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之前及南朝出现的地理著作,为北魏杰出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巨著《水经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一、郦道元其人[599][600]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曾祖郦绍曾在后燕、北魏为官,其祖父郦嵩曾为天水郡太守,其父郦范在《魏书》中有传。[601]从郦绍到郦范,在近百年的岁月中,郦氏家族已是三世绵延的官僚世家。
郦道元在父去世后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为尚书主客郎中。太和十八年(494),郦道元随孝文帝北巡怀荒等六镇,到过怀荒(今河北沽源县)、柔玄(今河北张北县)、抚冥(今河北张北县)、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四镇,沃野(今内蒙古五原西北)、怀朔(今内蒙古固阳西北)两镇未到。次年,北魏迁都洛阳。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秉法清勤”,引为治书侍御史,掌纠察朝会失时、服章违错等事。不久,李彪被免,郦道元也“以属官坐免”。太和二十三年(499),宣武帝即位。景明年间(500-503),郦道元出任冀州镇(治信都,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是时,冀州刺史是外戚于劲,“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冀州一带,自魏晋以来,是豪强大族土地兼并最残酷的地区。郦道元“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魏收撰《魏书》,将郦道元列入“酷吏”中,可能与他打击豪强有关。景明末,郦道元调为颍川(治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太守,是以长史行州事。永平年间(508-511),郦道元任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延昌四年(515),调任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由于郦道元为政严厉威猛,当地人向朝廷控告他苛刻严峻,因而被免去官职。很久以后,郦道元又被任命为河南(今洛阳市)尹。正光四年(523),北魏政权“罢镇立州”,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各镇全部改为州,其郡县令都以古城邑之名为准。是时,孝明帝诏令任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与都督李崇一道筹办各州郡县设置的具体事宜。确定裁减、去留人员,储备兵器,广积粮草,以充实边防军备。但当时六镇已经全部反叛,郦道元没有成行。孝昌元年(525),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叛乱,南朝萧梁趁机调兵遣将,侵犯北魏南方边城。孝明帝“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在涡阳(今安徽省涡阳县)击败梁军。“道元追讨,多有斩获”。郦道元从南方战线回来后,升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此职督司百僚,“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颇遭豪强和皇族的嫉恨。孝昌三年,汝南王元悦趁雍州刺史萧宝夤企图反叛之机,劝说朝廷派郦道元任关右大使,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郦道元在赴任关中的路上,萧宝夤果然派人将郦道元围困于阴盘驿亭(今陕西省潼关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郦道元和其弟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郦道元遇害后,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郦道元随父在青州时,曾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后,又到过许多地方,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北魏管辖的广大地区。他利用职务之便,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地域变迁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项。“道元好学,历览奇书”,他还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郦道元在阅读地理古籍的过程中,一方面珍惜前人成果,同时也深感存在许多不足。他在《水经注·序》中明确指出[602]:
昔《大禹记》著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其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宣导者矣。
郦道元还认为,地理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远古时代的情况已经很渺茫,以后又经过历代的更迭、城邑的兴衰、河道的变迁、山川名称的变易。因此,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而准确地记载下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作注,“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布广前文”。“所以撰证本《经》,附其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求其寻省之易。”[603]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反对“默室求深,闭舟问远”的脱离实际的做法,他亲自考察了许多河流,“脉其支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缠,访渎搜渠,缉而辍之”[604]。遇到疑难问题,便向当地人请教。因此,他不仅弄清了一些河流水道的详细情况,还掌握了它们流经地区的地理概况、历史古迹和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郦道元查看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精详地图、碑刻。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引书多达437种,辑录汉魏金石碑刻350多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了巨著《水经注》。
二、《水经注》的流传和研究(www.xing528.com)
《水经注》全书40卷,34万多字,超过《水经》原文20倍以上。所记述时间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约2000多年。《水经注》的写作体例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不同,它以水道为纲,记载各水道流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涉及水文、地形、地质、植被、动物、关隘、交通、人物、政区沿革、风俗习惯、聚落兴衰、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内容,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该书自问世以来,先后著录于隋、唐、宋各史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水经注》渐多缺佚,到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已无完书。是时,朝廷编修《崇文总目》,发现已缺佚5卷。后人将剩下的35卷析为40卷,又迭经传抄翻刻,《水经注》遂失其真,经、注混淆日趋严重,有的章节甚至难以辨读。到明代时,已成为一部不堪卒读的残籍。明清以来,系统整理、研究《水经注》的学者渐多,并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由于学者研究方向的不同,形成了考据、地理、辞章三派。
明代,在众多的《水经注》研究者中,朱谋㙔(1564-1624)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朱谋㙔字明父,一字郁仪,私谥贞静先生,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人,明宗室宁献王朱权七世孙,封镇国中尉。他自幼博览群书,好易学、天文学、地理学及文字训诂之学,是晚明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朱谋㙔最先为《水经注》作注,撰《水经注笺》40卷,万历四十三年(1615)刊印。该书笺注考订、征引文献相对粗略,对经、注混淆仅有个别订正,但不擅改旧籍,在当时尚属罕见。朱谋㙔《水经注笺》对后来郦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水经注笺》刊印不久,两位著名文人钟惺(1574-1624)和谭元春(1586-1637)以《水经注笺》为底本,在描写佳处进行评点,刊行了一种评点本,开创了辞章学派之先河。由于《水经注》文字生动,语言优美,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这也是其能流传不朽的重要原因之一。辞章学派就是从文学价值的角度论析《水经注》,这无疑是郦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这一学派发展缓慢。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文学价值的角度研究《水经注》的学者逐渐增多,研究者主要从文学地位、写景成就、文学渊源等方面对《水经注》作了探讨。其中,写景成就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核心,《水经注》中精彩的写景片段已被选入教科书中。
清代,考据学大盛。乾隆年间出现的郦学考据学派,是郦学研究的一个高峰。考据学派认为,郦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大学问,但必须通过审慎细致的考据,才能得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校本。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全祖望、赵一清和戴震。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辞官,专事著述。全祖望发现,《水经注》原本系双行夹写,注中有注,经、注混淆。为此,全祖望从乾隆十四年到十七年(1749-1752),七校《水经注》,以辨析经、注。其考证详实,语多精确。但是,全祖望身后文稿散佚。后经他人整理,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才由薛福成付刻印出全氏七校本《水经注》。赵一清(1709-1764),字诚夫,号东潜,浙江仁和(今杭州城区东)人。赵一清家学渊源,博览群书,青年时就学于全祖望。赵一清对《水经注》传本的考订,不仅辨析经、注,还补正阙佚。《水经注》在流传中,丛残阙佚,十分严重。如《唐六典》工部注称,桑钦《水经》记载天下水道有137条,而当时传本所列水道为116条,少21条。《水经注》原为40卷。宋《崇文总目》载35卷,称已佚5卷。赵一清认为,此21水,即在所佚中。于是,他杂采唐宋诸书,证以本注,得滏、洺等18水。又钩稽本经,知漯水、漯余水,清、浊漳水,大、小辽水,原分为二。这样,就增多21水,与《唐六典》注相一致。赵一清撰《水经注释》40卷、《水经笺刊误》12卷。其考据订补,颇极精核,独树一帜。戴震(1724-1777),字慎修,号东原,休宁隆阜(今安徽省黄山市)人,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戴震科举之路不顺,曾六次会试未中。乾隆三十八年(1773),因学术成就显著,乾隆帝特招其入四库全书馆,任《四库全书》纂修官,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戴震用赵一清校本《水经注释》《永乐大典》本和其他善本,辨析讹误,订正伪谬,成就空前。他校勘的武英殿聚珍本(殿本)《水经注》,与旧本相比,总计补缺漏字2128个,删妄增字1448个,正臆改字3715个。光绪年间,湖南长沙著名学者王先谦(1842-1917),编撰刊出《合校水经注》,该书集乾嘉以来《水经注》研究之大成,繁简得当,是最便于读者使用的读本,刊行以来风行学界。经过考据学派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大郦学家的精心校勘,《水经注》除缺佚的5卷无法恢复外,其余各卷不仅混淆的经文与注文全部分清,而且错漏子句大部分也得到补正,使《水经注》又成了一部可读之书。
清末民初,由杨守敬及其弟子熊会贞创建的地理学派,使郦学研究又出现一个高峰。杨守敬(1839-1915),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他一生勤奋治学,博闻强记,长于考证,著名于世,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学者。熊会贞(1859-1936),又名崮芝,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他们认为考据学派诸家校订的《水经注》仍存在不少问题。杨守敬在《水经注疏要删·自序》中说:“自全、赵、戴订《水经注》之后,群情翕然,谓无遗蕴。虽有相袭之争,却无雌黄之议。余寻绎有年,颇觉三家皆有得失,非唯脉水之功未至,即考古之力亦疏。”于是,二人以王先谦《水经注合校本》为底本,认真校勘、考证和疏解,发愤撰写《水经注疏》。其编撰体例、大小纲领皆由杨守敬拟定。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成《水经注图》40卷,计8册。这使得《注疏》文图互相印证,方便阅读和使用,成就超越前人。因《水经注疏》工程浩大,一时难于成书,于是先刻《水经注疏要删》行世,后又刊出该书的《补遗》和《续补》两部简本。王先谦见到《要删》,就来信表示愿出资刻印全书。但当时《注疏》并未成书,只是写在八部原书上的眉批初稿。此后,师生二人致力于《水经注疏》初稿的校勘、修订。杨守敬晚年多次对熊会贞说:“此书不刊行,死不瞑目。”1915年,杨守敬去世,但《水经注疏》仍未刊出。杨守敬去世后,熊会贞继承师志,二十二年如一日,继续修改、复校《水经注疏》书稿,并把《水经注合校本》作底本改为朱谋㙔的《水经注笺》作底本。共经过六七次参校、六次抄写。1936年,熊会贞去世,《水经注疏》虽有定稿,也未能刊出。经过不少周折,直到1957年,《水经注疏》才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北京版)。全书共21册、40卷,200余万字。1971年,台湾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杨熊合撰〈水经注疏〉》40卷。可见,《水经注疏》是郦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历史地理为纲,集研究郦学及地理各家之长于一书。全书以朱谋《水经注笺》为正文,将郦学所引之书,皆注出典。所叙之水,皆详其迁流。正误纠谬,旁征博列,考证精详,疏之有据,疏图互证。同时,也吸收了一定的现代地理学知识。《水经注疏》的出现,使我国沿革地理学达到高峰。
20世纪30年代以来,郦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围绕《水经注》,国内外相关学者发表了多部新版本及研究论著,涉及地理学、地图学、文学、历史学、金石学、方言学、军事学等众多学科,还包括对郦道元生平、《水经注》价值、《水经注》版本、“赵(一清)、戴(震)相袭”公案、历代郦学家治郦过程等问题的探讨。
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水经注》研究者是陈桥驿(1923-2015)。陈桥驿原名陈庆均,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当代郦学泰斗、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早年即对《水经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事学术活动之后,最初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深研,系统整理了《水经注》中的各类地理学资料;进而对文献流传的过程进行探究,厘清诸多郦学史上的疑案;再进一步从思想、文化角度,对郦道元其人、其书以及在文化史、地理学史上的重大意义等做了精辟的阐释,并提出了“地理大交流”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还整理出版了多种《水经注》的点校、注释的新版本。这些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4部《水经注研究》论文集,以及《郦道元评传》《水经注论丛》《水经注校释》(以戴震武英殿本为底本)、《水经注校证》(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水经注全译(上、下册)》(合作、题解本)、《水经注疏(上、中、下册)》(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以195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水经注疏》影印本为底本)等论著或《水经注》新版本中。正是陈桥驿以及当代众多郦学研究者的深钻精研,又将郦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当今,郦道元及其《水经注》已是家喻户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