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传统剧目分文戏、武戏两类。文戏的主要剧目包括“四大弓马”“八草传”“四大传”“三十六本头”“七十二提纲”。其中许多剧目属于文武参半、唱做并重的文戏,以真工夫见长。武戏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封神、隋唐、水浒等演义小说,尤其以演“封神”著称。少有唱曲或没有唱曲,以武打见长,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擅于表演慷慨悲壮的历史故事戏。
西秦戏的行当,分为“五行十柱”,五行即打面行、打头行、网辫行、旗军行、音乐行。十柱指打面行分为红面、乌面和丑;打头行分正旦、花旦、蓝衫和波角;网辫行分老生、武生、文生和公末;旗军分乌军和红军;音乐行分为文畔(管弦乐)武畔(打击乐)。20个世纪40年代之前的西秦戏只有男性演员,50年代后才培养出第一批女演员。
西秦戏的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簧、昆曲、小调。正线是本腔,这类剧目也最多,占全部戏文的一半以上,又分二番、平板、梆子三种。唱念并重,演出时男女分腔演唱,四大弓马戏的《上京连》《三官堂》《贩马记》《沉香打洞》《封神榜》《飞龙传》《背解红罗》《李旦走国》《二度梅》《大红袍》等剧目大量采用正线唱腔。可以说这些剧目是西秦戏的传统代表剧目,艺人们也视正线的唱腔为本剧种的“正宗本腔”。
西秦戏的皮黄腔是乾嘉以后从徽戏、汉剧等皮黄剧种中吸收的,一般在西秦戏剧目中是分开运用,少有皮黄合用的。西皮是西秦戏的“三十六本头”主要唱腔,西秦戏名老生曾月初曾说,世代相传我们的老祖宗是从陕甘带着正线、西皮一起来的。《中国戏曲通史》载,西皮戏,兴起于湖北,但它不是从湖北本地民间曲调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外来声腔,即由梆子腔在当地演变形成。一般认为,梆子腔由山陕地区传到湖北襄阳一带,形成具有特色襄阳腔,后来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成为西皮腔。说来西皮的源头似乎与陕北仍有着密切关系。(www.xing528.com)
西秦戏的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唱腔主要分西秦正线、二黄、西皮三类,三种声腔的乐段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俗称上韵和下韵,每个乐句又分为几个乐节,唱词以七字或十字为主。另有一部分小调、昆曲和福建调。
图3-17 陆丰县碣石镇东埔村神诞日搭台请戏 摄于2014年
西秦戏的乐队俗称“后棚”,分“文畔”“武畔”两种,合称“八张交椅”。文畔以管弦乐器为主,弦乐又有“十一条线”的说法,即头手(俗称“硬子”)两条线,正线二簧定弦sol-re,西皮、二簧定弦la-mi;提琴胡二条弦,正线曲定弦dosol,西皮、二簧定弦mi-la;三弦三条弦,正线曲定弦sol-la-mi,西皮、二簧定弦sol-la-do;月琴四条弦,正线曲定弦re-re-sol-sol,西皮、二簧定弦sol-sol-ri-ri;其中大管弦是特性乐器。武畔主要是打击乐器,最重要的打击乐器是木鱼、板、锣等。使用头弦、大管弦、二弦、三弦、月琴、唢呐、号头等乐器,“武畔”主要是打击乐器,即鼓头(打鼓、板)、大鼓(打鼓手兼拉提琴胡)、大铙(打大钹、广镲)、班锣(兼小铙)、二锣(兼月琴)、响盏(兼把岗)、头吹(第一唢呐,兼主弦、小唢呐)、二吹(第二唢呐,兼三弦、竹笛),共八个座位由八名乐手操作。西秦戏乐队体制,由于长期的露天搭台演出,一直变化不大,以“八张交椅”形式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才逐渐增加扬琴、二胡、中胡、大提琴等。但在调查中发现,实际后场乐队人数一般达不到“八张交椅”,一是为节省开支,另一原因是后场人员难招,因此现在乐队常用电子合成器来替代不同的乐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