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民台湾的原因及对台湾文化的影响

移民台湾的原因及对台湾文化的影响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芝龙曾出资用海船运数万福建饥民到台湾开发,成为大规模有组织地移民台湾的第一次。1684年清领后,闽粤移民大量涌入,成为台湾的主要族群。北管一旦在台湾落地生根,便形成规模宏大且具有多社会功能的乐种,无论庙会、婚丧、出阵、宗教仪式、休闲娱乐、踩街、戏剧后场、排场清唱、上棚演剧,都有北管施展身手的舞台,台湾客家八音、布袋戏、道教音乐普遍使用北管音乐,在百姓的生活中随手可及。

移民台湾的原因及对台湾文化的影响

自唐宋以后,闽粤人开始大量外移,尤其在明清两朝,向外移民之风更加盛行,又以闽南人居多。大致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天灾人祸

明清时清,闽南一带水旱、瘟疫台风自然灾害十分频繁,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的天灾人祸,迫使百姓成批入台定居谋生。

明末清初,福建发生严重旱灾,两年之内,春仅有半收,夏秋亢旱,一望皆赤……草根树皮食尽,而揭竿为盗者十室而五,漳、泉之民,死亡逾十三。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导致农民破产,无以为生,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出谋生,不少人就流迁到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岛。

除了自然灾害,战争也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痛苦。永宁《鳌城迁清溪张姓家谱》载,“兵戈迭起,累年不息。虏剿义,义剿虏,城中阴磷,道途不通。遇虏为虏所杀,遇义为义所劫。”顺治五年(1648),清军围同安城,叶翼云、陈鼎等率郑军死守,后城破,清将李率泰等以“城内坚拒,伤士卒甚多,发令尽屠戮,血满沟渠,应‘同安血流沟’之谶”。为躲避战争的福建沿海居民也有不少人避难来台。

(二)募招入台

同一时期,台湾正处于荷兰殖民者统治之下,劳力极为有限,土著居民尚未被征服,粮食需由东南亚运入,这种情况对荷兰的统治不利,因此,荷兰人采取种种办法招募福建沿海百姓移台,以解决开发土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郑氏父子在移民活动中也起到了一定影响力。郑芝龙曾出资用海船运数万福建饥民到台湾开发,成为大规模有组织地移民台湾的第一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也在闽南泉州、漳州一带募招流民并带去数万将士。1684年清领后,闽粤移民大量涌入,成为台湾的主要族群。

(三)地理因素

闽南海岸线曲折,人们伴海而居,习于斗水,在漫长历史进程与恶劣环境中形成拼搏进取的精神。台湾、东南亚与闽南较近,环境气候相近,物产丰富,成为移居的首选之地,即便海禁也难以拦阻近在咫尺的闽南人入台之路,特别是乾隆二十五年(1686)全面解禁,于是渡海来台的移民越来越多。这些有组织、相对集中聚居的闽南百姓,其生活习惯、风俗民情自然延续自闽南故土。(www.xing528.com)

(四)生计压力

闽南地区山多地少,资源本就匮乏,明清人口增长过快,闽南地区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幅上升,造成谋生艰难,“漳泉诸府,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出米不敷民食”[16]。移居他乡成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或向邻近广东潮州,或向海外移居。

这些移民带去大陆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垦大片土地,建起大量庙宇作为信仰的中心,同时传播了家乡音乐剧种。邱坤良在《日治时期台湾戏剧之研究》一文中分析:“日治之前,台湾的戏剧多是随着移民传入,而在民间流行者,或是应清代民间寺庙、社团邀请,由大陆陆续传来的戏剧——基本上乃大陆原籍所流行的家乡戏或地方戏,清代台湾移民十分之八来自福建的泉州府(包括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和同安)、漳州府(包括龙溪、平和、诏安、南靖、云霄、东山、海澄、漳浦、长泰),潮惠及其他地区者不过十分之二。移垦社会的地缘结构自然反映剧种的流布,因此清代台湾流行的戏剧正是泉州、漳州和潮州流行的戏剧。”[17]这些戏剧成为汉人节令、神佛祭典中重要的内容。清治以后的台湾史中关于民间戏曲活动的记载多不胜数,如光绪二十年(1894)《安平县杂记》之“风俗附考”载:“俗尚演剧,凡寺庙佛诞,择数人以主其事,名曰‘头家’。敛金于境内,演戏以庆,乡闻亦然。”其“风俗现况”又曰:“酬神唱傀儡班,喜庆、普度唱官音班、四平班、福建班、七子班、掌中班、老戏、影戏、车鼓戏、采茶唱、艺旦唱等戏班。”[18]

《台湾府志》之“风土志”记载:“元月十五日元宵之时,有善歌者数十人,制作状如飞盘之灯笼,由一个持之前导,游行于市区,并以丝竹更相杂奏,称为‘闹伞’。而二月二日土神圣诞,则上演戏剧以娱神。中秋节时乡间歌舞相传,称为‘社戏’。”[19]

又,《台海使槎录》对于汉人与节令有关的音乐活动也有描述:“街头花灯箫鼓,镇夜喧闹,至五、六日方罢。”[20]

其时,以南管音乐为声腔的梨园戏是当时台湾最为流行的剧种,在台湾也被称为“南管戏”。《台湾竹枝词》中所言:“肩披鬓发耳垂铛,粉面朱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缡唱出下南腔。”[21]作者郁永河特别注说:“梨园子弟垂髻穿耳,傅粉施朱,俨然女子。闽以漳、泉为下南,下南腔即台湾声律之一种。”《潭余吟草·东宁竹枝词》中亦有类似的描述:“伶女青娥耸翠环,场连午夜昌缗蛮;人争眼采摩肩望,第一时行七子班。”[22]这里的“七子班”即指小梨园。

大约到了清乾嘉之际,花部戏曲盛行,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西皮等花部官音戏传入台湾,这些北方声腔“北管戏”以新的喧腾而富有强烈刺激的面貌出现,它的新鲜刺激,立即吸引众人的视线,一下子改变台湾戏曲的分布结构,使原来习惯于幽雅舒缓、唱词文雅深奥的观众产生分裂,弥补原本欣赏过于单一的局面,加上南管优雅、舒缓的音乐很难满足庙会热闹喧哗的需求。因此,传入台湾之后,“北管”迅速取代“南管”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传统音乐,正如吴攘涛在《台湾民俗》中说的那样:北管音乐发生于江南以北,歌调哀怨,略带轻浮。歌调本用北京音语,多在演戏时伴奏,因使用大锣、大鼓等打击乐器,颇觉喧噪,比起南管,富有强烈的刺激。从此,台湾戏曲进入南北声腔流行时期。

北管一旦在台湾落地生根,便形成规模宏大且具有多社会功能的乐种,无论庙会、婚丧、出阵、宗教仪式、休闲娱乐、踩街、戏剧后场、排场清唱、上棚演剧,都有北管施展身手的舞台,台湾客家八音、布袋戏道教音乐普遍使用北管音乐,在百姓的生活中随手可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