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指规范字,正音指规范读音。“正”即“雅”,与俗、白相对应,与方言、乡谈相对而言,它代表正统的、正式的、官音。闽南当今流行的地方剧种,如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芗剧、竹马戏,皆用闽南方言演唱,过去俗称“土戏”或“白字戏”。正音戏指什么剧种,与北管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宁献王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云:“正字戏又称正音戏。因正字戏唱词、宾白均用中原音韵,而俗称中原音韵味的官话为‘正音’。”[22]明末清初,闽南有一种唱官话的戏,称“正音戏”或“正字戏”,传入台湾。据《台湾通志》卷六《学艺志·艺术篇》记载,郑成功的部将何斌知晓荷兰话,曾任“通事”(翻译):“每年有数万两银入手,不喜娶妻,广造住宅花园……家中又造下二座戏台,又使人入内地买二班官音戏及戏箱戏服,若遇朋友到家,即备酒食看戏或小唱观玩。”依据史料推测,这种三百多年前存于闽南一带的“正音戏”当属于明代弋阳腔剧种。这些官话剧种随郑成功部下流传至台湾,受到欢迎。明嘉靖《碣石卫志》便载:“正音戏,说官话,文武兼演,俗名大戏,行柱脚师多是成年人或老壮人,多演历史戏。”又载:“明洪武年间,卫所戍兵军曹万有余人。为避免官兵之间散荡饮喝、聚赌博弈乃至肇事斗殴,于是军曹总官便先后数抵弋阳、泉州、温州等,聘请正音戏班。”
正音戏还指现存于广东海丰、陆丰的正字戏。《戏剧通典》中这样解释:正字戏,旧名“正音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一带。形成于明末,由四平腔、青阳腔发展而成,腔调以高腔、昆腔为主,唱、念都以中州韵为依据。
1975年,潮安县凤塘公社在修水利时,从一处古坟中挖掘出一本手抄剧本,首卷题《刘希必金钗记》,卷末题“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下。宣德七年六月□日在胜寺梨园置立”,写本标明“正字”,该本以中州韵演唱,戏文夹杂潮州方言,共有分出戏文67出,体制、脚色和南戏相同。正音戏同样是多元艺术的综合,包括弋阳、四平、青阳、昆曲、杂曲及小调等官音唱腔,而非单一剧种,这与北管是一致的。正音戏因为带有外来、正统的意味,因此更多地出现在官方或正式的场合,受到官方和士绅的鼓励与提倡。(www.xing528.com)
在福建,先是外来在闽传播的弋阳腔、昆山腔被视为正音,如《明杨四知兴礼教正风俗议》载:“闻之闽歌,有以乡音歌者,有学正音歌者。”[23]这里的正音指昆山腔。清代,四平腔、徽班、京剧等外来唱官话的剧种不断传入,也先后称为正音,《平和县志》之“文化”载:四平戏,又名正字戏,正音戏,因其演出戏台大,照明灯光大、锣鼓声响大,亦称“大戏”“老戏”。《海陆丰的三个剧种》中称:正字戏,原名正音戏,只是在三十年前因与白字戏关系很深,才改称正字戏,在闽南台湾,又叫四评戏,目前闽南云霄还有一个四评戏老艺人,他所唱的剧且如《百花赠剑》等,曲文、唱腔、作派等,均与正字戏无异。[24]可知,清中叶闽南各地普遍流行四平戏,县志所载的正音戏又特指四平戏。当其随闽南移民及郑成功招募的大量官兵流传至台湾后,这种唱普通话的官音戏不仅曲调“四平八稳”,而且文武兼备,字正腔圆,很受台湾百姓欢迎,又因为搭棚演出,故在台湾又称“四棚戏”。
在台湾,正音戏还有一种称呼——乱弹戏,连横《台湾通史》载:“台湾之剧,一曰乱弹,传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簧、西皮,间有昆腔。”[25]最初在台南演出时,被称为“马仔戏”,或“子弟班”。因为大多临时搭台演出,简单而有些“粗俗”,所以被称为“乱弹”。乱弹最早用于祭祀神灵,多在祭神和祭祖时演出。稍后,徽汉合流,京剧崛起,辗转流播入闽台地区,正音的名号自然又非京剧莫属,台湾民众也把京剧称为“唱正音”。
可见,闽台地区,正音戏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彼此更迭,推陈出新。其“正音”“正字”的传统,一直倔强地通过这些剧种的剧目、声腔乃至独特的唱演法则,存留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