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外江班是闽西传向粤东,或是由粤东传往闽西,它们都是同源同流,同多异少,又同属客家语系,添上地名的含义,标明剧团所在地的差别,仅此而已!粤东客家人大部分都从闽西宁化、清流等地迁来,清末民初两地戏班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以致闽粤两地外江班在表演艺术上渐趋同化。
外江戏在闽粤的鼎盛时期是清咸丰同治年间,最多时有30余班,粤东的普宁、潮安、潮阳、澄海、揭阳、饶平,闽南的漳浦、云霄、诏安等县都有1~4个外江班,这些外江戏班风靡粤东及闽西、闽南漳州、厦门各地,常年在闽西及周边临近的闽南地区流动演出,加快了外江戏的传播。特别是海禁大开,潮州作为闽、粤、赣边区货物集散港口,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两地商业往来频繁,两地外江戏班的流动变得方便。相对而言,广东汉剧戏班所处地地理位置属于辐射的强势地位,实力更强些,前往福建闽西、闽南一带演出更多些。闽粤外江班又有“上四大班”与“下四大班”之称。福建处于韩江流域上游,其外江戏班称为“上四班”,潮汕处于韩江下游,则称为“下四班”,其班名相同,指的都是老福顺、老三多、荣天彩、新天彩。闽西连城罗坊村戏台众多的题记中有一幅题字为潮州外江新天彩演出剧目:
五月初八:《闹市图》《黑风帕》《九炎山》《潘必王》;
初十日:《广东案》《征琉球》《凤仪亭》《李老三》《张三郎》;
十二日:《结(揭)阳案》《梅龙镇》《法门寺》《云游寺》《双扶船》《焦赞醉酒》;
十三日:《进卢(鲈)鱼》《开铁弓》《玉麒麟》《三司会》;
十四日:《二度梅》《双卖武》《北五台》《青竹(竺)寺》《打英(樱)桃》《闹花灯》;
十五日:《彩楼配》《杀子报》《大(打)面缸》;
十七日:《白虎堂》《打擂台》《双花精》《三家店》《开铁弓》;
以上题记不仅反映“新天彩”戏班剧目的丰富性,连续的演出安排,也说明外江戏在福建所受的欢迎程度。闽西永定县高陂乡西陂村天后宫舞台题壁上也记有潮州外江春台班、顺台班、老新天彩等戏班演出的剧目:
三月十一日开唱 潮州外江
十一日 《天水关》《囗囗富》《囗山别》
十二日下午 《司马童》,夜《齐天福》《沙陀国》《南天门》《十八摸》(www.xing528.com)
十三日上午 《大(打)金枝》《囗囗囗》
十六日 《打金枝》《文王庙》《留囗园》《清官册》《百里奚》《囗囗囗》
十八日 《忠义节》《取东川、《又囗材》《卖麻风》《潘必正》
十九日 《囗囗囗》
二十日 《翠屏山》《补面缸》《眼前报》《大香山》《李桂枝》《黑风帕》《采田桑》
廿一日 《天门阵》《开铁弓》《太平桥》《三游寺》
廿三日中午 《杀四门》
光绪四年:外江顺台班
廿八日 《大拜寿》《取东川、《大(打面缸)》《下山虎》《百里奚》广东大埔外江囗囗班民国八年八月到此作班。[25]
潮汕沦陷后,广东外江戏因无演出戏路、无力经营、民众生存因难或其他原因相继散班,大埔湖寮人罗梅波为人刚直、济困、扶倾,特性爱好戏剧,善能汉乐,尤擅三弦,他看到汉剧陷于灭种状况,甚为可惜,即变卖祖业(在汕头市的商铺)筹得巨资,组织汉剧同艺国乐社,开办汉剧培训班,招收童龄汉剧的学员,聘请李祝三、余江兴、丘端望等知名的艺人为培训老师。罗梅波亲自带领剧社到福建的平和、云霄、诏安各地巡回演出,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戏剧每晚演至天亮,观众均备足寒衣看到天亮,演出效果良好。抗战期间,为搞好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罗梅波邀请话剧专家丘引来同艺社指导排练了不少抗日救亡的话剧节目,如《捉汉奸》《抓特务》《放下你的鞭子》《补褙褡》《东方一角》《汉奸走狗的下场》,期间,罗梅波亲自带领剧社到福建抗日前线后方的闽南云霄、诏安、漳浦的杜浔、官陂、下葛、白塔等地进行巡回宣传演出。
随着戏班的大量发展,两地的戏班还常有搭班同台演出的现象,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诏安人,以表演乌净著名的姚显达曾与广东“荣天彩”搭班赴上海演出《辕门斩子》,扮演剧中焦赞,时人黄百川对其作了高度评价:“姚显达起焦赞,亦该班净角中之翘楚,手足娴熟,花样特多,而一百零八套姿势,面面周到,处处生色,如观百像图,无一雷同者。其奚落延昭也,庄谐杂出,弄得满天星斗,使观众目不暇给。”[26]清宣统二年(1910),闽西的乐师郭联涛、小生蔡迈三、正旦陈川照、丑角陈星照等,搭广东“老三多”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地,演出《九炎山》《薛蛟吞珠》等剧目,历时三年之久。民国十三年(1924),闽西名旦张全镇、许巧兰夫妇亦在“荣天彩”搭班到台湾演出《贵妃醉酒》《拾玉镯》《落别》《孟丽君》《崔子杀齐君》《杏元和番》等剧目,张全镇继承了前辈艺人的表演艺术,唱腔圆润,身段优美,做工细腻,擅长翎子、水袖功,在闽粤及南洋各地颇负盛名,被誉为“全镇派”。粤东汉剧艺人也到福建闽西搭班演出,特别是潮汕沦陷后,许多粤东汉剧艺人,如郭维正、杨阿焕、邱引,纷纷投奔闽西,或开科授艺,或安家落户,或搭班演出,抗战时间闽西的龙汀剧社就是粤东、闽西艺人共同搭班组建的,阵容之大,行当之全,据说当时在连城北团乡连续演出三个月,均不曾出现重戏现象。他们的高超演技保存在所有外江戏爱好者的记忆中。
两地戏班交流的另一表现是相互学艺授艺。如抗战结束前夕,张全镇途经粤东大埔时,被班主罗梅波强行截船,留在粤东教戏长达五年,为粤东培养了一大批汉剧人才。闽西永定新梅花班小生演员吴渭然也前往粤东地区教戏,闽西的戏班也聘请粤东的戏师任教。上杭县新桃园班曾聘请粤东名师郭维正教戏,双洋剧社聘请粤东艺人林阿发教戏,漳平双洋的“大罗天”班在民国年间曾请粤东艺人杨弟教戏。有的“外江戏”艺人长期在闽、粤辗转献艺,如闽西名乐师郭联寿,曾在闽西的新天彩、乐天彩、新罗剧社、龙汀剧社,后又到粤东的同艺国乐社等班社担任乐队伴奏,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转回龙岩汉剧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