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一书中,第四卷和第五卷占全书篇幅的1/4左右,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北魏时期的林业技术。
一、北朝林业的发展及管理
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了“小丘臣”的记载,这是商代管理山林的官吏称谓。《周礼·地官》记载,西周春秋时期,林业管理的最高机构是地官府,其主官称大司徒卿,副职佐官是小司徒中大夫。地官府下属直接管理林业的职官有山虞、林衡等。其中,山虞掌管有关山林的政令,林衡掌管巡视平地和山脚的林木,执行有关林业的禁令。秦汉魏晋时期,均设置管理林业的机构和职官,并颁布了各种林业管理和保护的法规。
北朝期间,林业发达,树木分布广泛,有森林区、农耕区、居住区和园林。其中,森林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秦岭、陇山、阴山等山脉及其附近地区,面积广大、质地优良,是北朝时期林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山林的所有权为国家掌控。农耕区的树木主要是均田中的桑田,以及桑田之外山涧、河谷、“下田”等地栽植的树木。北魏均田令中规定:不分胡汉,男子年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二十亩。露田,亦称正田,北魏均田令中所受土地的名称。不栽树者,谓之露田。露田属国家所有,不得买卖,身死或年满七十者归还官府。北齐时,露田更名为口分田。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归官府。桑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桑田须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北齐时,桑田更名为永业田。桑田制度的实行,推动了农耕区树木栽植。是时,居住区内也不乏树木的栽植,主要分布在庭院内外、道路两侧。另外,当时的皇家林园、私家林园、寺院林园也栽植相当数量的树木。以上这些都是北朝林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北朝各代政权都非常重视林业的管理。首先,设置管理林业的机构和职官。北魏前期,设置专门管理林业的机构——虞曹,其主官为尚书。孝文帝太和年间改革官制,对尚书诸曹也进行了调整,设吏部、殿中、七兵、仪曹、都官、度支六尚书,分辖三十六曹。仪曹尚书辖仪曹、祠部、左主客、右主客、虞曹、屯田、起部等七曹郎。至此,虞曹尚书变为虞曹郎中,归仪曹尚书管辖。东魏、北齐时期,中央机构管理林业的职官仍为虞曹郎中,官秩正六品。下设虞曹掌固、虞曹主事,官秩正八品。西魏初期,沿袭北魏官制。西魏恭帝三年(556),依《周礼》,进行了官制改革,实际上在北周时才开始施行。管理林业的机构改虞曹为虞部,属地官府管辖。虞部主官为虞部下大夫,正四命;副职佐官为小虞部等上士,正三命。职责是掌山泽、草木、苑囿、薪炭、供顿等事务。属官有:山虞中士、下士,掌山林之政令;泽虞中士、下士,掌国泽之政令;林衡中士、下士,掌巡林麓之禁令;川衡中士、下士,掌巡川泽之禁令;掌炭中士、下士,掌灰物炭物之政令;掌囿中士、下士,掌管国家园林;等等。北朝期间,地方机构未设专管林业的职官。但是,劝课农桑是各级州郡的主要职责,而栽植经济林木又是劝课农桑的重要内容。因此,州郡的各级官员,如刺史、太守、长史等也就成为地方兼职管理林业的职官。这样,就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林业管理系统,有助于各项林业法令的贯彻和实施。其次,多次颁布关于林业方面的诏令。主要在三方面:“弛禁山泽”诏令;森林保护,包括:严禁伐木、山林防火、节约用材、禁捕野生动物等诏令;植树造林,包括:均田、劝课农桑、栽植路旁树木、庆功林木等诏令。这些诏令的颁布,促进了林业的发展。
二、林木栽种的方式
林木的栽种(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通过直接播种种子或移植由种子育成的实生苗而培育后代林木的方式;无性繁殖,是指由母体林木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林木的方式。林木栽种采用何种方式,依其习性而定。据《齐民要术》记载,北朝时期这些繁殖方法均已采用。
(一)有性繁殖
北朝期间,人们已经知道不少林木可以直接播种造林,也知道有些果树必须直接播种。如“栗,种而不栽。栽者虽生,寻死矣”[398]。即采用有性繁殖的方式。有性繁殖的缺点之一是繁殖速度较慢,因而一般生长周期较短的果树,往往选择有性繁殖。如“桃性早实,三岁便结子,故不求栽也”[399]。即桃采用有性繁殖。
直接播种的有性繁殖过程,一般需要选种、催芽、播种等步骤。选种是林木繁殖的重要环节。选种时必须坚持“好”与“熟”两个原则。好,指优良品种,它继承上代的遗传基因,能够确保子代的质量。如枣种,需选“好味者,留栽之”[400]。熟,指采种的时机,既不可“采青”,亦不可“采晚”,适时采收的“熟种”是提高繁殖成活率的基本保障。《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曰[401]:“槐子熟时,多收。擘取。数曝勿令虫生”,“梓角熟时,摘取曝干,打取子”,“柘子熟时,多收,以水淘汰令净,曝干”。
为了促进树种的发芽率,有的树种需要催芽。在催芽过程中,水分、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必不可少。如槐树种子催芽:“以水浸之,如浸麻子法也。六七日,当芽生。好雨种麻时,和麻子撒之。”[402]这一催芽方法与今日的树木种子催芽法大体上相同。对于坚果类与核果类果种,一般自脱离母体需要经过后熟,胚芽才能成熟,也才易发芽,因此需要对这类种子进行人工处理。如栗种,“栗初熟,出壳,即于屋里,埋著湿土中……至春二月,悉芽生,出而种之”[403]。通过将种子置于湿土中,满足了种子对低温和湿度的要求,从而顺利完成后熟,同时软化了硬壳,也促进了种子的发芽。
林木播种的基本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采用哪种方式,因地因树而异。有的树种直接播在按“适地适树”原则选择的造林地上,播种前需要“细致整地”。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对不同的树种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方法。例如:种榆树,要先耕地作垅;种楮,要耕地和耧耩;种箕柳,要趁地干无水时,熟耕数遍等。细致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土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中养料的分解,还能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有利于幼树的成活和生长。多数树种播在苗圃里,培育成健壮的苗木后,再移栽到造林地。在苗圃播种前要耕地、治畦(即作苗床)、作垅。治畦也是为了蓄水,有的树种喜湿,则畦种。《齐民要术·种椒》记载[404]:椒“四月初,畦种之。治畦下水,如种葵法。方三寸一子,筛土覆之,令厚寸许;复筛熟粪,以盖土上。旱辄浇之,常令润泽。”治畦下水,即作苗床后浇底水,然后播种。椒播后覆土,再覆一层腐熟的粪,覆盖种子。这样,既有水分,又有肥料,而且表土不会板结,有利于幼苗出土和生长。
对于果树而言,播种则分为净子播种与合肉播种。净子播种就是种子播种,如枣、栗。合肉播种就是连同果实一起播种,如桃种,需“熟时合肉全埋粪地中”[405]。至于播种的具体方法和一般树木相同。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树木最普遍的繁殖方式。北朝期间,已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方式。
扦插法,又称插条法、埋条法。其方法是,斫取树木的根、茎、枝等,将其插入土、沙或水中,使之生根,并发展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如青杨宜插条繁殖,“从五月初,尽七月末,每天雨时,即触雨折取春生少枝、长一尺以上者,插著垅中,二尺一根。数日即生”[406]。箕柳(即杞柳),宜埋条法繁殖。“刈取箕柳,三寸栽之,漫散,即劳。劳讫,引水停之。”
《齐民要术·种桑柘》篇中记载了压条法:“正月、二月中,以钩戈压下枝,令着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燥土壅之,土湿则烂。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种之。”压条法能保持母本特性,有的果树在扦插不易成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压条方法。
分株法,又称分根法、泄根法。对于根系发达的树种,或不易结籽、不易成熟的树种,当时常用分株法进行育苗。其法是:在大树下掘坑,掘伤离地面较近的侧根,使其发生不定芽的枝条,作为插条,用来移植。《齐民要术·柰林擒》记载[407]:柰(苹果)、林擒(即花红,又称沙果)若直接播种,则果实味劣,故用压条法繁殖。也可用分株法:“于树旁数尺许掘坑,泄其根头,则生栽矣”。即等到掘坑中裸露树根的根端生出芽来,便可以繁殖。
嫁接法多用于果树的繁殖。用嫁接法繁殖果树苗,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我国古代的嫁接技术在汉代就达到了较高水平,北朝时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并由同属果木(梨和棠、杜)相接,发展到了不同科的果木(梨和桑、枣、石榴)相接。嫁接的目的已由单纯提高产量发展到了提早结实和改善产品质量上。《齐民要术·插梨》中称嫁接为“插”,并详细地介绍了梨树的嫁接技术[408]。嫁接的时间:最好时期是在梨叶开始萌动之时,最迟不能超过梨树开花;砧木的选择:用棠梨作砧,梨结得大果品好,杜梨次之,桑树砧最差;接穗的选择:从优良梨树的阳面取长五六寸的枝条为接穗,若取背阴的枝条,结果就少;嫁接的方法:杜树如手臂大时,就可以嫁接。大的杜树砧可插五枝接穗,小的可插二三枝。具体接法是[409]:
先作麻纫,缠十许匝,以锯截杜,令去地五六寸。不缠恐插时皮披。留杜高者,梨枝叶茂,遇大风则披。其高留杜者,梨树早成,然宜高作蒿箪盛杜,以土筑之,令没。风时,以笼盛梨,则免披耳,斜扦竹为签,刺皮木之际,令深一寸许。折其美梨枝阳中者,阴中枝,则实少。长五六寸,亦斜扦之,令过心,大小长短与签等。以刀微梨枝,斜扦之际剥去黑皮,勿令伤青皮,青皮伤即死。拔出竹签,即插梨,令至处。木边向木,皮还近皮。插讫,以绵幕杜头,封熟泥于上,以土培覆,令梨枝仅得出头,以土壅四畔,当梨上沃水。水尽,以土覆之,勿令坚涸,百不失一。梨枝甚脆,培土时宜慎之,勿使掌拨,掌拨则折。
这里叙述的嫁接方法,即当今的“插接”,乃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文献记载。它解决了几乎当今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从嫁接的时间和部位、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要领及嫁接后的管理等方面都交代得十分清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指出了嫁接成活中最关键的砧木与接穗形成层密接问题,“木还向木,皮还近皮”。并特别指出,不能伤及形成层——青皮,否则就嫁接无效而死亡。
(三)树木的移栽
北朝时期,栽种树木多是先在苗圃培育成健壮的苗木,然后再移栽到需要栽种的地区。据《齐民要术》记载,当时已掌握了树木移栽的一些注意事项。
其一,要选择恰当的定植地区,做到“适地适树”。例如枣树耐旱、耐瘠,所以“其阜劳之地,不任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枣性炒故”[410]。即土堆旁的小坡上,不能耕种庄稼的地,可以零星种枣树。而楮树对土壤生态条件的要求较高,则选“宜涧谷间种之,地欲极良”[411],即需将其移栽到较为肥沃的“涧谷”。
其二,准确把握移栽时机。《齐民要术》将移栽时机分为上、中、下三时,“凡栽树,正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412],因此,正月植槐、梓;二月植榆、楮;正月、二月插白杨、插柳条、植竹等等。同时,又对各种树木的移栽时间分别加以具体说明。例如:枣“候枣叶始生而移之”[413];桃“至春既生,移栽实地”[414]等。树木移栽时间大多集中在冬末春初之际,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树木尚处于休眠之中,生理代谢活动很弱,因而对环境的变化并不敏感,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苗木移栽的成功率。
其三,注意苗木适宜的定植密度。《齐民要术》中概括了当时“依树而异”的做法。例如播榆“五寸一荚”;插白杨“二尺一株”;栽楸、梓“方两步一树”;种枣“三步一树,行欲相当”等。因为定植密度过低,浪费土地;定植密度过高,苗木受到遮光、同化量降低,造成发育不良现象。因此,合理密植是确保树木移栽成功的重要条件。
其四,确定正确的移栽方法。《齐民要术·栽树》曰f:
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小小栽者不烦记也。大树髡之。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摇则泥入根间,无不活者;不摇,根虚多死。其小树,则不须尔。然后下土坚筑。近上三寸不筑,取其柔润也。时时溉灌,常令润泽。每浇水尽,即以燥土覆之,覆则保泽,不覆则干涸。埋之欲深,勿令挠动。凡栽树讫,皆不用手捉,及六畜觝突。(www.xing528.com)
这一文献对移栽树木的方法作了详尽地阐述。其要点是:一是“记其阴阳”。即苗木在移栽前后,其向阳面与背阴面保持不变,有利于苗木的成活。二是“大树髡之”。髡,剪除树枝叶。对于将要实施移栽的苗木,需要剪除其部分枝叶。这样做既可减少水分的蒸腾,降低树木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维持树木自身水分和营养的平衡,又可预防新移栽的大树遭受狂风的袭击,从而动摇根基。三是“泥入根间”。就是使树的根系密触土壤,能很快吸收到水分以促进成活。四是“常令润泽”。就是保墒,确保苗木定植地保持润泽,为树木生长提供足够水分。另外,移植后切忌触动等,都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三、林木生长管理
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悉知,苗木的生长需要诸多细致的抚育管理工作。
(一)林地的除草、灌溉
杂草要与树苗争夺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因此造林地要即时除草。例如种柘,“草生拔却,勿令荒没”[415];种柞,地要“薅治,常令净洁”[416]。另外,杂草使树苗间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导致病虫害的传播。因此,除草也是林木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417]有些树种的造林地要灌溉,如植柳地要“足水以浇之”[418]。但要注意,树木有喜水与畏水之别,如种青桐,“生后数浇令润泽。此木宜湿故也”[419]。种竹则“不用水浇,浇则淹死”[420]。
(二)树木的剶治
剶治,就是对树木修剪枝条、去蘖、去蔓,它是树体通风透光,生长旺盛的一项技术措施。早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剶树的时间以在树液开始流动前为宜。《齐民要术》记载了不少树木的剶治时间。如“剶桑,十二月为上时,正月次之,二月为下”[421]。剶治也要注意方法,“剶者,宜留二寸”,即剪枝后仍然留下二寸长的枝根。如不留枝根,树皮伤口过大,则易受病虫害侵袭,冷天也容易引起冻伤。《齐民要术》中称之为“剶必留距”。
(三)果树的抚育
北朝时期,果树的抚育主要有嫁树、疏花、纵伤、平茬等技术。嫁树、疏花重在增产,纵伤、平茬重在果树延寿。
嫁树,就是敲打树干。这是促使果树开花结果,提高坐果率的一项技术。如嫁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422]。嫁树的目的在于控制果树营养成分的分配。敲打树干可使果树的韧皮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阻止上部营养物质向根部输送,将更多的营养分配到结果枝,促进开花结果,提高坐果率。
疏花,即人为除去过多的花。《齐民要术·种枣》曰[423]:“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不打,花繁,不实不成。”这是目前所见我国关于人工疏花的最早记载。枣花过多,养分供不应求,不仅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还会削弱树势,使其易受冻害和病虫害的侵袭,因此人为除去过多的花,对确保坐果、增大果形有一定的作用。
纵伤,就是纵向切剖树木。《齐民要术·种桃》记载[424],桃树的韧皮部太紧,对树干内部的输导组织产生束缚作用,使桃树“七八年便老,老则子细。十年则死”。通过纵向切剖,将树皮的横向组织割断,减少韧皮层对树干径向生长的束缚力,以增强树木机体吸收能力,有利于延长桃树的寿命。此即是当今“纵伤”技术的缘起。
平茬,就是从树干根际将其截断,为当时桃树延寿的常见手段之一。“候其子细,便附土斫去,蘖上生者,复为少桃”[425]。桃树分阶段生长发育,且这种阶段上下不可逆转,虽然树上衰老,但根茎还是幼龄。因此,从树干根际将其截断,使之发出萌蘖,便又成为幼龄期的桃树,这样就使桃树的生命得到延续,减缓了桃树的衰老速度。
(四)果树自然灾害的预防
寒冻、病虫害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会给果树生长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当时人们预防寒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预防寒冻的主要方法有熏烟法、裹草法、埋地法等。果树开花时对低温极为敏感,最怕春季晚霜为害。“凡五果(指枣、桃、李、杏、栗),花盛时遭霜,则无子。”[426]对此,常采用熏烟法[427]:“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霜冻前夜天气晴朗无云,地面辐射将热量传递给高层大气,而大气逆辐射较弱,因此传给地面的热量不够,从而导致地面温度大幅降低。此时,于园中放火,使其放出大量烟雾,可以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向地而辐射热量,进而减少地面热量的净支出量。此外,燃烧还可以局部加热近地面空气,有提高果园气温的作用,能起到防霜的良好效果。北方冬天严寒,果树越冬需要防冻,常采用裹草法[428]。如栗苗,“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乃解,不裹则冻死”。这是由于初生1-3年的栗苗,枝条嫩弱,树皮的韧皮部还未木栓化,因而无力经受冬季严寒,需要用草包裹进行保温,以确保安全越冬。有时也采用埋地法[429],如葡萄,“性不耐寒,不埋即死”。埋法是:“十月中,去根一步许,掘作坑,收卷葡萄悉埋之。近枝茎薄安黍穰弥佳。无穰,直安土亦得。不宜湿,湿而水冻。二月中还出,舒而上架。”详细说明了葡萄埋藏越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一方法至今仍被采用。
预防病虫害除上文所述方法外,当时还有火燎法。《齐民要术·种枣》曰:“凡五果及桑,正月一日鸡鸣时,把火遍照其下,则无虫灾。”此即当今火光诱杀法之肇始,以火光刺激害虫的视觉神经,利用其强烈的趋光性,达到良好的诱杀效果。
(五)树木的采伐
树木的采伐要注意树龄、伐木时间和伐木方法。《齐民要术·伐木》中主张树木达到“合用”的树龄即可采伐[430]。即现在所说的树木达到“工艺成熟龄”。例如白杨树,作蚕樀(蚕箔阁架上的横木),三年采伐;作屋椽,五年采伐;作栋梁,十年采伐。竹类,一年就能作器物,即可采伐,不满一年的竹“软长成也”。至于伐木时间,同篇引录了《礼记》《孟子》《淮南子》《四民月令》等古籍关于秋、冬伐木的记述。一般地说,秋、冬是宜于伐木的季节。这时树液已停止流动,树内已积累较多养分,因此所伐木材较坚韧,对病虫的抵抗力也较强,而且树木种子已成熟,枝干已充分木质化而萌芽力较强。此时伐木,有利于天然下种更新和萌芽更新。而伐木的具体时间则依树木的特性而定[431]:“凡伐木,四月、七月,则不虫而坚韧。榆荚下,桑椹落,亦其时也。然则凡木有子实者,候其子实将熟,皆其时也。”为了快速恢复林地,当时还出现了周而复始的“轮伐法”。如白杨,每年种30亩,连种三年,共90亩。然后每年伐30亩。三年一轮回,“周而复始,永世无穷”。这一方法,至今沿用。
四、林木副产品的利用
北朝期间,为获取最大林业经济效益,除木材、果品等产品外,人们对林木的副产品叶、花、芽、皮、枝、根等均有利用。
根据不同的特点,树叶可分为食用、养殖和染料三种。例如花椒叶用作调料:“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干而末之,亦足充事。”[432]菹,酸菜、腌菜,通常以盐渍之。这里指盐渍椒叶,阴干以后研磨成粉末,作为调料。这是花椒叶用作调料的最早记录。柘叶用于养蚕:“柘叶饲蚕,丝好,作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矣。”[433]这条资料表明,早在1500年前人们就利用柘叶养蚕,并取其丝以为上等琴弦。棠叶用为染料:“八月初,天晴时,摘叶薄布,晒令干,可以染绛。”[434]绛,即红色,我国古代很早就利用许多树叶作为染料,在此可窥一斑。
树枝主要用于薪柴、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方面。例如柳树枝可作薪柴。《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记载[435],种柳树,除了椽材外,“百树得柴一载”,一载可以有33束,大约是一辆小车的载重。同篇《陶朱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之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柘枝用于制作生产工具、生活器具。《齐民要术·种桑柘》篇记载[436]:“欲作鞍桥者,生枝长三尺许,以绳系(柘)旁枝,木橛钉著地中,令曲如桥。十年之后,便是浑成柘桥。”这种作马鞍的方法可称为“曲枝法”。同篇还记载,柘枝还被用作马鞭、弓、锥、刀把等生产工具。另外,如楸树、白梧桐等树枝适用于制造乐器。柞树、梧桐、楸树、梓树、柳树、槐树等适用于制家具。
树皮常作薪柴或建筑材料,有的则用于造纸。《齐民要术·种彀楮》引《说文》曰[437]:“毂者,楮也”。又云:“其皮可以为纸者也。”利用楮树皮作为造纸原料,为东汉蔡伦发明,但当时尚没有普及推广。魏晋以降,随着树皮造纸技术改良与推广,种楮之家大增,到北魏时期,政府更加重视林业生产,树农大获其利。
树芽有的可当食品,如竹笋。它是着生于竹鞭破土而出的芽,因其富含营养,香美可人,自古成为中国百姓的一道野菜佳肴。北朝时期,人们用竹笋为原料,做出多种食品。例如《齐民要术·种竹》曰[438]:“二月,食淡竹笋,四月、五月,食苦竹笋。蒸、煮、炰、酢,任人所好。”同篇还引《诗义疏》《食经》有关内容,讲述了竹笋的不同吃法。
树花有的亦可食,在《齐民要术》中唯见榆类。《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曰[439]:“梜榆、荚叶叶苦;凡榆,荚叶甘。甘者,春时将煮卖。”可知当时有些贫困的树农在春季自己吃味苦的梜榆花,而把味甜的凡榆花煮熟卖掉,以维持生计。
概言之,北朝时对树木的副产品的利用,涉及食用、养殖、染料、薪柴、生产工具、生活器具、造纸等诸多领域,体现了物尽其用思想。《齐民要术》中还采用了大量实证性的计算方法,小到一个锥把,大到一架木车,论证了林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充满了商品意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林副产品交换市场之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