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式,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资料分析发现: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教育信念由4大类一级要素(即核心类属)、11个二级要素(即主范畴)和23个三级要素(即初级范畴)构成。通过对主轴性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和选择编码后形成的核心类属在整个节点中的占比和参考点数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结构的构成维度及其重要程度(具体数据见表5-1-4)。
表5-1-4 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结构统计
(一)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反映着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师职业、学生及学科教学的认识、看法和感受,包括了教师职业观、教育观、学生观和学科教学观。教师观念是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在观念层面的具体体现。笔者在编码分析及概念的提取过程中发现,在以上四个核心类属中,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念处于起点和最高点的位置,它决定着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的行为表现和扎根乡村小学从教的行为动机。在教师教育信念结构系统中占比很重,为29.42%。只有教师对教育和教师本身有正确积极的认识才能够产生积极正确的教育信念,从而坚定教师扎根乡村小学的教育行为。
1.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的教师职业观
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的认知整体呈现出“开放”取向,在他们看来,这份职业不仅具有能够“传递正能量”“改善乡村落后面貌”“改善落后的乡村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可见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乡村小学教师职业的价值和力量并根植于内心,总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即使这份力量对于整个乡村教育和乡村振兴而言是微薄的,但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坚定从教。这样的信念同时也让他们赢得了尊重和认同。“在学生心中有分量”和“在村民中有威信”是他们对自身职业地位的评价和认同。
2.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的教育观
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内心充满了对乡村教育的美好期待,他们深深认同乡村小学教育的价值,认为乡村小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让农村孩子有更好的未来”,而且可以“让孩子们有快乐童年”“引导学生走向正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可以促进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如“改变学生的命运”“为农村教育带来活力”“传承积极的乡村精神”等。对乡村小学教育的美好期待怎样实现呢?当然必须通过乡村教育。该实施怎样的教育呢?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们把乡村小学教育理解为“爱的教育”;教育应该是“爱心和责任”,还应该是“一种享受”,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寓教于乐”,收获快乐。通过这样的乡村小学教育,才能达成“多方面培养学生”和“培养学生品格”以及“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立德树人,实现乡村小学教育的价值。
3.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的学生观
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内心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他们大多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他们成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期待和需要老师的关爱,“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期待和需要老师的尊重。通过这些话语可以发现,这些教师都具有“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尊重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
4.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的学科教学观
学科教学观是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看法和认识,是教师教育信念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反映及延伸。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内心对学科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由于乡村小学大多是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学科教师配备不齐全,即使有一些老师兼教多门课程,仍然会出现诸如英语、音体美等小学科无人承担的局面。但新生代乡村优秀小学教师勇于承担甚至主动开设这些小学科课程,有老师说道:
我喜欢学习美术,因此我在学校会尽力给学生开设美术课程,也会在自己的语文课程中融入美育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
因为我喜爱阅读,因此我总是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好的课外书籍,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可见,他们不是从单一学科而是从多个学科的角度理解小学学科教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般的教育信念研究中,学科教学信念所占比例一般比较大,如赵昌木教授提到教师信念结构中包含了学科内容和自我学习的信念。[1]然而在笔者的研究中,学科教学信念占比为3.43%,在教师信念结构中占比最低。学科教学信念为何会出现与其他学者不一致的结果呢?可能主要是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与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有关。“最美乡村教师奖”设立的初衷是弘扬乡村教师的师德,鼓励教师创新进取的教育实践,因此它更加看重教师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和值得人敬佩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以无论是媒体对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报道,还是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自荐材料,会更多地贴近评奖的标准与要求。第二,乡村小学的布局决定乡村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特点。由于乡村小学的布局要考虑到学生入学的方便,因此仍然存在大量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根据国家的师生比规定,难以按照学科来配备教师,很多优秀教师都是身兼数职,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因此在思考自身教育信念时,往往不会只关注对单一学科的教学认识,而会更加侧重自身整体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身优势以及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及行为表现,这也就导致学科教学信念这一核心类属在整个教育信念结构中占比不高。
(二)教师行为表现
教师的行为表现是教师教育信念在实践中的直接体现和行为表征,透过教师的行为表现可以更好地挖掘教师的教育信念。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行为表现占比17.08%,包括一般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科教学行为。
1.一般教育教学行为
由于教师的教育信念常常作为“内隐的理论”根植于各种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教师对教师职业和教育教学工作坚定不移的看法和认识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反应在他们常规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如持有“每个乡村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特个体”学生信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更倾向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需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持有“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需要用心教育”学生信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像父母一样关心孩子的成长。
素材5:回到学校后,为了让孩子有家的感觉。吃饭时,他会像阿爸一样叮嘱孩子们,通过对孩子们教育陪伴、悉心照顾,在孩子们的心中桑老师已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了,在孩子们的心中桑老师就是他们的亲“阿爸”。课余他常常去孩子家中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历程。经过11年、上万公里“长征路”,他跑熟了千家万户,成为那个“家家的狗都认识的小伙子”。谈到为何要艰难跋涉前去家访时,桑老师笑着说:“我是他们的阿爸呀。”
素材6:2011年9月,为了帮助全乡7所完小近2 000名孩子解决冬天穿衣的问题,白老师多方奔走求助,拉回了爱心人士捐赠的3 000多件衣服和2500多双鞋子。同时白老师还带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外界对乡村小学的支持,如在白老师的影响下,普校长也加入了争取到上海真爱梦想基金的20万元捐赠,在学校建成了一间“梦想教室”,让山里娃体验到了现代教学充满欢乐的场景,打开了心灵的窗口,放飞了人生的梦想。
素材5中的桑老师每天悉心照顾每个孩子,叮嘱他们吃好饭,给孩子们的学校生活营造出“家”的温馨。为加强家校沟通,他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家访,即使路途艰辛他也不曾放弃,这些行为都反映出他秉持“孩子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学生信念。素材6中的白老师不仅用心教好学生,而且还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他通过身体力行和示范引领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说明他内心一直秉持着“爱的教育”信念。因此,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够诠释出他们内心坚定的教育信念。(www.xing528.com)
2.学科教学行为
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对学科教学的认识影响他们的学科教学行为。如果一位教师坚信阅读对于乡村小学生的价值,那么她不仅会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地渗透阅读的重要性,而且还会创造条件和组织活动来鼓励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素材7:刘老师说“面对乡村相对匮乏的文化资源,书籍是她和孩子们最为平价和高效的营养品”。自从2017年起,她开始奔走在各类公益机构间,为班级和学校募集书籍。为了能更好地利用书籍,她带领全校师生坚持开展以“读、诵、集、习、践”为一体的常规阅读活动。同时也开展了主题读书节、朋辈阅读和班级特色图书角打造等特色读书活动。为了能够把读书活动不断深化,她还带领学校里的几位青年教师成立了“阅读工作组”。工作组成立后,他们为学校的老师们打造了富有乡土气息的教师阅读工作室,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筛选书籍,指导阅读,主编了学校“奋飞文化报”和“天空”阅读专刊,以此来记录师生们的读书成长故事。在“放下手机陪你阅读”的亲子共读活动中,他们让农村的家长们拿起了书本,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很多家长还写下了感人的共读体会。
材料中的刘老师由于非常认同阅读对于乡村孩子的价值,认为书籍是乡村小学生最为高效也是最为平价的营养品,因此她一直致力于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她一方面通过募集书籍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另一方面组织了包括常规阅读活动、特色读书活动、主编阅读专刊和亲子共读活动等读书写作活动。通过她的努力,学校的孩子们都喜欢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
(三)行为动机
行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并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教师的行为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扎根乡村的行为,是整个教育信念结构中,较为突出且重要的一部分。从调查结果来看,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行为动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教师个体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其中,教师个体内部驱动主要是指教师自身驱动教师行为的动机,包括个体收获、自我实现、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等教师个体因素,总体占比24.83%;外部驱动是指除教师自身之外的驱动教师行为的动机,包括教育成就和外部影响,总体占比12.48%。从两者的占比来看,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的教育信念受教师个体内部驱动比较大,因此在教师教育工作中需要关注教师的内驱力。
1.教师个体内部驱动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文本分析发现,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个体内部驱动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浓厚的职业情感。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工作中常常能够体验到这份工作带给自己“成就感”“幸福感”“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他们能感觉到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的快乐与充实,进一步激起了他们对乡村教育的美好期待和坚定乡村小学教师岗位的信念。第二,高尚的职业道德。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定从教信念,不忘自己当初为师的初心;面对乡村小学相对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他们能够淡泊名利且严于律己,体现了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三,丰富的个体收获。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在岗位上通过不断地历练让自身得到了很多收获,主要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思想的成熟化和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他们感知到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成长,让他们更加认同这份职业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使他们坚定本心继续前行。第四,实现自我。驱动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选择乡村教师岗位并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想实现自我,可能是自己有教书育人的梦想,也可能是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抑或是感恩回报曾经的老师接替其衣钵,甚至是为了回应因乡村孩子的淳朴而产生的内心震撼。
素材8:“我是大山里长大的怒族娃娃,山里的孩子爱读书,小时候我做梦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北京天安门。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我长大成人了,大学毕业后就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回到家乡教书,让山里的孩子都能读好书。”桑老师说。
因为切身体会过山里孩子求学路途的艰辛,了解山里孩子对求学的渴望,所以桑老师更能体会乡村教育对教师的需求以及山里娃的求学梦,所以他立志大学毕业后教书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教书育人的梦想支撑着他坚守乡村教师岗位并努力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2.外部驱动
除教师个体内部驱动外,还有很多外部因素会影响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的教育信念。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文本分析发现,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外部驱动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出色的教育成就。乡村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教育成就,来源包括学生的成长、班级的优化、同事和领导的认同、学校的发展、家长和其他乡民的认可等都会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进而推动他们教育信念的优化。文本分析中,很多老师表示通过他们的努力取得了出色的教育成就,如“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绩”“改变村民对教育的态度”“消除了乡村小学生辍学现象”“改变了乡民对乡村教师的偏见”“改善了学校落后的环境”“学生得到了成长”以及“学生获得了奖项”等,这些成就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从教乡村、教好乡村学生的决心。第二,外部影响。外部驱动中除了教育的结果会激励教师前行之外,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会影响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家长、乡民、学生、家庭、同伴等方面。文本分析中,很多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都谈到,“淳朴的乡情”“村民的爱戴和挽留”“家长的信任”“学生求学的渴望”“学生的善良淳朴”“学生的关爱”和“家人及同事的关心”是支持他们坚守乡村教师岗位的重要力量。
(四)决策背景
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形成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因素除了驱动力外,还有教师个体的个性特征和所处的环境,笔者把它称为“决策背景”。决策背景比较复杂,既涉及乡村教师所处学校和学校所在乡村社区的工作环境,又涉及乡村教师的家庭环境,还包括教师个体的个性心理品质。
1.工作背景
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都是在乡村地区工作,他们必然要和乡村学校和学校所在的乡村社区发生联系,因此学校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物质与人文环境都会影响他们的教育信念。从对文本的分析来看,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都指出乡村学校“位置偏远”“教学环境差”,亟待进一步改善,“教学资源欠缺”“教学任务重”,乡村教育“发展缓慢”。学校所在的乡村社区在物质环境方面“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同时文化氛围方面表现为“娱乐活动单一”“村民对教育不重视”。总体而言,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人文层面都不尽如人意。
2.家庭背景
虽然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在学校工作,但他们总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新建家庭的成员发生互动。家庭是教师安心工作的大后方,如果乡村教师的乡村教学工作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同,他们更能坚定自己从教乡村的信念。如陈老师的报道中提道:
2013年和2014年,陈老师两次放弃了回县城上班的机会,坚守在乐阳小学。“我不想走,舍不得,我的外公也不希望我离开教育岗位。”家人的支持也是她在此坚守7年的动力。
可见,陈老师家人对她工作的支持与鼓励坚定了她坚守乡村从教的决心。但从文本分析来看,即使是被评为优秀教师的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他们中仍有部分人的工作难以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乡村学校和乡村孩子们身上,他们往往疏于照顾自己的孩子,对亲人充满了愧疚,如其美老师说道:
最大的愧疚是对自己女儿照顾得特别少。孩子今年已经八岁了,跟着妈妈在拉萨上学,但是平常只能在寒假、暑假才能见到,女儿上幼儿园的三年里,我作为父亲只接送过孩子一次。
3.个性品质
虽然这些优秀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有部分教师甚至还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同,但是他们仍然坚守乡村小学教师岗位,并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其中离不开他们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从文本分析结果来看,新生代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具有“吃苦耐劳”“勇敢直前”的精神,他们在工作中态度非常认真负责,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他们用自己的真诚与努力感染了很多学生和家长,赢得了他们的认同和尊重,这些好的个性品质促成了他们良好教育信念的形成和合理教育行为的生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