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是流传于闽台地区的较为特殊的乐种,包括歌乐(唱曲与戏曲)和器乐(鼓吹与牌子)等多种类别。就音乐而言,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唱腔音乐的形成上,北管唱腔凝聚北方诸多省份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素材,歌词与口白所使用的官话至今未更改,既有中原古乐的遗韵,又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合,受到闽南语言、音乐风格、演奏习惯、欣赏趣味等方面的影响,发展成闽台地区新的有特色和个性的变体唱腔音乐,即用闽南人审美习惯的方式唱奏融合了北方音调和当地音调的音乐戏曲,形成风格独特的新乐种。
第二,在民间艺术普遍趋于衰亡之际,北管经历了种种兴衰起落后,仍得以长期保存,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艺术感染力之大。且在强大的闽南方言剧种中独立存在,互不影响,实属不易。这主要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也是坚持由不同音乐文化历史成因所形成的传统的必然结果,这种并存状态在全国也属不多见。
第三,北管起源于外省,形成发展于福建,又随着先辈移民渡海入台,在两岸流播。虽有同宗同祖的血缘关系,但近四十年的隔绝,彼此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失去交流的机会,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自的生命历程和表现形式,不仅音乐上各自发展,学术研究上也未能交流,以至两岸同一乐种互为不知,都曾认为北管仅为自己地区所拥有,这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也是较为特殊的。
第四,作为非单一乐种,北管的范畴十分庞杂,研究涉及面也十分广泛。应该说,对闽台北管的研究已经不是单一学科的独立研究所能完成的,而是通过与之相关的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整合性研究,才能更加深入地阐释、揭示、认知其文化意义和存在价值。这对于我们深入认识闽台社会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的重要性,揭示保护与传承闽台北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力推动闽台北管健康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等皆有助益。
由于目前大陆所知的北管只存于泉州市泉港区的民间音乐——北管,且从民间音乐传承保护的角度看,泉港地区做得十分到位,在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成果有蔡王彬编印的《泉港北管》,林国春著的《泉港北管音乐》《泉州北管艺术纵论》,李寄萍、黄嘉辉的《泉州北管概论》,在论文方面,陈应时的《北管谱〈梅花三弄〉江南丝竹〈三六〉的母本》,黄嘉辉的《福建泉港北管概述》,郑荣达的《北管音乐及期乐谱记叙新法》,李寄萍、黄嘉辉的《泉台北管比较研究》,贾怡的《泉州泉港北管生存现状调查》,阮俊宇《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泉州北管的发展研究》等引起一定的关注,它们为后来者进一步研究北管提供了基础。
正是由于大陆被称之为北管的只有泉州北管,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内,大陆一些研究者将目光集中在泉港北管上,甚至认定台湾北管就是从泉港北港传入的。笔者也曾陷入这样的定势思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了几个疑惑:(www.xing528.com)
第一,泉州北管的曲牌仅存于台湾北管“细曲”和“弦谱”中,且仅是其中一小部分,特别是不见台湾北管中的戏曲和吹牌两大类,这至少说明台湾北管在大陆另有源头。
第二,关于时间,北管何时传入台湾没有定论,台湾学者们便有不同的主张:邱坤良在《旧剧与新剧——日治时期台湾戏剧之研究》中指出,北管在清乾隆与嘉庆时传入台湾。王振义则认为在更早的荷郑时期,台湾已有北管音乐存在,而且是过去“三百多年间陆续传来的”。现存历史文物,包括寺庙保存的碑文、历史遗迹及北管馆阁的建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早期北管流传于台湾的线索。考察台湾北管多个馆阁建馆的时间,如景乐轩建于乾隆六年(1741)、得意堂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梨春园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总兰社建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灵安社建于同治十年(1871)等等,可见,三百年前北管已传入台湾,19世纪初已有演戏记录。泉港北管的申遗产资料却显示,北管起始于光绪元年(1875)左右。依此,台湾每个北管馆阁建馆都比泉港北管最早的东郊馆早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上看并不吻合。
第三,台湾北管研究专家吕锤宽教授和其他学者透过人文与历史背景的考察,认为“北管音乐是随着早期垦殖的闽南人传入台湾,而该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流传于漳州籍移民的社群,以此推论,它当为来自福建省漳州地区的传统音乐戏曲”[20]。根据调查和了解,漳州地区并无北管类的音乐社团,鲜有人知晓北管。或许随着历史的更替,北管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另一可能便是北管在大陆并非称为北管,也不是由单一剧种构成。
顺着台湾北管漳属地传入台湾的线索,本著将在两岸学者研究原有的基础上,以田野调查为依据,重点考查漳州地区官音剧种与台湾北管的联系,希望为追溯台湾北管的历史变迁提供新的佐证,这也是目前尚无人涉及的领域,体现了本著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而作为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台湾北管的研究更早更广泛,这与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本土文化热有关。台湾学者在记录、整理、出版台湾北管音乐曲谱、论著方面成果较为突出,王振义著有《台湾的北管》,吕锤宽著有《北管音乐概论》《北管古路戏的音乐》《北管古路戏唱腔精选》,陈蓝谷、范扬坤有《台北市北管艺术发展史》,李婧慧《台湾北管与日本清乐的比较研究》等等,这些论著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北管进行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音响资料。散见的论文更多,或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或从传承发展的角度对北管提出有益探讨,在此恕不一一陈述。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俗相似,由于地理环境与历史上移民的原因,同根同源的闽台北管又形成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同一剧种在相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衍生发展出不同样态。同时,两岸对闽台北管音乐的研究成果,也可互补和参照。作为承载着两岸联系的重要载体,北管的音乐、剧目、表演等方面展示的不仅是大陆的源头文化,还有台湾的本土文化,它们继承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对凝聚两岸民众的向心力、亲和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所包容的文化内涵之宝贵,显然在一定意义上已超越了地方戏曲剧种的研究而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其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有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为此,加强对地方音乐的深入研究显得尤其重要。鉴于闽台音乐文化在福建省及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华人居住地区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因此该项课题研究有着一定的社会功效和社会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