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批评:一场浩渺而复杂的革命

20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批评:一场浩渺而复杂的革命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初,摄影已经被公认是一种正统的艺术形式,但它仍位居次要地位。因为缺乏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历史联系,摄影在艺术领域的身份地位问题常引发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摄影还扮演了向西方艺术传统基础发起挑战的角色。图3-16 柯达早期广告这种柯达相机售价25美元,内有可拍摄100张影像的卷片。20世纪初最重要的照相机技术在欧洲不断提升。

20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批评:一场浩渺而复杂的革命

20世纪初,摄影已经被公认是一种正统的艺术形式,但它仍位居次要地位。因为缺乏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历史联系,摄影在艺术领域的身份地位问题常引发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摄影还扮演了向西方艺术传统基础发起挑战的角色。这是因为摄影是一种化学工艺的产物,通过捕获和固定对象的光反射而获得影像,似乎只需要极少的技艺。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摄影无非只有机械复制呈现的意义而已,可以适用于科学和记录,但并没有什么创造成分。

画家摄影师表达个人的视觉作品,平等地代表他们的创作努力。摄影师们努力探索新媒介,确定摄影的能力足以超越单纯复制的技巧;画家们则努力以实践来把握绘画的自身效果。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画家将摄影当作一个光学仪器助手,使用暗箱和其他类似的装置。而摄影非凡的再现能力,体现为能够更加精确、逼真、客观地服务于画家的创作。

摄影师、画廊经营者、改革思想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是摄影作为审美媒介的不懈倡导者。斯蒂格利兹着手建立摄影作为一种成熟艺术形式的标准,他认为摄影是一种图像艺术,它以摄影师通过照相机镜头所观察到的客观影像为前提,并非作为受到操纵的事物。因此,他反对本时期许多美术照片摄影师以手工或化学方式将照片制作绘画化。以他之见,摄影与绘画都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各自都必须遵循绘画模式。

随着胶片生产、照片制作和照相机大规模生产的商业化发展,业余摄影师成为拍摄各种事件与场合的主宰势力。遍地涌现出的业余摄影俱乐部和协会,成为摄影在缺乏任何其他制度化机构支持状况下的中流砥柱。

这一时期,摄影师开始探索利用令人惊异的视角,从拍摄对象的上面、下面或倾斜的角度进行拍摄。由于照相机的光学系统(与人眼的视觉有差异)所产生的扭曲、变形和缩短透视,摄影图像看起来显现潜在的不自然。许多这样的视觉效果,成为空中摄影和物体运动科学研究的资源。而随着对色调、图案和造型因素的强调而产生的视觉迷惑成为摄影的主体方式,这意味着将摄影师从拍摄客观世界不偏不倚的影像观念里解放了出来。

摄影逐渐被推崇为一种激进的艺术。应学生要求而开设的摄影课和工作坊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稳步增加,美国每个州的大学都在1980年代开设有摄影和摄影史的课程。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之家博物馆董事会的一个成员形容摄影当时在大学校园里的流行程度时说道:“他们像佩戴首饰那样挂着相机。”

图3-15 〔美〕查尔斯·萨维吉(Charles Savage)教授摄影课的情形,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 IT)摄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市中心的工作室,约摄于1940-1950年

20世纪后期,面向大众行销的业余摄影观念正在形成。

在此行业中极为成功的头号企业家就是乔治·伊斯曼。伊斯曼干版和胶片公司于1884年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开业。1888年,公司推出了突破性的产品——柯达相机(Kodak)。柯达是一款使用纸基感光乳剂卷片(paper-backed emulsion)的简易型盒式照相机,配备广角镜头和简单的快门,洗印照片交给公司负责加工,这些照片是生动的“快照”(snapshot)。柯达的著名广告口号是:“您只管摁下快门,余下的我们搞定。”(You press the button.We do the rest.)这对于大众而非高雅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图3-16 柯达早期广告

这种柯达相机售价25美元,内有可拍摄100张影像的卷片。当一卷感光片被全部拍完,余下的事情就是把整个照相机交回工厂洗印照片,并以适当的费用为照相机重新安装新的胶卷。这些照片都是圆形的,直径不超过2.5厘米。

图3-17 柯达早期售价25美元的照相机

图3-18 早期柯达相机拍出的圆形照片

1889年,柯达推出涂布感光乳剂的透明硝化纤维胶片,淘汰了脆弱的纸基感光材料。伊斯曼将多品种的轻便折叠式柯达照相机(能更精确对焦的皮腔照相机)纳入业余摄影的装备阵容,这种被称为“折叠机”(folder)的照相机一直流行到1940年代。

图3-19 柯达折叠式照相机(柯达35)

图3-20 柯达折叠式照相机(柯达35)

乔治·伊斯曼早就意识到,当时的社会还不存在对照相机产品的现实需要,他必须来创造这种需求。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在广告上投入巨资。伊斯曼颇有先见之明的观点之一就是必须针对妇女群体,因为妇女最适合用照相机来记录家庭和孩子的生活。从早期广告上俏皮的柯达女孩,到之后在春天悠闲拍照的温柔母亲,妇女被视为柯达照相机和胶卷产品最大的潜在业余消费者,她们的形象经常跃于柯达的广告之上。

图3-21 柯达1916年广告:《为孩子留存一份柯达故事》(Keep a Kodak Story of the Children

图3-22 柯达1922年广告:《为孩子留存一份柯达故事》(Keep a Kodak Story of the Children

图3-23 柯达1923年广告:《为孩子留存一份柯达故事》(Keep a Kodak Story of the Children

柯达在广告大战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其彩色灯箱(colorama)照片系列,悬挂在纽约的中央车站墙上。这些彩色灯箱照片从1950年开始就挂在那里,直到1990年车站全面装修才被撤掉。柯达广告灯箱上,除了少数美国航天局的激动人心的照片,如1967年拍摄的第284号彩色灯箱照片《从月球看地球》,通常都是反映中产阶级幸福生活和社会活力的情景。

在欧洲,没有哪个商人做到伊斯曼那样在平民阶层的成功营销。20世纪初最重要的照相机技术在欧洲不断提升。这些精密的照相机超过之前简单的柯达照相机,主要为职业摄影师和高级业余爱好者使用。

图3-24 柯达在纽约中央车站墙上的灯箱广告:《农场风景和家庭快照》(Farm Scene and Family Snapshots),1950年7月

图3-25 柯达在纽约中央车站墙上的灯箱广告:《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1953年6月

图3-26 柯达在纽约中央车站墙上的灯箱广告:《选举日》(Election Day),1960年10-11月

图3-27 柯达在纽约中央车站墙上的灯箱广告:《长城》(Great Wall),1980年11月12日

图3-28 Ernemann Ermanox-Cameram Ernostarf-2100mm(Plan Film 4.5cm×6cm)埃尔曼诺克斯照相机

埃尔曼诺克斯(Ermanox)照相机在1924年投放欧洲市场。这种基本型新器材的体积非常小,可以藏在马甲里进行偷拍,还可以以人眼的视平线角度做快速取景拍摄。该款埃尔曼诺克斯照相机有一个最大光圈为f/2的镜头(意味着镜头的开度为焦距长度的一半,非常大的光圈),因此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照。所有这些几乎都是革命性的,但遗憾的是,埃尔曼诺克斯照相机没有设计采用易于操作的胶卷。

1925年,奥斯卡·巴纳克(Oscar Barnack)发明了“徕卡”(Leica),真正的革命性的照相机诞生了。徕卡照相机有埃尔曼诺克斯照相机那样的小体积,并有其卓越的莱茨(Leitz)镜头的大光圈,但更重要的是采用了35mm电影胶片,胶卷的长度可以连续拍摄多达36张,而不像埃尔曼诺克斯照相机每次只能拍单一的影像。这不论是对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摄影者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最著名的早期徕卡相机的使用者,有成千上万职业摄影师和高级业余爱好者追随其后。

图3-29 Leica Elmar 50/3.5,生产于1925年至1961年间

图3-30 Leica Elmar使用的LTM 50/3.5镀镍镜头是徕卡最早期的标头[11],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可换镜头。徕卡在当时依靠这个标头,在世界135个国家确立了霸主地位

紧随徕卡而来的是1982年出产的“禄莱福来”(Rolleiflex),这是另一款也被视为小型照相机的德国机器,尽管它的底片规格为6英寸×6英寸,而且还是采用腰平取景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即中型片幅照相机),但是这两种类型的照相机皆被大量仿制。比如1950年代上市出售(先行一步的尼康机型最早在1948年上市)的单反镜头反光(SLR)照相机,就是日本厂商强化解构柯达研制出来的。这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的也是35mm胶卷,但是用反射镜/无棱镜结构取代了测距仪取景和调焦装置,更易于业余摄影者操作。日本制造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业余爱好者市场中更有竞争力。(www.xing528.com)

图3-31 Rolleiflex 2.8F,2.8F是禄莱公司生产数量最多的光圈f/2.8系列机种,总共约8万台,是禄莱福来全盛时期的代表作

摄影技术的进步不断地为业余爱好者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即使那些买不起徕卡、禄莱福来或者尼康等高级照相机的人们,也能够转而购买柯达或其他厂家制造的诸如安思科(Ansco)的照相机。与此同时,胶卷也为业余爱好者们做了技术改进。例如更广泛地适用于黑白摄影的沃瑞克罗姆(Verichrome)彩色反转片胶卷面市;1942年,柯达彩色胶片(Kodacolor,印制彩色照片的彩色负片)上市。这些感光材料不仅为职业摄影师使用,也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

埃德温·兰得(Edwin Land)于1947年研发出了即时性的照相机系统“拍立得”(宝丽来),其胶片和相纸的包装为一体式,经拍摄曝光,即可通过滚筒拉出包装而释放化学药剂进行显定影,立时制作出照片。也就是说,约用一秒钟,就能够通过玻璃湿性胶片包的负片,眼见一张4英寸×5英寸照片完成。兰德邀请了许多专业人士来测试这种摄影系统,从而确保“拍立得”的专业品质能够被认可。他也把这种照相机推向了业余爱好者市场。1963年,SX-70彩色“拍立得”照相机问世。这种形状奇特的小型照相机可以即时显现出方形的彩色图像,因而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大众摄影设备。虽然在色彩平衡和色彩稳定性方面有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SX-70“拍立得”照相机还是广受大众欢迎。

图3-32 Polaroid SX-70,生产于1972-1977年,镜头116mm/F8,对焦距离26mm,快门14s-1/180s

由于完善拍立得摄影系统需要许多其他先进技术的支持,柯达推出了自己的即时型照相机,涉嫌侵犯拍立得的知识产权。1985年拍立得战胜柯达赢得官司,1991年柯达向拍立得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赔偿。不过这么巨大的胜利并不能拯救拍立得,由于数码摄影的瞬间可见性,使拍立得即时成像的优越性很快消失。拍立得在2001年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的全盛时期到此结束。柯达的早期竞争对手安思科,也曾经于1914年赢得过被称为“黄色巨人”的柯达公司的百万美元巨额赔偿。虽然有起有落,但柯达产品还是能够承受这些挑战。幸存下来的柯达公司,比已解体的安思科公司或濒临破产的拍立得状况更好。当柯达产品在日本取得了主导地位时,它放弃了重要的照相机市场,在降低其胶卷和相纸市场份额的同时,重新进入了数码照相机市场这一竞争领域。不过,在21世纪激烈的数码照相机商业市场竞争中,曾经是“巨无霸”的美国柯达,于2012年同样宣布了破产保护。

图3-33 SONY Mavica,全球第一款针对市场发布的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数码或者无胶片摄影已经超越胶片,成为摄影中的主导,尤其是在业余爱好者市场中。1981年索尼(SONY)率先推出了马威卡(Mavica)照相机,但那时还没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1989年上市),电脑尚未进入每个家庭,也没有高品质的数码照片打印机,距离数码摄影真正的兴起还有许多年。2003年,根据照片市场协会(Photo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统计,数码照相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胶片照相机。许多还没有顺应数码社会的制作店,很快就被新的摄影体制给压垮了。2005年,柯达公司宣布停止其黑白照相纸的生产,进一步决定了暗房摄影的衰落命运。此时,如爱普生(EPSON)和惠普(HP)等新摄影打印方式,正在繁荣成长起来。

具备大众基础的业余爱好者摄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民主的社会现象——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生活的视觉记录者,但它同样是一个成功的资本主义商业现象。如果没有来自数百万顾客的财富吸引力,想要在商业竞争领域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是不太可能的。

柯达以广告为其照相机、胶卷和相纸产品制造了一个营销市场,同时,广告业本身在20世纪也变得日益依赖于摄影。报纸及大量发行的通俗杂志(尤其是在电视时代之前)是印刷广告最主要的载体

广告的目的就是以新的消费品引起公众的欲望(有时被广告从业者称之为教育),然后当然是推销产品了。20世纪初的广告以绘画和插画为主,但逐步由摄影接手,到了20世纪末,事实上所有的视觉广告都已经是摄影了。在21世纪的今天,数码摄影不断地推出各种直接摄影方式所无法取得的精彩效果,广告摄影的未来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当半色调复制照片技术在1880年代得以应用的时候,杂志和报纸经常在社论版面使用照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还很少有使用照片的广告。巨大的转变发生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到了1930年代中期,在印刷广告中照片取代了手绘插图,从那时起摄影图片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广告普遍依赖描述来推销产品,往往采取用现代标准来看相当长的文字说明。但战争结束后,广告呈现出了新形态。一些理想主义者将广告客户视为现代社会的美第奇家族[12]式的艺术赞助者,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最优秀的艺术才华应用于广告上。广告公司聘请艺术指导来管理这种视觉方面的工作,并在1920年创立了纽约艺术总监俱乐部(New York Art Direction’s Club),以举办艺术展览和讲座来推动广告艺术的发展。

正如广告摄影打开了消费者购买商品欲望的潘多拉盒子,新闻摄影则打开了公众通过视觉而非只是口头和意识来了解信息的百宝箱。

人们喜欢图片,没有图片的文字对于读者来说是枯燥的。自从印刷设备具备印制图画的能力后,绘画和版画就被用于报纸和杂志。1880年,印刷技术发展到可以用半色调来复制照片(即在机械印刷纸页上,连续以较大和较少的油墨点呈现照片的色调层次)。

照片很快成为日报的主要部分。传真技术的发展,使扫描的照片可以通过电报电话线来传递,也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新闻图片传播。美联社率先开发传真技术(AP wirephoto),于1935年1月1日开始发送图片到其成员网络。在质量方面,专门用于高品质图片的照相凹版印刷成为星期天版的一大特点,直到推出如今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彩色版星期天增刊杂志。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从日报《今日美国》(USA Today)开始,大多数报纸新闻版的照片都从黑白单色过渡到彩色印刷,连文风古板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也在1990年代改为头版彩色印刷,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仅有的一意孤行坚持黑白单色印刷的主流报纸。

与报纸同样重要的20世纪最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介实际上是图片杂志。日报和专题新闻不需要铜版纸高品质印刷,但杂志需要。杂志可以自主地在其报道中展现更多的多样化面貌。而在电视机产生之前的社会里,周刊杂志真正成为读者了解世界的窗口,促使人们急切而贪婪地阅读。

杂志是20世纪早期文化的主要部分。贝伦妮丝·阿波特(Berenice Abbott)1935年拍摄的一张报刊亭照片显示,当时的杂志封面和主要的插图通常用的还是绘画。当然,像《时尚》(Vogue)和《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多用时尚和名人的照片,只有当《生活》(LIFE)杂志在1936年11月23日创刊时,美国才有了第一本完全采用摄影照片的图片杂志。

【案例精选】《生活》杂志(LIFE

美国并非是图片杂志的带路人,之前的先驱是1920年代的《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欧洲的图片杂志特别是《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rte Zeitung)和法国的《看》(Vu)则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出版商亨利·卢斯(Henry Luce)和他最中意的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 argaret Bourke-White)特地前往欧洲“朝圣”,为尚待问世的《生活》寻找可借鉴的模式。

图3-34 LIFE杂志logo

在《生活》杂志所阐明的宗旨里,尤其强调了视觉的挑战。新杂志的内容包括了:“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击伟大的历史事件;去看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去看不同寻常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以及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去看人类的杰作——绘画、建筑和新发现;去看千里之外的世界;去看隐藏在高墙和房间内的事物,以及难以接近的危险事件;去看那些被男人所爱的女人们还有孩子;去看并且享受看的愉悦;去看并被感动;去看并被教化。”

《生活》杂志的首要使命就是“看”(to see)。《生活》最初在报刊亭的售价令人无法抗拒,每册仅售10美分。此外,杂志鼓励了许多杰出的摄影记者,如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他推动了专题报道摄影(photo essays)的发展,用视觉语言来讲述整个故事,相比之下,大多数报纸的摄影记者还仅限于拍摄单个的影像。

当《生活》杂志在1936年11月23日首发之时,它开启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大众化旅程,直到1972年都未曾间断,在其鼎盛时期,发行量近900万本。摄影家只要在这本杂志上刊登照片,知名度就会迅速上扬。大开本摄影集《难忘的〈生活〉照片》(Memorable LIFE Photographs)是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M useum of Modern Art)举办的同名摄影展的图录。这并不是一场特别火爆的展览,但在这场展览会上,MoMA表明了聘请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担任摄影部部长的意图。因为网罗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尤金·史密斯等著名摄影家的作品,人们深刻感受到LIFE杂志的强大实力。

图3-35 1936-1972年间L IFE杂志封面

布列松在战后与罗伯特·卡帕等人一起在纽约与巴黎设立了号称“摄影发动机”的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对战后摄影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摄影集《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于“LIFE”展出后翌年出版。在这部大开本摄影集中,布列松在世界各地拍摄的作品像墙壁上挂满油画的欧洲沙龙似的,塞得满满当当,阅读起来不方便,印刷质量也并不好。然而,由于这是布列松的摄影集,又有马蒂斯为他设计的封面,这本书变得异常珍贵。另一本摄影集《〈时代〉-〈生活〉之书》(TIME-LIFE Books)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代》(TIME)杂志与LIFE所使用图版的集合,由于这是邮购书系,因此书系中有各种与历史、科学、地理等科目相关的主题。其中,发行于1970年至1972年间的“Library of Photography”系列特别受欢迎,并于1974年再版。这套书一直到2000年为止,每年都要出一本补充版。

电影的冲击,使杂志减少了广告收入,公众对新闻周刊的兴趣减少,《生活》杂志陷入了停滞。尽管自那时以来,《生活》杂志曾经以月刊、半年刊和年刊的形式尝试复刊,但却再也未能恢复到1936年至1972年间占据美国文化中心的地位。

20世纪中期,在新兴的电视时代中,《生活》和《观看》杂志失去了对公众想象的吸引力。但杂志对于特别的爱好、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名人文化仍然拥有很大的市场,这些杂志的页面上全都保有摄影的色彩(现在则为彩色的影像),比如《时尚》和《名人》(People)。

【案例精选】《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时尚》和《名人》杂志的成功,已经有目共睹地贯穿了整个20世纪,而另一独具一格的杂志则是月刊《国家地理》。这本杂志给读者提供的都是遥远地域与文化的奇特图片,并以印刷精美、生动的彩色照片反映那里的生活情景。不像《生活》周刊那样依赖主题故事,《国家地理》杂志以地理教育期刊为定位,并成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成员的会刊。这个性质和它越来越丰富的印刷精美的彩色照片确保了该杂志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地理》杂志使用照片始于1895年,是彩色照片的先驱,在1921年至1930年之间发表超过1,500张的奥拓克罗姆彩色影像(autochrome,一种早期的彩色反转片)。1936年,柯达克罗姆胶片出现后,它成为供全彩色杂志使用的标准胶片。

图3-36 《国家地理》1896年和2015年封面

图3-37 《国家地理》从1890年代至2010年代代表性封面

当充满异国情调的世界已被仔细考察发现后,《国家地理》杂志仍在继续拓展它的各种报道。如今的报道更多的是关于探索科学、气象和医学,并且始终都以强有力的摄影图片作支持,所以该杂志仍然非常受公众的欢迎。

在杂志上印刷发表的照片,对20世纪的公众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同时也愉悦了公众,成为研究20世纪摄影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说19世纪的摄影处于婴儿到青少年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摄影则走向了中年阶段。

摄影技术臻于成熟,使摄影逐渐摆脱作为绘画附庸的地位,以柯达为代表的廉价照相机的出现使摄影更加普及。自“傻瓜”相机出现之后,影像大众化才真正开始,从19世纪中后期以重大事件摄影为主,逐步走向个人化摄影时代。“傻瓜”相机的发明和普及是“二战”后的工业浪潮和消费浪潮双重影响下的结果。同时,“二战”后的社会巨变,诸如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的发生也直接影响了摄影家对作品主题的选择,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因此,在对20世纪的摄影师和摄影作品进行批评时,可着重考虑拍摄者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画框背后的故事,更有利于摄影批评。

20世纪中后期,摄影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并推动了摄影批评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摄影作为社会人文产物日益以对下列事物的批评行为来证明自身的作用:城市景观、文化差异、国家动乱、种族和性别压迫以及政治与战争。对媒介与日俱增的兴趣也提升了公众对摄影的广泛认识,与之相关的对未开发资源的收集、鉴赏,博物馆扩充照片收藏,高等学府开设艺术和艺术史课程,等等,这些都是证明摄影重要性的显著迹象。而且,批评家们也把摄影现象视为讨论当代文化问题的一片沃土。尤以苏珊·桑塔格1977年出版的评论文集《论摄影》最有代表性。她站在新锐知识分子的立场,关注超越摄影师的具体意图之影像潜力的多重意义。这一时期不仅有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亦有优秀的摄影批评,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