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培育是大学生教育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索。
第一,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凸显企业家精神培育,尤其是中国传统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例如,为本科生创业社团主讲《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让同学们理解中国传统企业家精神优秀文化,为同学们双创教育提供历史维度的帮助。在中国政法大学宣传部录制视频课程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就包括了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并对以明清晋商和徽商为中心的考察,提炼中国历史上企业家精神的特征。
第二,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强调传统企业家精神培育。在各个专业历史维度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强化传统企业家精神教育。在《中国经济发展史》、《量化史学专题》、《中外经济思想比较》、《世界金融史》等课程授课中,更多的将企业家精神的内容专题形式融入进去,做好传统企业家精神教育,对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进行过专题性的挖掘,具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包括了对中国先秦企业家思想、历代商人文化的挖掘,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提出对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启示。《中外经济思想比较》课程可以增加中外企业家精神比较、企业家精神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等。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课程中,可以综合国家提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倡导传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大背景,结合自己教学和研究实践经验,将中国传统企业家精神带进课程,让学生了解、认同中国传统企业家精神。
第三,依法保护企业家精神教育。法律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根本保障之一。长期以来,法律保护企业家精神没有充分的重视。例如刑法1979年有投机倒把罪,1997年才取消投机倒把罪,这让很多个体户和中小企业家没有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在法学课程中,可以强调依法保护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和地位,中国历代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介绍历史上法律保护企业家的案例。(www.xing528.com)
第四,强调实践教学。立德树人需要知行合一。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视察重要讲话中指出“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一方面,大学生教学应该强调走进社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不能了解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现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家,参与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从而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也邀请企业家走进校园,走进课程。法大商学院邀请了中国建筑董事长宋志平、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等企业家走进校园,介绍企业家精神,都是有意义的尝试。邀请企业家进入课堂,将学术界的研究者和企业界的实践者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实际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合作,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不断修正关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第五,强调案例教学。企业家精神教育需要强化案例教学。中国历史上有丰富的企业家精神。这些企业家精神包含在各种历史上企业家的故事中。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因为很多同学比较熟悉这些历史故事,于是案例教学将会更接地气。在授课教师日常科研中,可以系统总结一些有价值的企业家精神案例,然后在课程中讲授。例如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的故事和民族企业家管彤贤的人生经历,都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在《政治经济学二》的教学中,组织同学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里重要的企业家调研,就让同学自己参与了企业家精神案例的考察。丰富多彩的案例教学有利于让初学者认识到企业家精神的可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