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的定义主要有两种。第一类强调风险。坎蒂隆将社会分成被雇佣人员和企业家,认为企业家承担不固定且不确定收益。奈特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认为“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是不可度量。[4]企业家是承担不确定性的决策者,因为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企业家面临的是不确定的未来,需要敢于冒险。第二类强调创新。熊彼特提出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德鲁克提出“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5]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显然,创新和承担风险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品质。
改革开放40年里,企业家推动了国家进步。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国有企业中的企业家。正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国有企业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做大做优做强国才拥有资本。所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包括激发国有企业家的作用。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时期,正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迁。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呢?这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紧密相关。在过去40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的经济奇迹。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的GDP总量从3679亿元上升到83万亿元、11.9万亿美元,与整个欧洲大陆GDP总量齐平。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欧盟,跃居世界第一。同时,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也达到了1.6万美元。中国数亿人摆脱贫穷,让世界变得更加平等,为世界繁荣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过去40年中国经济增长成就主要是后发式经济增长。也就是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也正处于超越发达国家,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的时候。这意味着,后发优势已经快耗尽。人口红利消失,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中国经济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这种新的常态就需要我们采取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就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是科学家、工程师,因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高的是技术效率。这种技术效率的提高需要转换为生产力才能对社会经济做出贡献,这种转换就需要企业家敢于冒险尝试采用新技术、用心创新经营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经济效率。这就需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将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www.xing528.com)
怎么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呢?一方面需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发挥的环境。包括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一种好的法治环境,法商环境,才能让企业家可以安心地去创新,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构建一种“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相处“亲密”而不失“分寸”。另一方面,企业家要充分把握发展大势,客观认识经济形势,看到肩上的担子,切实强化职责、使命和意识。当然,激发和保护企业精神最基础的就是给予企业家自由和产权保护,让企业家能够受到法律保护去创新创造。[6]当然,归根到底,都需要通过改革,改革开放创造了宝贵的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也推动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用全面深化改革,让企业家精神得到更彻底的释放。伟大的新时代,是企业家最好的时代,更需要企业家推动,创造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大时代。
企业家精神离不开企业家教育。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是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优秀企业家培养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应有之意。企业家教育背景对企业家行为影响显著。例如研究发现“技术背景的企业家相比与其它背景企业家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更为显著”[7]。企业家是可以培养的,企业家精神是可以培育的。培育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8]自2014年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校纷纷开展了创业教育工作。创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围绕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可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宗旨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