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初龙溪地区的各县市,包括华安、漳州、龙溪[27]、平和、漳浦、诏安等地都有外江班,盛极一时,或称外江或称乱弹[28]。笔者调查表明,该地区早期也将汉剧称为北管。在民间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及各种喜庆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外江班活动的身影,又因其“角色遂杂,声价高出白字、正音之上”而受到官方的重视。
华安县新圩镇的玉山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海拔600多米。旧时每三年都要为“仙妈”祭祀、“酬香”,祭祀之时也必演戏酬神,为了表示对仙妈的恭敬,也为了光宗耀祖,村里人在酬香前几个月就开始请艺人来村里教一批十一二岁的孩子学戏和唱曲,包括白字戏仔(当地称为南管)和汉剧(当地便称为北管),其演唱道白均用官话,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29]。流行于这一带的外江戏曲目也分西皮、二黄两种唱腔,使用的乐器有头弦(与闽西汉剧头弦相同,也称黑木弦)、提胡、月琴(翘手)、大锣、板鼓、堂鼓、倒板、大钹、小钹、小锣、铜钟。分文、武场。早期的文乐乐器有头弦(兼唢呐)、月弦、小三弦,武乐乐器有板、鼓、钹、锣等四类。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有“头弦”“大苏锣”“头号”三种,其音响构成汉剧特有风格,历史上华安曾属于闽西漳平管辖地,所以当地将这外来戏曲称为北管,后来习惯称为汉剧,如今其北管的名称也随清唱形式的消亡而成为历史。
漳浦县的外江戏已流行100多年,当时的许多村镇均有外江班活动。位于现在杜浔镇正阳村的“玉赛声”在当地一直小有名气,据称是该村洪氏宗族于同治年间创建的,第一代掌门人为妙吉。祖上出了不少文化人,外称儒家班。洪氏族谱上记载,洪氏祖先迁自河南共城,开基地为漳浦县正阳村,因此,解放后更名为“正阳业余汉剧团”,最后一代掌班人为洪海通,据这位76岁老人回忆,从清代建班开始,便一直请东山县的老师傅来传艺,包括裕明、阿九、华仔、谢春快等师傅,玉赛班实际与东山的赛成堂师出同门。由于洪氏宗族较为富裕,所以师傅的食宿均由宗族负责。外江戏兴盛时期,剧团共有60~70人。该团先后演出的剧目有《金殿配》(闹龙舟)《白虎堂》(宗保招亲)《六郎斩子》《揭阳案》《三打王英》《闹开封》《辕门射戟》《张飞夺马》《五丈原》《平贵别窑》《崔子弑齐君》《探楼》《大保国》《龙风阁》之《赐袍》《斩黄袍》《雷神洞》《兰继子》《闹严府》《拜斗》《高旺过关》《火烧葫芦谷》《打金枝》《血掌印》《左慈进柑》《和番》《凤仪亭》等计50多首。宗族供奉的是玄天上帝,杜浔镇与古雷镇共有46个村信奉玄天上帝,每逢神诞日必请戏,且神诞日时间不同,有的村请戏三天,有的请一天,因此,一年四季戏班都很忙碌。另外,在20世纪50代年至60年代初,古雷乡与杜浔乡的村与村之间都在搞生产竞赛,产量低的要请戏,这也是戏班主要活动之一。2001年,漳浦县文化局曾为发掘、抢救汉剧而努力,但未果,2003年这个存在了一个世纪的正阳汉剧团正式解散。(www.xing528.com)
图3-14 漳浦县正阳业余汉剧团最后一任掌班人洪海通 摄于2013年
同治、光绪年间,平和县的外江戏剧最盛,仅大溪一乡就有汉剧曲馆11个。如店前村的“顺和堂”、上坝村的“活兴堂”、小溪村的“老一和”。清末,崎岭乡也有9个汉剧曲馆。随着外江戏的兴盛,班社阵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多时有70人。戏班还设有班头、班长、大簿、炊事、洗衣待专职人员。行当也从原来的生、旦、丑、公、婆、净六行,发展到老生、小生、蓝衫、花旦、正旦、老旦、丑、红净、大花等九行。乐队也有了新的发展,既保留了独具风格的大锣和头号,又改革了“吊规”(头弦),增添了扬琴乐器。20世纪20年代后,外江戏在平和逐渐衰微,潮剧兴起,“唯潮音戏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小说,以迎妇孺,每一唱演,通霄达旦,举国若狂”[30],许多民间班社纷纷改学白字戏(潮剧)。50年代,平和先后办起10多个汉剧业余剧团,因经费困难,不几年则解散,现已无汉剧剧团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