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医学管理与医学教育的优化方案

北朝医学管理与医学教育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奉常府下设太医令,主管医药事宜。属于太常者,太医令管理太医和药府。

北朝医学管理与医学教育的优化方案

一、北朝之前及南朝的医事制度[489]

医事管理,主要指国家医药管理机构的设置、医官的配备以及相关政令等事宜。良好的医事管理制度对医药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医事管理制度。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小疾臣”,即商代管理医事的官吏。《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春秋时期,已设有医疗卫生管理机构,隶属天官府,其主官称医师,职责是掌管医政、组织医疗活动及对医官进行考核。医师下属的医官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食医掌管周王的饮食,类似于营养医生;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兽医,即现在的兽医。

秦朝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官制,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九卿,总管国家中央行政事务。其中,奉常为九卿之首。奉常府下设太医令,主管医药事宜。《通典》记载[490],“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太医令的属官有侍医,专服务于王室或皇族,发展成为后来的御医。在地方上,官医除为各级官吏医病外,还有检疫地方麻风病的任务。

西汉时期,沿袭秦制设九卿,更名为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是时,医药管理分属太常和少府两个系统,且均设太医令、丞。属于太常者,太医令管理太医和药府。太医既负责为百官治病,又掌管郡县的医疗之事;在药府中,有药长主持药物方剂,有药藏府储存药物。这些职责发展为后来的太医署(太医院)。属于少府者,专为宫廷疗疾,太医令下有太医监、侍医、为后妃诊治疾病的女医(也称女侍医、乳医),以及掌御用药的尚方和本草待诏。其职责发展为后来隶属于内务府的御药房。诸王国医制基本仿照中央而略有不同,如设医工长,对太医负责,但此职不见于中央医制。

东汉时期,撤销属于太常的医药管理机构,仅在少府设太医令,职掌医政。下设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剂、负责药政事宜;方丞,主治疗、职司方剂配制。此外,又增设了为宫廷服务的尚药监、中宫药长、尝药太官,皆由宦者充任。尚药监,其职责主要是对供奉御药的整个过程实行监督;中宫药长,负责中宫妃嫔医药事宜;尝药太宫,皇帝医病服药前,负责尝药。是时,医药管理有了明确分工。

三国时期,曹魏因袭汉制,在少府设有太医令、丞,职掌医政。是时,药事系统中的医官有尚药监、药长寺人监和灵芝园监等。《通典》记载[491],魏官置九品。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灵芝园监为第七品,其爵位相当于关外侯。药长寺人监的职责与东汉时的药丞相同,药丞由士人担任,而药长寺人监则由宦官担任。为区别仕宦之分,故以此名之。灵芝园监是掌管宫廷御用草药种植园的宦官。

西晋时期,沿袭曹魏之制,设有太医令、尚药监和药长寺人监。尚药监仍掌管宫廷用药,但太医令由少府属官转为宗正的属官。如《晋书·职官志》记载[492]:“宗正,又统太医令史。”是时,依九品中正制原则,为太医制定了品阶,授予印绶。《通典·晋品官》记载[493]:“西晋太医令为七品官,为铜印墨绶”,“第七品:尚药监、药长寺人监,关外侯爵”。未见灵芝园监记载,但新增设殿中太医、太医校尉、太医司马等医职。其中,殿中太医专门在宫殿中侍奉皇帝,只有接受皇帝委派时,其才会外出给重臣诊病。可见,其地位很高,乃是皇帝的近侍。校尉、司马皆为军职,因此太医校尉、太医司马应是高级军医

东晋初期,沿袭西晋之制。后随着三省六部制的萌芽,太医又隶属门下省。《晋书·职官志》记载[494]:“及渡江,哀帝省并太常,太医以给门下省。”太医从两汉少府属官到西晋宗正属官,再到东晋隶属门下省,开始了其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转化。

南朝医事制度基本沿袭东晋。刘宋时期,置太医署,隶属门下省。太医署设太医令、丞。此外,还有太医、侍御师(御医)、行病师、医工、医药权衡等医官。南齐承袭宋制。萧梁时医药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分工,增设中药藏局。陈代医事制度,史书中缺乏记载。

医学著作是医学发展的结晶。北朝之前的重要医籍《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495]伤寒杂病论》[496]集中反映了我国从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杰出医学成就;《脉经[497]针灸甲乙经》[498]《肘后备急方》[499]标志着魏晋时期我国传统医学在诊断学、病因学、针灸学、方剂学及临床实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南朝的《本草经集注》[500]则是对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此外,还有一些医著也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南朝刘宋时医家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药物炮制技术专著,原著已佚,其内容经后世有关医著所引录而得以保存。南朝萧齐时医家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是重要的外科学著作。由龚氏序言可知,该书原作者是刘涓子,为晋末刘宋初人,曾随同宋武帝北征,夜射“黄父鬼”而得其所遗医方书,故名《刘涓子鬼遗方》。经龚庆宣整理为10卷,流传于世,现传本仅5卷。

二、北朝的医事管理

(一)对医学的重视

十六国北朝时期,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不止,却出现了一个有利于医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战争在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医药学提出了新的需要。由于战争、饥荒、瘟疫的接踵而至,造成了超乎太平年代的受伤、患病的人员,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前代的病症状况。面对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医疗难题、总结所积累的大量新的医学经验,便成为医家、学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它成为动力,刺激着医学的向前发展。二是在玄学思想影响下,当时士人盛行吃寒石散,并以“行散”为时髦,如果不懂医学知识,便有发病亡命的危险。例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御医阴羌指导下,服用寒石散,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后阴羌去世,道武帝胡乱服用寒石散,导致中毒,神经错乱。[501]服食寒石散之风,既引起许多新的疾病的产生,也推动了药物学及炼丹术的迅速发展。三是门阀士族为了保持家业的隆盛,特别提倡孝道,而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是行孝道的必备条件。如《北史》记载,名医许智藏的祖父许道幼,常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时号名医。诫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502]这段话足以表达了当时门阀士族的共同心态。至于那些为远离动乱而避地山林的士人,更需要掌握一些消灾防病的医药知识。天文学家张子信,在一处海岛隐居了30多年。当张子信从海岛归来,其家乡已为北齐占据。北齐武成帝要张子信出任药典御,这说明张子信懂医药。可见当时医药知识比较普及。四是由于战乱,当时人口流动频繁,无疑促进了南北朝之间的包括医学在内的学术交流。另外,南亚和西域来华传教的佛教徒,首先在中国北方传教,他们带来的异域医学无疑对北朝的医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上述原因,北朝各政权普遍重视医学。

另外,北朝诸帝王多笃信方术,乞求长生。例如北魏道武帝喜好道教,天兴三年(400),仪曹郎董谧献《服食仙经》,说该书有炼不死药之法。道武帝于是授董谧为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⑦。北魏太武帝听说高僧昙无谶微有方术,便欲得之,又令方士韦文秀等合炼金丹。北魏孝文帝也曾令侍御师(御医)徐謇试为延年之药。北齐文宣帝令诸术士合炼九转金丹。统治者乞求长生,自然对有名的医士、新来的仙方倍加青睐。

北朝期间,有作为的帝王也多关心民间的医药救助事宜。如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470)诏令天下,病人由所在地方官司派遣医生到家诊视,所需药物凭医生处方给予。对此,《魏书·显祖纪》曰[503]:“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发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广集良医,远采名药,欲以救护兆民,可宣告天下;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视,所须药物,任医量给之。”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诏令将司州、洛阳两地贫穷无靠且患疾病的老人别坊居住,备有药物,并由医师四人担任治疗。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诏令太常设馆[504],使京畿内外有疾病的人都住在里面,严敕太医署派遣医师治疗,考核其治疗成绩并加以赏罚,明确规定了对医师的考核要按照其治疗情况,从而减少了随意性。

北朝时甚至出现过重医轻文的现象,北朝御医往往拜将封侯。例如北魏名医徐謇[505],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下诏:“进鸿胪卿、金乡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赐钱一万贯。”正始元年(504),徐謇“以老为光禄大夫,加平北将军”。北魏名医王显[506],累迁游击将军,拜廷尉少卿,仍在侍御,营进御药,出入禁内。后历任平北将军、相州刺史、太府卿、御史中尉。北魏宣武帝建东宫、立太子时,王显被委以重任,为太子詹事。宣武帝每幸东宫,王显常迎侍。出入禁中,仍奉医药。延昌二年(513),以营疗之功,封卫南伯。北魏名医崔彧,“后位冀州别驾,累迁宁远将军。”[507]北齐名医徐之才,“迁尚书令,封西阳郡王”。其弟徐之范亦是名医,位太常卿,并袭徐之才爵西阳王。北周灭北齐,徐之范入北周,授仪同大将军[508]。北周名医姚僧垣[509],一生担任过22个官职,两次封伯(小畿伯、遂伯),两度封公(长寿县公、北绛郡公),官至骠骑大将军、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北周齐王宇文宪为敦促姚僧垣之子姚最承袭父业,对姚最说:“尔博学高才,何如王褒、庾信!王、庾名重两国,吾视之蔑如。接待资给,非尔家比也。尔宜深识此意,勿不存心,且天子有敕,弥须勉励。”这段话明显地重医轻文,耐人寻味。以上数例,足见北朝统治者对名医及医药发展的重视。

(二)医官的设置

医官的设置是医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北朝各政权的医官设置较前代更为完善。

1.北魏的医官设置

北魏政权自称是三国曹魏的继承者,故其典章制度多沿袭曹魏之制,医官设置亦然。北魏时设太医署,北魏前期属尚书省。孝文帝太和改制,重新设置九卿,太常为九卿之首,太医署始归太常。设有太医令、丞等职,掌管医政兼医疗事宜。其后,在门下省设尚药局,置尚药典御二人、尚药丞二人、侍御师四人、尚药监四人,总知御药事;在中书省设中尚药局,置中尚药典御和司药丞等医药职官[510]。以后历代多承袭了这一制度。侍御师即御医,北魏名医徐謇曾任此医职。《魏书·程骏传》曰[511]:“初,骏病甚,孝文、文明太后遣使者更问其疾,敕侍御师徐謇诊视,赐以汤药。”司药丞则由皇帝的宠臣担任,经常侍奉帝王,其品阶不高,但深得皇帝信任。如《魏书·恩幸传》记载[512]:季贤“位至殿中将军、司药丞,仍主厩闲。”

另外,北魏时新增设的医官还有仙人博士、太医博士和太医助教。太祖道武帝天兴三年(400),置仙人博士官,“煮炼百药”。故仙人博士应是负责制作药物职官。不过,仙人博士一职仅在北魏设置,还可能与道教炼丹有关。《魏书·官氏志》记载[513]:“太医博士,右从第六品下;太医助教,右从第八品中。”这是我国古代医官制度中,设置太医博士、太医助教之肇始,为医学教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北魏或更早的十六国期间,就可能专设随军的外科军医。是时,战争频繁,军队远行征伐,风餐露宿,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其杀伤力往往超过战争本身。因此,帝王及将帅出征多派遣太医,或有侍医跟随。例如《晋书·刘曜传》记载[514],329年,前赵国君刘曜与石勒交战,伤十余,通中者三,被俘,“幽曜于河南丞廨,使金疮医李永疗之。曜疮甚,勒载以马舆,使李永与同车而归襄国”。《魏书·世宗纪》记载[515],北魏延昌元年(512),“肆州(今山西代县一带)地震陷裂,死伤甚多”,宣武帝下诏曰:“亡者不可复追,主病之徒,宜加疗救,可遣太医、折伤医,并给所须之药,就治之。”以上金疮医和折伤医,都应是当时随军的外科军医。

2.东魏、北齐的医官设置

东魏、北齐的医官制度基本沿袭北魏。据《六典通考》记载[516],北齐时太常置太医署,设太医令、丞各二人。太医署分设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各二人。太子门下坊设有药藏局,置药藏监二人、药藏丞二人,侍医四人。门下省置尚药局,设尚药典御二人,尚药丞二人,侍御师四人,尚药监四人,总御药之事。中书省置中尚药局,设中尚药典御二人,中尚药丞二人,总知中宫医药之事。另外,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内均设有医师。又据《通典·职官》记载[517],北齐时尚药典御正五品,中尚药典御从五品,侍御师正六品,太子侍医正七品,尚药丞、中尚药丞从七品,太子药藏监、药藏丞正八品,太医正九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医师从九品。是时,诸皇子王国各置典医丞二人,是王国的最高医官,管理王国医药事宜。由以上职官设置可知,北齐对医药管理已有更明确的分工。

3.西魏、北周的医官设置

西魏初期,医官设置沿袭北魏。北周时期,设有七类医官[518],属于天官府者有六类:

太医,掌医政兼医疗的主官,主要为皇室服务。职官有:太医下大夫。

小医,掌医政兼医疗的主官,主要为百官服务。职官有:小医下大夫、上士。

疡医,掌外科医生的管理、培训兼医疗。职官有:疡医上士、中士、下士。(www.xing528.com)

医正、掌医学教育教学。职官有:医正中士、下士。

主药,掌药材的加工、制剂。职官有:主药下士。

食医,专司皇宫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职官有:食医下士。

属于夏官府的医官有一类——兽医。职官有:兽医上士、中士、下士。

综上所述,北朝时期,中央医官机构较前更为细密,特别是北周,不仅已细分为太医、兽医等七类,各类又再分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这对医绩的考核管理和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医学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北朝医学教育

我国古代,医学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师承家传和学校教育[519]。北朝时期,医学教育比较兴盛,但仍以师承家传为主。为满足社会需要,也开始了学校式的医学教育。

(一)师承家传

北朝时期,有的医家始于拜师(多拜沙门医家)学艺,如北魏名医李修之父李亮,年轻时跟随沙门僧坦学习医术;北魏名医崔彧,年轻时在青州向隐逸高僧学习《素问》及针灸等。而成名的医家往往只将医术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从而产生了不少有名的医学世家。例如:

周澹父子。周澹,北魏名医。其子周驹,医术相传,成为医学世家。

东海徐氏医药世家。从徐熙开始,世代相传,历经八世。徐熙精于医。徐熙有子徐秋夫,徐秋夫有二子:徐道度、徐叔响。徐道度长子徐文伯、次子徐謇(徐成伯)。徐叔响子徐嗣伯。徐文伯子徐雄。徐雄长子徐之才、次子徐之范。徐之范子徐敏恭。他们均精于医术,出入南朝刘宋、萧齐及北魏、北齐,为王室和士庶诊治,屡获奇效。

李修家族。李修与其父李亮、其兄李元孙、其子李天授皆为北魏名医。

王显父子。王显与其父王安道皆为北魏名医。

崔彧家族。崔彧及其子崔景哲,崔景哲弟崔景凤、子崔冏皆为北魏、北齐时的名医。

姚僧垣家族。姚僧垣是“远闻服,至于诸番外域”的北周名医。其父姚菩提、其子姚最皆医术高妙,亦为著名医家。

许奭父子。许奭及其子许澄,俱以医术名重于北周及隋代。

褚该父子。褚该,北周名医。其子褚则,亦传其家业。等等。

医学世家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与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时之医家崇尚直接的诊疗经验总结,在理论上并不作深入探讨,却注重在名师指导下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这样后生晚辈学习医术,就必定要走拜师学艺之路,这为世医传承的方法提供了客观条件。其次,当时纸张价格高昂,是宫廷贵族的专用品,这对于医学著作的传播也较为不利,故学习医术还是要靠言传身教。再次,当时的世医现象为医家提供了步入仕途的门径。是时,还没有科举制度,官吏均是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而来,这种选举很注重门第,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所以当时家族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人物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力。医学世家也是如此,子承父业最为普遍,甚或朝廷会命名医之后代承其家学,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发展成庞大的世医体系,同时使家族的利益得以保持和发展。

(二)学校教育

师徒传授和家世相传的医学教育方式,都是个别传授方式,造就医学人才的数量和技师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随着医药学的发展与进步,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由政府举办的医学教育机构。《唐六典·太常寺》医博士条注云[520]:“南朝宋代元嘉二十年(443),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由此可知,我国政府设置医学教育机构始于南朝刘宋时期。但由于时局动乱,这个医学教育机构在元嘉三十年(453)文帝逝世后遣散,仅存10年。北朝则不同,学校医学教育长期坚持。目前,尚未发现北朝期间兴办医学专科学校的记载,但北朝各政权有重视教育的传统[521]。《魏书·儒林传·序》曰[522]

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太宗世,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世祖始光三年春,别起太学于城东……显祖天安初,诏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后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一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中郡立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据此可知,北魏尊孔崇儒,重视教育,官学发达。天兴元年(398),太祖道武帝始都平城,即兴立太学。399年,又兴建了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太宗明元帝出于政治考虑,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世祖太武帝在平城之东“别起太学”,即在城东另建太学。天安初(466),显祖献文帝“诏立乡学”,即建立地方官学,实施郡国学制,并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学生人数。北魏地方学制的公布和实施,在中国古代尚属首次,正如《魏书·高允传》所言:“郡国立学,自此始也。”[523]孝文帝太和年间,把中书学又改为国子学。同时,又专为皇室子弟开办了皇宗学。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在洛阳设置国子学与太学,同时,又创立了四门小学。

北魏期间,除了官学之外,私学也很发达。《北史·景穆十二王上》曰[524]:“景穆时,阳平王之孙乃置学馆于私第,集群众子弟,昼夜讲读,并给衣食,与诸子同。”由此可知,当时的私学已出现在王族当中。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种氛围更加浓厚,“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525]私学兴盛可见一斑。

是时,官学或私学虽然都以教授经学为主,但要辅之以算学、医学等。上文谈到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诏令设置“太医博士”“太医助教”,这是从事医学教育的官职。因此,在太和年间可能已形成在官学中进行医学教育的制度。至于在私学中学习医学更是显而易见。例如北魏名医李修之父李亮和名医王显之父王安道,年轻时一道从师学习医术。北魏名医崔彧少年时,曾经去青州,向隐逸高僧学习《素问》及《针灸甲乙经》等医书,遂善医术。为了强化医学教育,北魏永平三年(510),宣武帝下诏[526]

可敕太常于闲敞之外,别立一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居处。严敕医署,分师疗治,考其能否,而行赏罚。虽龄数有期,修短分定,然三疾不同,或赖针石,庶秦扁之言,理验今日。

太常乃是当时兼管教育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命他“于闲敞之处,别立一馆”,当然主要是行教育之职。设立医馆的作用有二:其一,对病人要“严敕医署,分师疗治”;其二,对在学医生,“虽龄数有期,修短分定,然三疾不同,或赖针石,庶秦扁之言,理验今日”。显然,这个医馆相当于一座现代的实习医院,这对开展医学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北魏官学中进行医学教育的制度,为北朝各政权沿袭。北齐设置医博士、医博士助教,北周设置医正上士、医正中士、医正下士等,都是进行学校医学教育的职官。《通典·后周官品》记载[527],后周的官员及官学学生总共“万八千八十四人,府史、学生、算生、书生、医生……等人也”。医生者,医学生也。显然,北周时大规模地进行着医学学校教育。另外,前文提到的官颁医书,可作为医学生的教材,亦是强化医学学校教育的有力措施。

总之,北朝的医学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北朝医药学的发展,也成为隋唐医学教育兴盛的先导。这一制度当时曾传入朝鲜,也促进了朝鲜医药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