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不仅仅是个人建构的过程,更是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合作学习的环境能够促使教师分享经验,通过彼此的相互影响,形成观念之间的交换,促进教师信念完善与发展。斯旺(Swan)在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为培训者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有助于促进教师信念的转变。前面的调查和分析也发现,工作环境是影响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决策教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是文化的集中表现,校园文化是乡村教师工作身处的小环境,对他们教师信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乡村小学营造开放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师教育信念的良性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构建教师学习与研究共同体
教师学习与研究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教师共同构成的一种集学习与研究于一体的群体。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与研究任务为载体,通过互惠式的交流学习、共同研讨与同伴支持,达到成果的共享,以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走在一起,抱定同济互助、共同发展的信念,大家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感悟呈现出来,将个体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外显出来,与团队成员共享,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从而促使教师共同发展。在这样的学习与研究共同体中,一方面温馨的工作氛围和温暖的工作环境会提升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归属感,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可以让他们自然流露内心的情感,实现彼此之间心灵的对话。另一方面,优秀教师还能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激发其他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其他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二)搭建大学—小学教育联盟平台(www.xing528.com)
乡村小学校园文化演变的阻力往往比较强大,因此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不仅需要内部的进化,还需要外力的推动。乡村小学远离城市,其中的优秀教师既是推动乡村小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其他教师专业成长的参照标准。因此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发展。但受资源的限制,他们常常感到有心无力,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因此,对于地处偏僻的乡村小学来讲,乡村小学的管理者有责任通过多方努力,寻求外界资源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资源助推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教育信念。因此,搭建大学—乡村小学教育联盟平台,开展大学与乡村小学的校际合作或者不同区域之间的乡村小学与小学校际合作。通过两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可以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推动教育问题的解决,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融合。如乡村小学与师范院校之间合作开展基于课堂教学效果改进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通过专家引领促进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信念的发展。这种合作不仅让乡村小学优秀教师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优化他们的教育信念;而且也让大学教育理论专家的理论得到了实践性推理和实践性依据的支持,才能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实施发展性的管理体制
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教师的成长,良好的学校管理制度能够带给教师美好的情感和舒适的工作体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境界的提升。有研究者认为,作为外部诱因的外部动机可以由于环境形成的社会性动因以及通过个体的认知过程逐渐转化为该个体的内部驱力,成为内部动机。[16]乡村小学管理制度如果能够将内部动机的引导与外部动机的激发结合起来,就可以避免只是利用物质利诱等外部动机激发手段来管理教师所带来的弊端。对于乡村小学优秀教师而言,他们对乡村小学的情感是浓厚的,他们的教育能力是已得到大众认同的,乡村小学的管理者应该从保护他们对乡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情感出发,进一步深化他们对乡村小学教师岗位的坚定信念,从而引导他们走出自己专业的舒适区不断去挑战自我,让他们在不断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价值。因此,建议乡村小学管理者应积极采用发展性管理机制,激发在职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层次需要。发展性管理机制的目的不是约束教师的行为,而是给予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也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方向导引,为教师信念良性发展铺设通达的前进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