词、台湾北管中都得以沿续,以另一种姿态获得重生。台湾北管扮仙戏唱腔还有部分曲目选自昆腔,《天官赐福》《富贵長春》《封相》《卸甲》等皆为昆腔套曲,在曲牌运用中仍使用联套,基本上一出戏就是一个套数。如《醉仙》,曲牌由《粉蝶儿》-《泣颜回》-《上小楼》-《下小楼》-《石榴花》-《黄龙滚》-《叠叠犯》组成,《天官赐福》由《醉花荫》-《喜迁莺》-《四门子》-《水仙子》-《尾声》等与昆曲完全相同的曲牌套数构成。昆曲常见的南曲与北曲的曲牌体,如《端正好》《新水令》《醉花荫》《点绛唇》《粉蝶儿》《斗鹌鹑》《一枝花》《集贤宾》等,也在台湾北管中保持基本相同。

【注释】

[1]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安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870页。

[2]泉港原属于惠安县辖区,2000年获国务院批准成立泉港区,县级行政体制。

[3]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安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845页。

[4]连横:《台湾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90~320页。

[5]谷川:《泉港北管》,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6页。

[6]编委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福建卷》下册,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1675页。

[7]连横:《台湾通史》(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34页。

[8]连横:《台湾通史》(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34页。

[9]《海峡都市报》2005年9月26日。

[10]关于雅乐十三音的音乐来源,吕钰秀引1923年出版的《同声集》记载:“道光十五年(1835),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刘鸿翔,集地方士绅,捐献巨款,设乐局,置乐器。当时孔庙乐局董事绅士吴尚新、刘衣绍等,提议修制各种乐器,协正音律,因此专往闽浙内地,招聘乐师,教习乐生祭典仪式,此乃台湾人得其纯正雅音流传迄今。”但也有台湾学者研究提出:“十三腔起源于民间古乐,不属于南管,亦不属于北管。”此后有多位学者采用了此说法,力证十三腔与南词不属于同一体系。吕诉上:《台湾电影戏剧史》,台北银华出版部1961年版,第232~235页。

[11]李文政在其《台湾北管暨福路唱腔的研究》中称:细曲虽难有独立剧目,沿袭了乾隆时代的折子戏传统,但由于日久失传,今天只唱曲而不演戏。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南词小调与北管细曲的关联。

[12]陈松民:《漳州南词》,《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6期。

[13]台湾北管曲牌参见李文政整理的《北管手抄本目录》与吕锤宽的《牌子集成》。

[14]编委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下册),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第67页。

[15]范扬坤:《彰化县口述历史》,彰化县文化局1998年版,第213页。

[16]现更名为“汉阳北管剧团”,2009年获准为台湾重要无形文化资产北管戏曲的保存团体。

[17]陈耕:《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51页。

[18]钱热储:《汉剧提纲》,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1933年版,第2页。

[19]钱热储:《汉剧提纲》,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1933年版,第2页。

[20]萧遥天:《潮州志·潮州戏剧志》,饶宗颐总纂:《潮州志》第八册,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补编重刊本2005年,第3666页。

[21]陈干:《闽西汉剧不是汉剧》,《闽西文丛》1982年第16期。

[22]丘煌、罗恒报:《广东汉剧不是源于徽剧而是源于湖北汉剧》,《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23]吕锤宽:《北管音乐》,晨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91~92页。

[24]杨榕:《福建戏曲文献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25]据广东汉剧院何萍1988年5月27日到闽西宁化调查日记,转自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www.xing528.com)

[26]黄百川:《潮戏班之分野——白子戏与外江戏》,《十日戏剧》1937年第1卷第14期。

[27]龙溪即现在的漳州地区。

[28]在当地,两者称呼虽指同一剧种,但还有一些区分,“外江”指阵容较大,行当齐全,准备斗台比艺的班社,而所谓“乱弹”则指阵营较小,行当不齐,技艺较差,服装陈旧、语音不准的班社。

[29]土丁:《龙溪各县历史上盛行外江戏》,内部油印资料。

[30](民)徐炳文修,郑丰稔等《云霄县志》卷四《地理下·风土》,成文出版社1947年排印本,第367页。

[31]钱热储:《乐器常识》,《公益社乐剧月刊》1933年第2号。

[3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8页。

[33]吕匹:《海陆丰戏见闻》,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34]田益荣:《秦腔史探源》,《艺术研究荟录》1982年第1期。

[35](清)余瑞紫:《流贼陷泸州府记》,孔昭明主编:《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五辑,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208页。

[36]林淳钧:《潮剧闻见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37]编委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第89页。

[38]流沙:《宜黄诸腔源流探:清代戏曲声腔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版,第158页。

[39]江月照:《北管戏雷神洞唱腔研究》,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硕士论文,第175页。

[40]《明清碑文》,油印本,藏海丰县档案馆。

[41]海丰县西坑《戴氏族谱》,抄本。

[42]流沙:《广东西秦戏考》,《宜黄诸腔源流探——清代戏曲声腔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43](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页。

[44]编委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年版,第86页。

[45]编委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年版,第86页。

[46]泉州地方戏曲研究所:《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47]编委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58~486页。

[48]陈松民:《漳州四平戏与粤东正字戏的比较暨与台湾四平戏的关系》,《闽台文化交流》2007年第3期。

[49]吕锤宽:《北管音乐》,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43~168页。

[50]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205&i。

[51]图片引自吕锤宽《牌子集成》传统音乐辑录·北管卷

[52]根据笔者2014年在赵家堡城中调查,赵家家谱简介整理。

[53]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54]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福建戏史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55](明)陈泰始:《漱石山房集》卷五《花朝集洪汝含宅观〈鸣凤记〉共限场字》,转引《福建戏史录》第59~60页。

[56]毛品璋:《也谈焦循及其〈花部农谭〉》,《艺术百家》1988年第2期。

[57]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