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制瓷业发达,制瓷技术先进。北朝之前,制造青瓷、黑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北朝期间烧制出的白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为后世的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各种彩绘瓷器的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瓷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一、北朝之前的制瓷技术[870]
考古发掘的大量资料表明,我国瓷器发明至迟在商代中期。最早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种质地坚硬、施玻璃质青釉的器物,如大口尊等,火度很高,轻轻敲击能发出悦耳的金属声。此后的一些发现证明,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由陶到瓷的“原始瓷”的阶段。现代科技测定显示,原始瓷与陶器在组成上有一个突变,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与瓷器则没有这个突变,而是逐步变化。这说明原始瓷从本质上已不是陶器,不能把它叫做釉陶。但尚不能完全等同于瓷器,因而叫它原始瓷。
原始瓷器多为原始青瓷,出现以后很快就发展起来。商代后期,河南、河北、山东、江西等地的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原始青瓷和碎片出土。它们的器型、胎质、釉色与前期相似。西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分布地区更为广泛,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的武夷山等地的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器物的烧制技术又有所提高。根据已经发现的材料可知,大约在商代早期到中期,人们在烧制陶器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原料的选择与处理,以及通过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等方式,创烧了原始青瓷。原始瓷起源于何地,之前有“源于南方”和“南北方同时起源”两种的观点[871]。2009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夏季、朱剑、王昌燧采用古陶瓷粒度分析法,对我国不同地方出土的原始瓷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南北方出土的原始瓷的明显差异,得出了我国商代原始瓷应有多个产地的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制瓷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进入了早期青瓷阶段。春秋时期的早期青瓷分布在东南沿海广大地区,且多集中在尤江苏、浙江。战国时期的早期青瓷,在浙江绍兴一带的战国墓葬中出土较多,胎质坚硬,器形规整,多仿青铜器。
早期青瓷经过秦、西汉时期的发展及制瓷技术的提高,到东汉时出现了真正的瓷器。考古发掘发现,小仙坛窑遗址出土的青瓷制品的胎质细腻,呈灰白色,釉以青色为主、少量青绿,釉层比原始瓷显著增厚,且胎釉结合紧密牢固,釉层光亮,有较强的光泽度。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小仙坛的青瓷产品已达到或超过现代日用瓷的标准。可见,我国真正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陶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时,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东汉时的青瓷、黑瓷技术先在南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浙江是我国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之一。由于制瓷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四大窑系。其中,又以越窑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好。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永安三年谷仓罐上有一个小碑,正面刻写:“永安三年时,富且羊,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央(殃)。”南京市越士岗东吴墓出土的青瓷虎子,上面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郡上虞师袁宜作口”的铭文,说明制瓷手工业已经有了专业的工匠队伍。另外,在浙江上虞生产的瓷器出现在南京、镇江等地,距离相当远,说明当时瓷器手工产品作为商品流通已比较活跃,可能已有相当规模。概言之,当时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长江中上游的赣、湘、鄂、蜀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闽、粤、桂一带,都烧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瓷器,并在胎料、釉料的选择和配制,以及成形、施釉、筑窑和烧造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北朝瓷器的考古发现[872]
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在1948年发现的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群中,收集到青釉、黄釉、酱色釉等瓷器或残片35件,拉开了北朝瓷器研究的序幕。多年来,在众多的考古、文物工作者努力下,发现和发掘了不少北朝窑址、城址及墓葬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瓷器、窑具等实物资料,为研究北朝瓷器奠定了基础。
(一)已发现的北朝瓷窑遗址
北朝瓷窑体系的形成,突破了过去只有南方生产瓷器的局面,从此南北两大瓷系互相促进,使我国陶瓷生产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不少北朝瓷窑遗址,主要有河南的巩县铁匠炉窑[873]、安阳相州窑[874]、安阳灵芝窑[875]、巩义市白河窑[876],河北的磁县贾壁村窑[877]、河北内丘县邢窑[878]、临城陈刘庄窑、邢台西坚固瓷窑,山东的淄博市寨里窑[879]、泰安中淳于窑[880]、枣庄中陈郝窑[881]山东临沂朱陈窑[882],江苏的徐州户部山窑[883]等。
(二)城址中出土的北朝瓷器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文物工作者对北魏都城盛乐、平城、洛阳的局部地域和东魏、北齐的都城邺城(包括邺南城)的遗址进行了文物调查和发掘。在此过程中,只有洛阳一地出土了瓷器。
1985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继完成了对北魏洛阳城外廓城及廓城内主要道路、河渠的勘探工作。并对位于洛阳西廓城内、阊阖门外御道和西阳门外御道之间的北魏洛阳最大商业市场“大市”,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发现了一些坊间道路和不同类型的房舍、窖穴,并清理出一大批有价值的古代文物,其中北朝瓷器与釉陶器尤为重要。瓷器出土时多已残碎,共出土残片100余片。经粘对复原,得到完整或较完整的瓷器62件,多为生活用器,只有青瓷、黑瓷两种。其中,青瓷53件:碗27、杯15、盏3、盏托2、钵2、高足盘2、壶1、十四足砚1;黑瓷9:碗5、杯3、盂1。这些瓷器胎体厚重,加工粗糙,多呈灰黄色;釉质透明度差,缺乏光泽者居多,少数釉质清亮,莹润而有光泽。大多数青瓷胎釉结合紧密,但仍存在脱釉现象。黑瓷胎釉结合较好,甚少脱釉现象。瓷器的施釉的方法,以荡釉和蘸釉为主。器内底部釉层普遍较厚,积釉现象较为突出;器外壁下部釉层稍厚,但流釉现象很少出现。有一些青瓷器如多足砚、盏托等较为特殊,其胎色灰白,釉色灰绿,器形特点有南方越窑青瓷的风格。但胎质却与南方青瓷明显不同,这或许是北方地区的仿制品。
(三)纪年墓葬中出土的北朝瓷器
从1965年发掘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开始,截至2012年底,考古、文物工作者发掘了出土瓷器的北朝纪年墓葬有40多座,出土了大批瓷器。这些瓷器地层关系清晰,年代准确,为分析、研究北朝瓷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出土的北朝瓷器看,虽不及南方地区丰富多样,但基本生活类器物比较齐全。据统计,出土的北朝瓷器有19种。按器物的用途可将这些瓷器分为5类:饮食器,此类瓷器品种最为丰富,包括碗、杯、唾壶、高足盘、碟、盘、钵等;存储器,包括盘口壶、鸡首壶、罐、瓶、盒等;文房器,包括水盂、砚台;陈设器,只有尊;其他生活器,包括烛台、香薰、虎子等。详见表8-2。
表8-2 北朝纪年墓中出土瓷器一览表
注:①吕达、吕仁系父子。此两座北魏墓位于洛阳吉利区同一墓地,于1987年发掘。
②高雅墓、高长命墓位于河南景县高氏家族墓地,此两座东魏墓于1973年发掘。
③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简称《北周墓葬》),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6-59页。
三、北朝制瓷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北朝制瓷业起步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但发展较快,不仅烧制青瓷、黑瓷,还创烧了我国最早的白瓷。
(一)北朝制瓷技术的发展历程
北魏迁都洛阳后才开始烧制瓷器。1959年,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对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出土的一件青釉器碎片进行了测试分析[884],结果表明,其瓷胎成分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二氧化硅(SiO2)含量为67.29%,较南方青瓷为低;而三氧化二铝(Al2O3)含量为26.94%,远较南方青瓷为高。这正是北方青瓷的一个基本特点。二是二氧化钛(TiO2)量较高,这也是北方瓷系的重要特征,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胎和其他北方青瓷胎一般着色较深,与此关系密切。三氧化二铁(Fe2O3)和二氧化钛(TiO2)都是着色元素,若瓷胎含铁而不含钛,即使含铁量超过1%,在还原焰下烧成后,瓷胎仍然是呈白色的;若含铁、含钛且钛较高时,其着色就会变得明显起来。此乃因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在高温下生成了FeO·TiO2与2FeO·TiO2以及Fe2O3·TiO2等化合物使胎着色之故。南北青瓷虽含铁量相去不大,但因南方青瓷含钛量稍低而呈色较浅。可见,封氏墓出土的青瓷为北朝瓷窑所烧制。北朝制瓷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期[885]。
第一期:北魏迁洛(494)至北魏末(534),即北魏中后期。根据纪年墓出土的器物可知,品种较少,主要集中于碗、钵、唾壶等饮食器具。器物多施青釉,满釉,釉色光亮。器身表面大多素面无纹饰。少数碗身上施弦纹,个别碗身上饰有莲瓣纹。鸡首壶、盘口壶身上多为方形桥状系。这些造型装饰都带有南方青瓷的特征。北魏洛阳城址出土的一批青、黑釉瓷器:青瓷器有杯、盏、钵,黑瓷有碗、杯、盂等,以青瓷居多。多数青瓷胎体厚重,加工粗糙,其色灰黄,多数釉面缺少光泽、透明度较差,少数器物存在脱釉现象。这与北魏墓葬中出土的物器有所不同。据此推知,这批器物应是北魏本土烧造,因其质量较差才未在贵族墓中发现。说明北魏迁洛后烧造瓷器技术尚不成熟,多模仿南方青瓷,烧制的瓷器质量也较差,多数贵族仍在使用比较精美的南方青瓷。
第二期:东魏建立(534)至北齐早期(约560),即东魏、西魏时期。是时,所发现瓷器多出于东魏统治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地区。器物种类略有增加,除第一期常见的碗、唾壶、鸡首壶外,瓶开始大量出现。盘口壶有所减少,钵、罐等出现了多种造型,为以往南北方不见,而在后来的北齐时期墓葬中较为常见,无疑是北方烧造。带系罐在这时也开始出现,赵胡仁墓出土的四系罐、茹茹公主墓出土的六系罐很有北方瓷器特征,尤其是茹茹公主中罐的盖,凸塑仰覆莲两层,造型复杂,与北朝石窟莲瓣装饰基本一致,应为北方所产。器物器身装饰除了流行于南朝的方形桥状系外,还增加了单条形系和双条形系,条形系在北朝末期和隋代北方瓷器的装饰上非常流行,成为北方瓷器的一个突出特征。可见,东魏、西魏时期,北方制瓷技术逐步发展,开始烧制具有北方特征的器物。
第三期:北齐早期(约560)至隋朝建立(581),即北齐、北周时期。是时,北方出土瓷器种类进一步增多,基本上包括了北朝瓷器的所有品种。器物胎质逐渐细腻,白度增高。釉色纯正,除青黄釉之外,还有白釉、黑釉器。器型装饰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装饰手法有印花、贴花、刻画等。装饰主题多为莲瓣纹、宝相花纹,辅纹有从西域传入的联珠纹等。与北朝晚期窑址材料的对比,多数器物都可判定为北方地区所产。图8-7至图8-10是出土的北齐瓷器实例。概言之,在北齐、北周时期,北方制瓷技术瓷器已经初步成熟,北方瓷业体系已初步建立,开始烧制具有北方特色的各种瓷器,为隋代北方制瓷技术的进步及制瓷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图8-7 北齐白釉双系瓶
图8-8 北齐青瓷四系罐
图8-9 北齐黑褐釉垂壶(www.xing528.com)
图8-10 北齐相州窑青釉杯
(二)白瓷的发明[886]
白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重要品种。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土了一批碗、杯、缸、瓶等白瓷器物。其后,陕西咸阳北周宣政元年(578)孤独藏墓出土了一件白瓷唾壶。这些白瓷形制皆为当时青瓷所流行的式样,说明我国北方在北齐时已开始生产白瓷产品。另外,这些白瓷胎釉的白度、烧成后的强度和吸水率等,都不能与现代标准白瓷相比。尤其是其釉色呈乳浊的淡青色,在釉厚处依然泛青,显然是从青瓷发展而来的。
北方烧制的青瓷从造型到工艺方面都受到南方青瓷的影响,但由于与南方所用瓷土、釉科、窑炉的不同,两者在胎、釉方面差别很大。北方青瓷普遍胎质粗厚,釉层薄,加之制作工艺的落后,所以最初烧造的青瓷质量并不是很高。北方地区在改善青瓷质量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一是二次施釉,使釉面变得均匀光亮。二是提高制坯原料的质量。主要是选择软质黏土,通过特别的配制,进而淘洗、充分的提炼,从而使胎质均匀细腻,胎色灰白。同时,改良釉的配方,使釉具有较高的硅铝比,降低釉中的含铁量,使釉色变得更透明,更有玻璃感。三是在青瓷的胎、釉间加施化妆土。在改进青瓷釉色的尝试中,当含铁量偏低的青釉施在颜色较浅的胎体上时,就会呈现一种白中泛青的颜色。这些白胎青瓷釉色浅淡,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但窑工当时的主观意图是烧造青瓷,还是属于青瓷范畴。
直至人们有意识地开始烧造白瓷,且胎料除铁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扩展到瓷釉中时,真正的白瓷才正式出现。目前,发现北方地区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集中于豫北冀南地区,有河北内丘、临城的邢窑窑址,安阳相州窑窑址等。从邢窑窑址出土的碗、杯、盘等残片的造型来看,年代可早到北朝晚期。这一时期的邢窑主要生产粗白瓷,而这些粗白瓷又分为胎质粗、胎色灰白和胎质较细、胎色白中泛黄但施化妆土两类。这表明,在白瓷生产之初,生产者就把改良青瓷的方法吸收过来,转化为烧造白瓷的技术:一是优化胎、釉原料。努力在胎、釉原料中去除铁、钛等着色成分,使胎体变白,釉变得浅淡而透明。加上北方地区馒头窑易在窑炉中形成氧化气氛,因此使白瓷逐渐脱离青瓷而独立出来。二是加施化妆土。在较粗且颜色不纯的胎体上加施白色化妆土,然后再施以极浅淡色透明釉,也成为不同于青瓷的白瓷器。另外,在烧制工艺上,改进窑炉,提高烧成温度,也是提高瓷器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北方早期白瓷的发展过程中,还与釉陶器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釉陶俑上有的加白色釉彩,在范粹墓中白瓷器与白釉二彩陶器共同出土,且釉陶器与瓷器的造型类似。因此,可以大致推测,铅釉陶和瓷器的发展是共同进步的,在胎、釉不断精炼的同时,釉陶和瓷器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白釉陶和瓷器应该是基本同一时间出现的。
关于白瓷出现后在北方迅速形成规模的原因,许多学者已做过专门论述,认为与北方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趣味、社会心理、民族的“尚白”习俗和宗教信仰有关,这里不再赘述。
(三)北朝瓷器的装饰、装烧技法[887]
北朝瓷器不仅重视胎料、釉料的选择和配制,而且重视瓷器的成形、装饰、装烧等制瓷工艺和技法,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里仅对北朝瓷器的装饰、装烧技法作简要介绍。
1.北朝瓷器的装饰技法
北朝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包括印花、刻画、贴花、彩釉等工艺。
印花工艺,是指在尚未干透的瓷坯体表面,用刻有装饰花纹的模具压印,使得模具上的饰纹反印于坯体表面,以达到装饰的目的。北朝瓷器上印花工艺实例甚少,仅见于陕西咸北周尉迟达墓出土的青瓷杯,其表面压印有朵花纹。
刻画工艺,包括刻花工艺和划花工艺。划花工艺,是指在半干的瓷坯体表面上,用竹、木、铁等工具浅划出线条纹样,待瓷坯阴干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刻花工艺,是指在尚未干透的瓷坯表面上,以铁刀等工具刻出装饰花纹,待瓷坯阴干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刻花的特点是用力较大、线条较划花深而宽。刻画工艺由于使用的工具较为尖锐,工匠的技法娴熟,因而所刻画的纹饰,一般线条流畅,图案完整,装饰效果甚佳,如东魏至北齐时的青釉六系划花罐(图8-11)。
图8-11 东魏至北齐青釉六系划花罐
贴花工艺,又称贴塑工艺,是指先采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用胎泥制成各种花纹图案。然后,以浓度适当的泥浆作为黏合剂将所制作的花纹图案贴在坯体表面。待之阴干后,在其表面施加釉料,入窑烧制。模印由于采用规格相同等模具,因而纹饰整齐划一。捏塑因用手捏制,往往较为随意。贴花工艺的运用,使得器物表面纹样凸显出来,立体感极强,具有很强在装饰效果,如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四系贴花莲瓣罐(图8-12)。又如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及北齐相州窑出土的六系青瓷莲花大尊,都用了贴花工艺,分别见图8-13、图8-14。
图8-12 北齐范粹墓白瓷四系贴花莲瓣罐
图8-13 北朝封氏墓六系青瓷莲花尊
图8-14 北齐相州窑六系青瓷莲花尊
彩釉工艺,是指先在制作好的瓷坯体表面上施加一层底釉,然后再使用其他颜色的釉料在其表面涂抹,没有一定的饰纹要求,往往随意成之。但色彩较为鲜艳,效果良好。
2.北朝瓷器的装烧技法
讨论北朝瓷器的装烧技法,首先要搞清楚当时所用的窑炉和窑具。北朝时期,北方流行的窑炉是“馒头窑”(南方流行“龙窑”)。目前所发现的北朝瓷窑遗址中,只有河南巩义市白河窑址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窑炉[888]。窑具则发现了很多,墓葬及瓷窑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窑具,早期调查的瓷窑遗址表面也散落着不少窑具。
北朝时期的窑具按其形制和作用可分为支烧具和垫烧具两类。
支烧具要置于窑底,其作用是把待烧器物装到窑内最好烧成的部位,一般较为高大粗壮。支烧具主要有窑柱、喇叭形支烧具、桶形支烧具、柱状三叉形支烧具等。其中柱状三叉形支烧具是三叉支垫和窑柱的复合产物,是一种特殊的支烧具。支烧具出现在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支烧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装烧工艺的一大进步。它可以将待烧器物支托到最佳窑位,避免窑底的“低温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放置待烧器物的匣钵出现和普遍使用后,支烧具的使用明显减少,有的窑甚至停止使用。
垫烧具又称间隔具,用于叠装,一般制作较为精细。垫烧具主要有三叉形支垫、四叉形支垫、垫饼、垫圈、齿状垫具等。其中,三叉形支垫出土数量最多,几乎每一个北方地区瓷窑遗址中都有所发现,而且器形也较为丰富。四叉形支垫仅在河南巩义市白河窑遗址发现。从力学原理来说,四叉形支垫的稳定性还不如三叉形高,且耗费瓷土较多,这可能是其发现较少的原因。垫饼呈圆状,垫圈呈圆环状,一般由瓷土或耐火材料制成,直径大小不一,以满足不同待烧器物的需要。
北朝时期,瓷器的装烧技法主要有两种:三叉形支钉叠烧法、三叉形支钉裸烧法。
三叉支钉叠烧法多用于碗、盘、杯等重量轻、体积小的器物。其装烧的步骤是:首先,在窑床上均匀地铺一层石英或沙粒。这样,既可以较好地保持窑内的温度,也能使支烧具安放得稳定牢固。其次,将窑柱(或其他支烧具)放置在窑床上的沙层之中,并在窑柱上部放置一个三叉形支垫。再次,在支垫上仰放一个待烧器物,并在其内再放置一个支垫,在此支垫上又放置一个待烧器物,这种操作重复进行。这样,依次在待烧器物内放置支垫,其上放置待烧器物。由于上部器物的重量都垂直叠压在最下一层器物的内腹,因而,叠烧的高度是有限的。叠烧的层数取决于窑炉的高度和器物的整体体积。采用叠烧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另外,支钉可以防止器物之间的粘连,减少废品率。北朝时期,尚未发明匣钵,因而待烧器物周围没有包裹物保护。在烧制过程中,烟尘等顺着窑火的方向流经待烧器物周围而污染其表面,使得有些器物表面出现明显的瑕疵。
三叉形支钉裸烧法主要用于鸡首壶、盘口壶、罐、钵等大型器物。由于这些器物的高度较高,且口部较小,难以层层相垒,不宜采用叠烧法。采用三叉形支钉裸烧法的具体过程是:先将窑柱放置在窑床上的沙层之中,在窑柱上放置一个三叉形支垫,在支垫上再放置待烧器物。这种方法采用单件装烧,即每个器物使用一个支垫和一个支烧具。也可以直接使用柱状三叉形支烧具,其上放置待烧器物,或许更方便些,不过后者目前还未经证实。
概言之,北朝是北方瓷器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是时,北方不仅开始烧制瓷器,还创烧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白瓷。北朝瓷业的兴起,为隋唐北方瓷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