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性编码
三级编码过程是扎根理论研究的核心,它的第一步是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一个把收集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理论水平赋予概念,然后再归纳概念,形成范畴的操作化过程。开放性编码的基本操作步骤为:提取资料—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本研究借助Nvivo软件,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
1.贴标签
通过对原始材料中出现的,能够体现新生代乡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相关词句进行标注,用本土化的语言简化提炼,形成节点,例如:开阔学生的眼界、亲身体会求学路之艰难、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等节点(具体示例如下)。通过贴标签,共产生了1458个标签(即参考点数),但将相同或相似信息的标签归为一个节点,归并后共得到475个自由节点。
素材1:“跟随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或工作,原来我自己就是留守儿童啊!”梁老师心想,那图画中的孩子不是别人,其实就是自己。(贴标签:自己曾是留守儿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乡村孩子)2007年10月,英语专业毕业的梁老师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家乡甘肃陇南。“小时候就有当老师的梦想,看到公益广告里的留守儿童,好像一下子被唤醒,我要回去当老师。”梁老师说道。(贴标签:为师的梦想被唤醒,辞职回家乡当老师)
素材2:土登老师说道,老师和同学们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课余时间常会下下象棋。这也是莫丁村小教学质量比较高的原因,孩子们都带着兴趣在学习。(贴标签: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质量;孩子们学习需要兴趣)
素材3:“以前的梦想是周游世界,如今当了山区乡村教师,可能没有机会了。”丁老师说,今后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点燃学生们的梦想,让他们知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贴标签:努力点燃学生的梦想,让学生看到更远的世界)
素材4:回到学校后,为了让孩子有家的感觉。吃饭时,他会像阿爸一样叮嘱孩子们,通过对孩子们教育陪伴、悉心照顾,在孩子们的心中桑老师已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了,在孩子们的心中桑老师就是他们的亲“阿爸”。(贴标签:像阿爸一样教育陪伴孩子)
2.概念化
将第一步“贴标签”所得的475个自由节点进一步概括,将描述同一内容或相似内容的节点合并,例如:“陪伴学生”和“陪伴学生成长”这两个节点明显指的是同一内容,于是合并到“陪伴学生”;“帮助学生”和“帮助学生得到社会援助”合并为“帮助学生”;“关心照顾学生”“关注学生”和“关注留守儿童”统一归类为“关爱学生”;“提升改善教学”和“创新教学”合并为“钻研教学”;“坚持学习”和“提升自我”合并成“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家人的鼓励”和“家人的开导”合并为“家人的鼓励与支持”等。然后删除与教师教育信念主题研究无关的节点,如“儿子与病魔抗争”,这些节点虽然是教师生活中的经历,但是更多的是对其家庭现状的描述,比较个性化,不具有普遍性,综合考虑下来将其删除。经过层层筛选,一共得到143个概念(详见表5-1-2中的概念名称)。
3.范畴化
进一步对143个概念进行抽象概括,寻找到其中的相似点,将其归属到更高层的树状节点中,获得初级范畴,如“爱的教育”“教育是爱心和责任”“教育是种享受”这三个概念节点,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发现它们所体现的都是教师对于教育特点所持有的认识和观点,因此,将这些概念节点归纳为“对教育特点的认识”范畴。通过范畴化最后得到了23个概念范畴,分别是:个体特征、教育理解、职业情感、乡村教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教育学生行为、实现自我、教学行为、外部影响、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家庭因素、教育成就、教师地位认知、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看待学生、个体收获、职业行为、具体学科教学行为、学科倾向、学科教学目标。为了便于识别,用“A+数字”的代码形式表达(具体编码结果详见表5-1-1)。
表5-1-1 开放性编码结果统计(www.xing528.com)
续表
(二)主轴编码
通过深入分析23个初级范畴之间的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等关系,进一步抽象将其类属化得到主范畴,如“教师地位”“教师角色”和“职业价值观”都反映的是教师对乡村小学教师这份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可以合并为“教师职业观”;“乡村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和“教育理解”都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整体理解,可以合并为“教育观”;“看待学生”反映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命名为“学生观”;“学科倾向”和“学科教学目标”反映的都是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看法和理解,合并为“学科教学观”;“个体收获”“实现自我”“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都是驱动教师选择成为乡村小学教师并成长为优秀教师的来自教师个体自身的因素,合并为“教师个体内部驱动”。经过类属化的过程,最终得到11个主范畴:教师职业观、教育观、学生观、学科教学观、一般教育教学行为、学科教学行为、外部驱动、教师个体内部驱动、工作背景、家庭背景和个性特征。为了便于识别,用“B+数字”的代码形式表达(具体编码详见表5-1-2)。
表5-1-2 主轴编码结果统计
续表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结合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通过对范畴之间的关联比较,找到已有范畴中的核心类属,建立起能够涵盖整个分析的概念范畴。核心类属在所有范畴中占据中心位置,并很容易与其他范畴发生关联,如“教师职业观”“教育观”“学生观”和“学科教学观”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认知,因此抽象为“教师观念”;“一般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科教学行为”都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体现,因此抽象为“教师行为表现”;“外部驱动”是指教师以外驱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因素,“教师个体内部驱动”是指教师个体驱动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内部因素,这两者都是属于驱动教师行为的因素,因此命名为“行为动机”;“家庭背景”“工作背景”和“个性品质”都是影响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的背景因素,因此将三者抽象为“决策背景”。经过选择编码将主范畴核心化,最终得到4个核心类属,分别是:教师观念、教师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决策背景。为了便于识别,用“C+数字”的代码形式表达(具体编码详见表5-1-3)。
表5-1-3 选择性编码结果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