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评的定义及多元性,艺术理解的延展

批评的定义及多元性,艺术理解的延展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大众传媒将批评家塑造成艺术法官或是手握评分表的判官形象。实际上,这种刻板印象不仅误读了批评家的工作,也窄化了批评的内涵。据此,莫里斯·威茨将批评定义为“对艺术作品进行详尽论述的形式,旨在丰富艺术理解的语言运用”。关于批评的分类,学界和业界均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种类的多元性正说明批评作为一种创作活动的灵活性。

批评的定义及多元性,艺术理解的延展

在日常语汇中,“批评”这个术语寓有负面的内涵:通常用来指负面评价或不赞成的行为。据此,大众传媒将批评家塑造成艺术法官或是手握评分表的判官形象。实际上,这种刻板印象不仅误读了批评家的工作,也窄化了批评的内涵。

通俗地讲,批评家是喜爱艺术并选择以毕生精力来从事艺术思索和写作的作家。常为《洛杉矶时报》撰写艺术评论的克里斯托弗·奈特(Christopher Knight)曾表示他从事批评写作并大获成功的原因是他想“接近艺术和艺术家[1]。近代富有创造力的摄影批评家A.D.科尔曼(Coleman)将他的工作定义为“摄影图像和文字的交织”[2]。他曾谈道:“我只是缜密细致地观察和探究各种各样的摄影图像,尝试用文字准确地描述它们,激发我去感受、思索、理解。”而为《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撰写艺术评论的迈克尔·范戈德(Michael Feingold)则表示:“批评理应赞美艺术之善,而不该沉湎于对恶的愤慨。”由此说来,批评家不仅不与艺术对立,而且是艺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为了解批评家的思想活动,美学家莫里斯·威茨(Morris Weitz)做过一项重要的研究,把围绕批评家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撰写的全部批评论著当作他的试验案例,在阅读这些批评论著后得出结论: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会做四件事中的一件或多件——描述、阐释、评价、理论化概括。有些批评家主要从事描述性的批评;有些批评家虽然也进行描述,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成他们的阐释;还有一些批评家四项都会进行。威茨由此推断出若干结论,最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活动中的任何一个都构成了批评,但评价却不是批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发现,有不少批评家致力于对《哈姆雷特》的批评,却从来不对它进行评判。可见,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活动时,不只是表达自己的喜好、偏爱或贬损,而且是发掘艺术的美,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拓展。据此,莫里斯·威茨将批评定义为“对艺术作品进行详尽论述的形式,旨在丰富艺术理解的语言运用”。

如前所述,高水准的摄影批评是建立在批判和谨慎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对图像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正面的欣赏,尤其是在考察杰出摄影家的作品和艺术家运用摄影媒介创作的作品之际。而所谓的负面评价或有原因的厌恶则是少数,一个成熟的批评家即便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也会进行理性的提问:“假如我是艺术家的话,我为什么会创造这个作品?这类作品的受众成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批评是一种比评判范围更加宽泛的活动,包括所有为了增进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而对艺术做出卓有见识的论述。这个定义涵盖了所有形式的艺术,包括舞蹈音乐诗歌、绘画和摄影;“卓有见识”则是一个重要的限定词,它把批评同空谈和无知见解区分开来;“论述”包括交谈和写作,但不是所有关于艺术的写作都是批评,例如新闻报道或艺术家专访。

关于批评的分类,学界和业界均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种类的多元性正说明批评作为一种创作活动的灵活性。(www.xing528.com)

根据批评家视觉经验与描述习惯的不同,拉尔夫·史密斯(Ralph Smith)曾将艺术批评分为试探性审美批评和论证性审美批评两种。试探性审美批评通常是对作品内涵进行深入的描述和阐释,尽可能全面地探知作品的审美层面,确保读者能够探知作品的内涵。而在进行论证性审美批评的时候,批评家是在全面地对作品进行阐释的基础之上,对作品的正面或者负面的缺失部分进行客观的评判,并对阐述和评判所依据的准则和标准进行交代;批评家会给出他们评判的论点,并努力使读者以他们阐释和评判的观点去欣赏和思考评判的作品。

曾任《纽约时报》摄影评论员的安迪·格伦伯格(Andy Gellenberg)按照用途将摄影批评分为两类:应用性批评和理论性批评。应用性批评注重实用,直截了当,直指作品;理论性批评则用哲理色彩尝试界定摄影,而且是将影像当作阐明论点的范例使用。应用性批评常用于新闻摄影,理论性批评则常用于美学探究。应用性批评常以特写形式的理论文章呈现,例如路易斯·卡普兰(Louis Kaplan)曾把法国当代哲学家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在共同体(Community)问题上的理论见解应用到评价美国摄影家南·戈尔丁(Nan Goldin)为情侣们所摄的影像中:“摄影家和哲学家都告诉我们:是‘分享’塑造了我们,我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永远是一种共在。”[3]理论性批评的例子则不胜枚举,常见于各类艺术期刊和摄影评论文集中,以概念阐述的方式呈现给特定的读者。

具体到本书关注的话题,摄影批评从产生到扩散需经历以下过程:摄影批评家在一定美学原则和摄影理论指导下,对摄影家及作品的思潮、风格、特征和批评本身进行研究和判断,进而发现新作品、新摄影家,揭示新现象,分析新因素,提出新问题;摄影家直面批评,加深思考和理性探索的程度;欣赏者受到感召,主动感知艺术,提升摄影艺术欣赏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可见,当代摄影批评的主体是多元的,批评活动是综合的,批评风格更加注重个性化。当睿智的话语终于照亮了观赏者与作者都始料未及的一隅,当迁想妙得的偶然迸发之火最终焊接起观赏者与作品的理解链环,批评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摄影批评是批评家根据一定的艺术思想,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对摄影家从思想到创作进行论述,对摄影作品从形式到内涵进行分析,对摄影现象从历史到现状进行阐释;它是对摄影家的摄影创作更深刻、更透彻的解析与展示,是对摄影作品更高、更深层次的鉴赏与分析;它对摄影创作既起到总结、鉴别、评判的作用,又具有启发、引领、指导的功能。

如若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好的摄影批评,还需从多个方面了解摄影批评所属的文化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