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卷一到卷三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的农耕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农具的创新
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较前代有了不少改进,不但原有农具在形制、材质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还创制了一些新的农具[289]。
东汉刘熙《释名》卷七《释用器第二十一》记载,汉代较为重要的农具大约只有十余种,即犁、耙、锄、镈、耨、耩、锹(锸)、镰、铚、枷、等。而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就有20多种,其中除原有农具之外,新增的有锋、耧、铁齿镂楱、陆轴、木斫、窍瓠、鲁斫、批契、手拌斫、劳(耢)、铁齿耙、蔚犁、朳、挞等。
锋,一种中耕农具。有学者认为[290],锋应是尖刃的、不用畜力牵引,主要用于中耕的镢类或铲类多用途的手工农具。缪启愉校释[291]:锋是一种由畜力牵引的中耕农具。类似无壁犁,起土不覆而留在原处,在禾苗稍高时使用。锋还可以用于浅耕灭茬、保墒。《齐民要术·耕田》云[292]:“凡秋收之后,牛力弱,未及即秋耕者,谷、黍、穄、粱、秫茇之下,即移羸速锋之,地恒润泽而不坚硬。”茇,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根茬。移羸,羸是瘦弱,指牛,承上文“牛力弱”而言,省去“牛”字。移是转移、移用。为了在作物收割后能从速浅耕灭茬,并避免重役疲牛,就兼顾二者,弱牛不耕地而用于锋地。显然,这里的“锋”是由畜力牵引。不过,这两种解释都认为,锋是一种中耕农具。
耧,古代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由人把扶,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这种农具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北魏时,在汉代三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两脚耧和独脚耧。《齐民要术·耕田》云[293]:“两脚耧种垅,穊,亦不如一脚耧得中也。”
铁齿镂楱,是由畜力牵引的一种耙。汉代已有竹木耙和铁齿耙,但均属人力耙范畴。铁齿镂楱则是畜力耙最早的明确记载。此前两个世纪以上的嘉峪关魏晋壁画中,即有畜力拉耙的形象,此耙是长条形的钉齿耙,有两牛牵引的,也有一牛牵引的。而《齐民要术》中所提到的“铁齿镂楱”,据《王祯农书》说,是人字耙。铁齿镂楱用于整地,《齐民要术·耕田》云[294]:“耕荒毕,以铁齿镂楱再遍耙之。”这样,可以使翻起的土垡变得细碎疏松,并可以去掉草木根茬。
陆轴,即碌碡。俗名石磙。《齐民要术·水稻》曰[295]:“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
木斫,又称櫌,一种敲打土块、平田的农具,形似木榔头。《齐民要术·水稻》曰[296]:“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器》曰[297]:“今田家所制无齿杷,首如木椎,柄长四尺,可以平田畴击块壤,又谓木斫,即此櫌也。”
窍瓠,播种农具。石声汉注[298]:“窍瓠,用乾胡卢作成的下种用的器具。”《齐民要术·种葱》曰[299]:“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继腰曳之。”就是指用耧开沟后,用窍瓠播种。这种工具盛上种子后便系于腰间拉着走,将种子播于沟内。
鲁斫,一种锄名。缪启愉校释[300]:“鲁斫,即钁。”《齐民要术·种苜蓿》曰[301]:“每至正月,烧去枯叶……更以鲁斫斸其科土,则滋茂矣。”
批契,“批契”一词,在我国古文献中仅现于《齐民要术》两处:一是《种葱第二十一》篇载之;二是《种苜蓿第二十九》篇曰:“旱种者,重楼耩地,使垅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缪启愉校释[302]:“其形制、装置及操作方法均未详……照《要术》叙述播种程序说,应是一种复种工具。”
手拌斫,一种手用的小型铲土农具,专门用于蔬菜园艺。《齐民要术·种葵》曰[303]:“其剪处,寻以手拌斫斸地令起,水浇,粪覆之。”
劳,即耢,又称耱,是安有牵引装置的长方形木板或用藤条、荆条之类编扎而成的一种传统农具,可以说是无齿耙,多用畜力牵引。《齐民要术·耕田》曰[304]:“漫掷黍穄,劳亦再遍”,“春耕寻手劳,古曰耰,今曰劳”。从现有的文物画像来看,有两牛单辕耢,也有一牛双辕耢。耢用于耕耙之后,可进一步使地平土细,同时也具有掩土保墒的作用。耢和耙一样,有时为了加大效果,使用时人立其上,以提高功效。是否站人,要视情况而定。如湿地种麻或胡麻,就无需站人,因为“劳上加人,则土厚不生”。
铁齿耙,指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于击碎较大的土块,以平整土地。缪启愉校释[305]:“铁齿杷,指手用铁钉耙,不是指牲口拉的。”《齐民要术·种葵》曰[306]:“深掘,以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铁齿杷(耙)耧之,令熟,足踏使坚平。”
蔚犁,宜于山涧之间耕田的一种犁。犁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耕具,从河南渑池出土的铁犁情况来看[307],南北朝之前,已有三种类型的犁:一是全铁铧;二是“V”字铁铧;三是双柄犁,犁头作“V”字形,可安装铁犁铧。从嘉峪关等地的发现的魏晋壁画中可以看出,当时耕地有二牛抬扛式,也有单牛拉犁式。这些犁均为长犁辕。北魏时,出现了蔚犁。《齐民要术·耕田》云[308]:“今济州已西,犹用长辕犁、两脚楼。长辕犁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用,且回转至难,费力。未若齐州蔚犁之柔便也。”长辕犁只宜于平地,在山涧之间则不如蔚犁方便。蔚犁的具体形制今已难考,其始创当为北魏。蔚犁应是结构合理、重量较轻、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的短辕犁。这种犁既能翻土作垄、调节深浅,又能灵活掌握犁条的宽窄粗细,并可在山涧、河旁、高阜、谷地使用。由这段记载尚可看到,由于铁犁不止一种,人们便可依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犁进行耕作。考古证明,这一时期的铁制农具大部分系铸造所成,后再经脱碳退火或石墨化退火处理,《魏书·食货志》云[309]:“铸铁为农器兵刃,所在有之”,大体上反映了当时实情。是时,锻制铁农具亦开始流行。1957年,四川昭化宝轮镇南北朝崖墓出土铁锄两件,其形制与宋元时代的无大差异[310];1965年,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过扁铲两件,皆系锻制而成[311]。这种形制和材质的变化,显然是个进步。
朳,一种木制的无齿耙子,原耙齿部分换装木板,俗称刮耙,多用于摊晒粮食或坚果。《齐民要术·种枣》载晒枣法曰[312]:“置枣于箔上,以朳聚而复散之。”
挞,一种播后覆种的镇压农具。用于耧种之后,覆种平沟,使表层土壤塌实,以利提墒全苗。《齐民要术·种谷》云[313]:“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
二、耕地技术的提高
我国古代旱地耕作中的“耕—耙—耱”技术体系至迟形成于魏晋时期。1972年至1973年,嘉峪关戈壁滩上发掘清理了8座魏晋墓葬,其中有6座为壁画墓,部分画面上清晰地显示了“耕—耙—耱”的劳作形象,说明当时已经使用了此技术。北魏时,随着农具的创新,这一技术进一步提高。《齐民要术·耕田》曰[314]:“耕荒毕,以铁齿镂楱再遍耙之,漫掷黍、穄,劳亦再遍。”这里明确指出了“耕—耙—耱”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即耕一遍,耙两遍,耱两遍。从《齐民要术》的其他记载看,当时不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耕地经验,而且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明确地提出耕地的具体原则,以及耕地的时间、深浅及注意事项。
关于耕地的具体原则,《齐民要术·耕田》曰[315]:
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垎,数年不佳。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言无益而有损。湿耕者,白背速镂楱之,亦无伤,否则大恶也。
这里是说,耕地的时机是土壤湿度适宜,此时表层土壤易于散碎,不会形成硬土块。如果水旱不调,则宁可趁土壤干时耕,也不要在湿时耕。因为干时耕,虽然土壤形成硬块,但降雨后土块就会粉解;而湿耕,则土壤被犁壁挤压形成的硬垡块,很难散碎,数年不碎。如果湿耕,必须在表层土壤干时(即土皮发白时),急速耙地,否则,就是“大恶”了。这里既指出了一般原则,又对特殊情况作了具体说明,是一段十分难得的资料。
关于耕地的时间,春夏秋三季均可耕地。春耕和夏耕主要是为当年种麦、种稻做准备。秋耕多为次年春播作准备,还可以改良土壤,意义重大,向来受到重视。一般说来,不宜冬耕。至于耕地的具体时间,则依地而定。例如:种麦,“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316]。种旱稻,“凡种下田,不问秋夏,候尽,地白背时速耕,耙劳频翻令熟,过燥则坚,过雨则泥,所以宜速耕”[317]。
关于耕地的深浅,应依季节和耕地情况不同而异。如“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318]。秋耕深,将新土翻上,经一冬的风化,土壤可渐变熟,且有利于积雪和提高土温。春耕因迫近播种,夏耕一般为赶种下一季作物,皆宜浅耕,否则,将新土翻上,来不及风化,有碍作物生长,即“初耕欲深,转地欲浅”,等等。
耕地的注意事项是一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如“犁欲廉,劳欲再”[319],即犁的行距需窄,耙的次数需多,这样才能将表土打碎,使之变熟。又如“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湿实,湿劳令地硬”[320]。即是说,春季风大,天气干燥,耕后要立即耙、耢。否则,由于土块间空隙大,土壤容易跑墒。秋季一般多雨,土壤较湿。湿时耙、耢,土壤一干,会形成不易散碎的团块,而且湿土粘在耙或耢上,会影响耙、耢的质量和效率。所以要等土皮发白时再耙捞。这些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三、良种的选育和播种技术的进步
北朝时期,选种、播种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一)选种
《诗经·大雅·生民》曰:“诞降嘉种。”意即诞生了优良的种子。《诗经·小雅·大田》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意即大田土肥宜多种,既备农具又选种。说明我国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选种的观念和经验。《氾胜之书》记载,汉代已采用了先进的穗选法选种了。北朝前期,已形成了从选种、留种到建立种子田育种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培育出了一批耐旱、耐水、免虫,以及矮秆、早熟、高产、味美的优良品种。《齐民要术·收种》云[321]:
粟、黍、穄、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耧耩种,一斗可种一亩。量家田所须种子多少而种之。其别种种子,常须加锄,锄多则无秕也。先治而别埋,先治,场净不杂;窖埋,又胜器盛。还以所治蘘草蔽窖。不尔必有为杂之患。将种前二十许日,开,出水洮,浮秕去则无莠。即晒令燥,种之。
这段引文大体谈了三层意思:一是谷类作物须得年年选种,将纯色好穗选出,勿与大田生产之作物混杂;二是对种子田须精耕细作,种前水选,去除杂物,种后加强管理,保证秧苗茁壮成长;三是良种宜单收单藏,须以自身的秸秆来塞住窖口,免得与别种相混。这种做法已近似近代的“种子田”和良种繁育,是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把选种、留种、建立“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精细管理、单种单收、防杂保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措施,奠定了我国传统的选种和良种繁育技术基础。在这种先进的选种思想指导下,当时已培养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特别是谷类作物的品种大大增加。如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述的粟有11种,而《齐民要术》记载的粟增至86种,依作物的性状分为四大类:一是朱谷、高居黄等14种,早熟,耐旱,免虫;二是今堕车、下马看等24种,穗都有芒,耐风,免雀暴;三是宝珠黄、俗得白等38种,中熟,大谷;四是竹叶青等10种,晚熟,耐水,但惧怕虫灾。《齐民要术·种谷》还对此作了评价[322]:“凡谷,成熟有早晚,苗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这些评价和分类标准虽然十分简单,但与现代科学原理基本相符。
北朝时期,在选育良种方面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已认识到早熟、矮秆作物的优势。《齐民要术·种谷》云[323]:“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长而收少。”这是十分卓越的见解。其二,已认识到品种与地域的关系,即对生物遗传性、变异性有了初步认识。《齐民要术·种蒜》云[324]:“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无大蒜,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取种,一岁之后,还成百子蒜矣。其瓣粗细,正与条中子同。芜菁根,其大如碗口,虽种他州子,一年亦变。大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并州豌豆,度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已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苗而无实。”条中子,指蒜薹上所生的气生鳞茎,亦称“算珠”。百子蒜,大瓣种变为小瓣种,蒜瓣变得特别细小且多。从朝歌引种的大蒜,在并州种植,一年后,变成条中子一样的百子蒜;选用其他州的芜菁种子在当地种植,一年后,芜菁也变得大如碗口;并州的豌豆种植在井陉以东,太行山以东的谷子引入壶关、上党,皆有苗而无籽。这显然是一种生物变异。有了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某些作物只宜于在某地生长和留种,对选育良种大有益处。
(二)播种
北朝时期,对农作物的播种方式、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浅及播后镇压等事宜已有了广泛的实践和较深刻的认识。
《齐民要术》中记述的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三种,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和不同生产目的可灵活掌握。其中,撒播称为“漫掷”“漫散”,或简称为“掷”。撒播又有两种方式:一是耕后撒播,如种大豆,“若泽多者,先深耕讫,逆垡掷豆,然后劳之”[325]。二是撒播后用犁耕田覆土。如“种茭者,用麦底,一亩用子三升,先漫散讫,犁细浅㽟,而劳之”[326]。条播,即用耧车播种。称为“耧下”“耧种”或“耧耩”。如种小豆,“熟耕,耧下为良。泽多者,耧耩,漫掷,而劳之,如种麻法”[327]。条播适宜于旱地,由于可把种子直接播到湿土层,播种与覆土同时完成,有防旱作用。点播称为“䅖种”,多用于不曾耕翻的土地或因缺乏牛力来不及耕的土地上,实为“免耕播种”。点播分为耧耩点播和逐犁点播。前者是在用耧开沟之后,再进行点播。如种旱稻,“耧耩䅖种之”[328]。后者则是用犁将土壤整理后,再进行点播。如种大、小麦,“先㽟,逐犁䅖种者佳”[329]。
播种时间非常重要。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违农时最关键的要抓住“耕”和“种”两个环节。如夏至后种的麻,“非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趋时不可失也”[330]。即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齐民要术》中把粟、黍、稷、大豆、小豆、大麦、小麦、水稻、旱稻、麻、麻子、胡麻、瓜等作物的播种期由月具体到旬,并有了上时、中时、下时之分。上时是播种最适宜的时间,中时次之,下时最次。如种谷,“二月上旬及麻、菩杨生种者为上时,三月上旬及清明节、桃始花为中时,四月上旬及枣叶生、桑花落为下时”[331]。是时,人们不仅区分了播种的上时、中时和下时,而且能根据物候、土壤肥力及墒情来确定具体作物的播种期。如夏播黍、穄,“大率以椹赤为候”[332]。所谓“椹厘厘,种黍时”,厘厘,即形容桑椹红得发紫的样子,把桑椹发红当作黍下种的信号。
播种量与作物种类、土壤肥力、生产目的、播种期等因素有关。例如粟主要依靠主茎成穗,故在肥田里要增加播种量,相反则要减少播种量。因此种粟时,“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地三升”[333]。大麻主要利用麻皮,分枝太多反而不好,因此种麻时,“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田二升”[334]。作物播种期不同,其用种量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晚田加种也”,“稍晚,稍加种子”,也就是说,早播用种少,迟播用种量要增加。如种大豆,“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335]。
播种深浅主要由播种时间和土壤墒情而定。如种谷,“春种欲深”,“夏种欲浅”。又如种大豆,墒情好,可以浅种,不好则深种。春种大豆“必须耧下”,即用耧车播种。这样,才能种得深,“种欲深,故豆性强,苗深则及泽”[336]。
播后镇压,是与播种相关的技术之一。其目的是使种、土相亲,帮助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之快速发芽出土。镇压的农具一般是劳和挞。播种后使用牲畜拉的劳,其实已经包含了镇压和摩平的功能。挞主要用于某些旱作物的春播,如种谷子,“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337]。因为“春气冷,生迟,不曳挞则根虚,虽生辄死”[338]。挞的作用是压紧浮土,使种、土相亲,以利提墒保苗。有时可以足代挞,作用相同。“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足蹑垄底,牛迟则子匀,足蹑则苗茂。足迹相接者,亦不烦挞也。”[339]另外,挞的使用,要视墒情、雨情、气温、种子大小等灵活掌握。夏季高温多雨,或春季雨多土湿的年份,均不能用挞。种子细小,如黍穄等,亦不用挞。
四、农作制度的多样化
北朝时期,作物制度从实践到理论都有所提高,并不断优化,形成了农作物的轮作、复种、间作、混作等多样化的农作制度。
(一)轮作、复种(www.xing528.com)
原始农业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耕种,直到不适宜耕种时就抛荒。商代农业可能还处于这一阶段[340]。《诗经·周颂·臣工》篇曰:“如何新畲。”《诗经·小雅·采芑》曰:“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开垦第一年的土地叫菑,第二年的叫新田,第三年的叫畲。这反映了西周时仍然保持这种耕作制度。《周礼》言“一易之田,再易之田”,则是比较进步的定期休闲制了。战国时期,一家耕种的标准是百亩,结合这一时期很重视施肥,则可推定战国时期已是长期耕种而不休闲了,但可轮作。《吕氏春秋·任地》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这是粟和麦轮作。汉代,粟和麦轮作、粟和大豆轮作已很普遍了。但都没有明确讲到轮作的好处。北朝时期,农作物有几十种之多,粮食作物有谷、黍、稷、粱、秫、大豆、小豆、大麦、小麦、瞿麦、水稻、旱稻等。此外,还有纤维作物、饲料作物、染料作物、油料作物等。作物种类的繁多,为进一步发展轮作、复种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朝时期,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只有蔓菁、葵等少数作物可以重茬,而稻、谷、麻等多数作物皆不宜重茬,必须轮作。《齐民要术》记载了多种作物的轮作方式,并指出什么作物应该和什么作物轮作较好。同时还肯定了许多作物的前后茬关系,把适合某些作物的茬口分为上、中、下三等,说明它们在轮作中的地位。例如:种植谷子的最好前茬是绿豆、大豆、小豆,其次是麻、黍和胡麻,再次是芜菁;种植黍、穄最好是新开荒地,其次是前茬为大豆地,再次是谷子地;谷子和麦都是大豆、小豆的好前茬,小豆是麻的好前茬等。这就确立了豆、谷轮作的格局。是时,虽然不懂其中道理,但广泛用于种植实践。这与现代科学原理完全相符。因豆类作物根部有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1亩大豆大约可从空气中吸收3.5千克左右的氮素,相当于15千克硫酸铵。故大豆之后栽麦,一般都可增产。
我国古代的作物轮作制出现较早,但把它当作恢复地力、增加生产的重要措施进行研究,却始于《齐民要术》。是时,复种多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了发展。如种植“小豆,大率用麦底。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须兼留去岁谷下以拟之”[341]。这说明一年种两熟的作物。《齐民要术》引《广志》云[342]:“南方……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此即当今的再生稻。《水经注·温水》条还记载了两熟稻[343]:“名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同书《耒水》条还谈到了湘江支流耒水,流经的便县(今湖南永兴县),界内有温泉水,在郴县西北,“左右有田数十亩,资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谷熟。度此冷水,不能生苗,温水所溉,年可三登”[344]。据此可知,当时已利用地热来发展多熟种植了。可见,我国至迟在北朝时就用提高复种指数的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了。
(二)间作、混作
我国古代的作物间作、混作约始于公元前1世纪。北魏时期,人们对如何选择好间作、混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如何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如何发展其互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齐民要术》中记述了多种间作、混作方式。例如:“葱中亦种胡荽,寻手供食,乃至孟冬为菹,亦无妨”[345]。“桑苗下常斸掘,种绿豆、小豆”[346]。“羊一千口者,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青色干草)”[347]。这是用混作的方法,生产养羊的饲料。是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有的作物间不能混作。如“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扇地两损,而收并薄”[348]。
五、田间管理技术的完善
北朝时期,田间管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管理方法不断完善,认识上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耕
《诗经·周颂·良耜》曰:“其鎛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鎛,一种犁。赵,《传》:“刺也”,破。蓼,水草。荼,杂草。意即:犁头破土,薅除杂草,杂草腐朽,庄稼茂盛。说明西周时,已重视中耕除草。北朝时期,人们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认为中耕不但有除草保墒的作用,还能熟化土壤,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中耕的这些作用是通过“多锄”来实现的。锄的时机不同,作用也不同。《齐民要术·种谷》曰[349]:“春锄起地,夏为除草。”起地,就是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提高土壤保墒性能。同篇又曰:“锄者非指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八米,指从谷子的出米率达到80%,这是很高的出米率了。
《齐民要术》一书中总结了旱地中耕的技术要领:一是“锄早锄小”。“凡五谷,唯小锄为良。小锄者,非直省功,谷亦倍胜。大锄者,草根繁茂,用功多而收益少。”[350]小锄,指苗还很小的时候就锄。如种谷,“苗生如马耳,则镞锄。谚曰:‘欲得谷,马耳镞’”[351]。马耳,是指谷苗初长出时如马耳的形状。镞锄,一种锄法。即谷苗初长出时,用锄角间苗,俗称为“薅谷苗”。二是“锄不厌数”。中耕锄地要反复多次地进行。如种谷,“苗出垄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352]。这说明锄的作用“非指除草”。《齐民要术》中指出,谷、粱、秫等要锄五至十遍,小麦六遍,黍、穄四遍。三是中耕与间苗、补苗相结合。如种谷[353],间苗时要求“良田率一尺留一科”。对于苗稀少或缺苗处,则要补苗,“稀豁之处,锄而补之”,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四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农具和锄法。作物不同则锄法不同,例如:瓜的锄法,“皆起禾茇,令直竖。其瓜蔓本底,皆令土下四厢高,微雨时,得停水”[354]。一般作物都应该多锄,但也并非所有作物都如此。如大豆,“锋耩各一,锄不过再”[355];小豆,“锋而不耩,锄不过再”[356]。作物生长期不同或气候条件不同,锄法也不同。如苗刚出土且地表面板结时,可用耙、劳;苗长高以后,则用锋、耩。又如“春苗既浅,阴未覆地,湿锄则地坚。夏苗阴厚,地不见日,故虽湿亦无害矣”[357]。所以,“春锄不用触湿。六月以后,虽湿亦无嫌”[358]。
北朝时期,水稻和旱稻的种植在北方已很普遍。种水稻要除草二次,第一次用刀割,第二次用手拔,相当于旱地中耕。是时,发明了一种水稻烤田法。《齐民要术·水稻》篇云[359]:“水稻第二次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即水稻第二次除薅草后,稻田放水,让太阳晒水稻根部。这是我国古代关于水稻烤田技术的最早记载。“曝根令坚”,即通过烤田,土壤环境改善后,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使稻株茎秆坚强,有利防止倒伏。
(二)施肥
我国何时开始施用肥料,无明确文献记载,可能始于春秋时代[360]。战国时代,肥料已很受重视。在《齐民要术》中,虽然没有讲大田作物的施肥,也没有讲深耕和中耕的基肥追肥,只讲述了蔬菜作物和大麻的施肥,但还是引用而保存了《氾胜之书》的施肥方法,并收集记载了更多的肥料种类,如人粪、畜粪、厩肥、堆肥、蚕矢、巢蛹汁、兽骨、草木灰、旧墙土等。同时,对肥料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重视绿肥的功效。中国利用绿肥相当早,但汉代以前只是耕翻自然生长的杂草作肥。晋初郭义恭《广志》曰:“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美田,即改良土壤,增进肥力之意。这是苕草和稻轮作,并以苕草为绿肥,这是我国古代绿肥轮作的最早记载。北魏时期,中国北方已广泛利用绿肥栽培以培养地力。《齐民要术》中记叙了谷、瓜、葵、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轮作的制度,并提出了多种轮作方案。如《齐民要术·耕田》指出[361],以豆科植物作绿肥较好,五月、六月撒播,七月、八月耕翻,以作次年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相同”。同书《种葵》篇指出,五月、六月中密植绿豆,七月、八月耕翻,“则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362]。可见,当时已经认识到绿肥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和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肥轮作的出现,说明北朝农业技术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次,强调要用熟肥。《齐民要术·种麻》曰[363]:“地薄者粪之。粪宜熟。无熟粪者,用小豆底亦得。”《齐民要术·种瓜》曰[364]:“凡生粪粪地无势;多于熟粪,令地小荒矣。”
(三)防治病虫害
农业病虫害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也影响作物的品质。北朝时期,对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有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选育抗病虫的优良品种。《齐民要术·种谷》谈到了86种谷子,其中,朱谷、高居黄等14种谷子,“早熟,耐旱,免虫”[365]。即这些谷子除具有早熟、耐旱的特点外,还具有免虫能力,这是我国古代免虫作物品种的最早记载。
其二,利用除草、焚烧、冬冻防治虫害。“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杂草夺走了土壤中的水分、肥料,遮盖了作物茎叶,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导致病虫害的传播。因此,除草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齐民要术·大小麦》曰[366]:“倒刈,薄布,顺风放火。火既着,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如此者,经夏虫不生。”这是通过焚灭麦秸秆中的虫卵,减少明年虫害发生的机率。冬天“蔺雪”,可使“立春保泽”,还可“冻虫死,来年宜稼”,即通过冬冻防治虫害。
其三,用药物防治病虫害。如瓜笼是一种由病毒或虫害引起的瓜叶枯萎病,其防治方法为[367]:“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盐和则不笼死”;“治瓜笼法,旦起露未解,以杖举瓜蔓,散灰于根下,后一两日,复以土培其根,则迥无虫矣”。以盐水浸种,或散灰于根下,均具有防治“瓜笼”病害的作用,即把盐和灰当作治瓜笼的药物。又如《氾胜之书》中已提到的蒿、艾,在北朝时继续充当防止虫害的药物。如麦子“蒿、艾箪盛之,良。以蒿、艾蔽窖埋之,亦佳”[368]。
其四,食物诱杀法。如《齐民要术·种瓜》云[369]:“瓜田有蚁者,以牛羊骨带髓者,置瓜科左右,待蚁附,将弃之,弃二三,则无蚁。”这是利用害虫的食性,诱集而歼之。
此外,尚有合理轮作栽培法、贮藏防治法、溲种法等防治病虫害的途径,不再一一赘述。
(四)收割
《齐民要术·种谷》引杨泉《物理论》曰[370]:“稼,农之本。穑,农之末。本轻而末重,前缓而后急。稼欲熟,收欲速,此良农之务也。”即强调收割要急速进行。这对于谷子、小麦等禾谷类作物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些作物黄熟很快,不及时收割,或遇风雨,易受损失。北朝时期,人们总结了要急速收割禾谷类作物的原因。《齐民要术·种谷》记载[371],谷子“熟,速刈。干,速积。刈早则镰伤,刈晚则穗折。遇风则收减,湿积则藁烂,积晚则损耗,连雨则生耳(即发芽)”。
《齐民要术》还根据不同作物的成熟特点,提出了适期收割的时间。如小豆“叶落尽,则刈之”[372]。水稻“霜降获之。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373]。粱、秫“收刈欲晚,性不零落,早刈损实”[374]。黍、穄“刈穄欲早,黍欲晚,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谚曰:‘穄青喉,黍折头。’”[375]穄青喉,喉指穄穗基部与茎秆连接部分,在这一部分尚保持绿色时,就可割穄,即所谓“刈穄欲早”,适当早收。黍折头,指黍穗弯曲下垂时,就可割黍,即所谓“刈黍欲晚”,适当晚收。但黍的颖壳较松,容易落粒,通常到穗子最下部的分枝已逐渐失去绿色,中部籽粒达到蜡熟时,亦应抓紧收割。这些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指导作物收割大有益处。
六、蔬菜的栽培
栽培蔬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始农业发生之后,和其他粮食作物一样,蔬菜也开始逐步为先民们栽培。但在专门的农用地,即园圃内对蔬菜进行专业的种植至迟始于西周。《周礼》中记有“场人”一职,“掌国之场圃”,即场人是专门管理园圃的职官。这一时期人工栽培的蔬菜种类较少,从《诗经》《夏小正》等文献记载来看,当时人工栽培的蔬菜只有韭、芸、瓜、瓠四种,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采集野菜为食,蔬菜栽培技术尚处于萌芽阶段。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从西域引入黄瓜、蚕豆、豌豆、大蒜、芫荽、苜蓿等蔬菜,丰富了蔬菜的品种。同时,部分蔬菜品种的栽培技术也有所创新与发展,如出现了某些蔬菜的植株调整技术、移栽技术、催芽技术,以及套种栽培技术的雏形和少数为官府服务的温室栽培技术等。但是,这一时期尚未形成全面的蔬菜栽培技术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和积极推广。首先,蔬菜栽培品种不断增加。从《氾胜之书》《四月民令》及相关考古发掘看,汉代的蔬菜大约有20余种。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蔬菜达3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叶菜类的葵(冬寒菜)、菘(白菜)、蜀芥、芸(油菜),苜蓿;瓜类的冬瓜,胡瓜;块根块茎类的芋、芜菁、芦菔(萝卜);调味的葱、蒜、韭、兰香、姜、胡荽(香菜);此外,还有茄子、藕等。其次,蔬菜栽培技术日趋成熟,《齐民要术》中记载的30多种蔬菜具体栽培方法,是在继承汉代以来蔬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体系。囊括了蔬菜栽培的择地、作畦、选种、播种、管理、加工等环节。
(一)择地、作畦
北朝时期,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栽培蔬菜首先要选择土地。这不仅需要对所选土地的土壤特性有充分的认识,还要知道不同蔬菜对土壤的适应性有差异。对此,《齐民要术》作了具体的阐述。如种葵,“地不厌良,故墟弥善,薄即粪之,不宜妄种”[376]。即需要用肥沃的熟地种葵。种“蒜,宜良软地。白软地,蒜甜美而科大;黑软次之;刚强之地,辛辣而瘦小也”[377]。即种蒜不仅讲究选择“良软地”,而且在不同土质中种植,同一品种蒜的品质也会产生差异。种苜蓿“地宜良熟”[378],种“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379],种“姜宜白沙地”[380],等等。选择好种菜的地后,就要整地。菜地要多耕、熟耕,以及耕、耙、耢相结合。《齐民要术·种葵》曰[381]:“冬种葵法,九月收菜后即耕,至十月半令得三遍,每耕即耢,以铁齿耙耧去陈根,使地极熟”。可见耕作之细。有时还要作些特殊的保墒处理,如种葵,“正月地释,驱羊踏破地皮。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润”[382]。这是利用羊群踩踏,及时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有效的保墒作用。
菜地整理好,然后作菜畦,一般实行小畦种植。这是我国很早就采用的蔬菜种植技术。《史记·货殖列传》有“千畦姜韭”的记载,《汉书·食货志》也载有“菜茹有畦”。作畦技术主要是解决均匀浇灌及节水保墒等问题。北朝时期,继承和发展了这项技术。《齐民要术·种葵》曰[383]:“葵,春必畦种,水浇。春多风旱,非畦不得。且畦者省地而菜多,一畦供一口。畦长二步,广一步,大则水难均。”另外,对于韭菜类蔬菜,其分蘖的新鳞茎长在老的鳞茎上,俗称跳根,此类蔬菜在作畦时还要求“畦欲极深”[384]。
择地、作畦体现了因地、因菜制宜的原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对蔬菜生产有重要影响。
(二)选种、播种
北朝时期,主要通过直接播种或移植由播种育成的菜苗来种植蔬菜。无论哪种方式,一般都要经过选种、催芽、播种等步骤。
选种是种植蔬菜的重要环节。不同种类的蔬菜,其选种方式也有所不同。如通过加热浸种的方法来检验韭菜种子质量。《齐民要术·种韭》曰[385]:“若上市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煮韭子,须臾芽生者好。”这是通过煮种验种,速测韭菜种子发芽率的方法,这项技术是中国传统科技独一无二的发明。有的蔬菜种子还要经过特殊处理,如低温处理。我国在西汉或稍早就有了低温处理麦种的经验,北朝时期,又推广到了多种蔬菜的种植上。如选瓜种[386],冬天把数枚瓜子放于热牛粪中,利用其温热和湿度使种子萌动,冷却后瓜子便冻在其中,置于阴处,经一冬自然低温处理,春日解冻播下后,长得格外茂盛,且成熟较早,“亦胜凡瓜远矣”。
有的蔬菜种子发芽较难,在播种前需要催芽,其目的是促进蔬菜种子尽快发芽,赶上种植时令。当时,催芽最常用方法是浸种催芽,“凡种菜,子难生者,皆水沃令芽生,无不即生矣”[387]。有的种子皮厚,则需用特殊方法催芽。如种莲子,由于莲子皮厚,就用“磨壳法”催芽。《齐民要术·养鱼》记载[388]:“收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子头,令皮薄……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既坚厚,仓卒不能生也。”
是时,蔬菜播种和谷物播种类似,基本有撒播、条播和点播三种方式。《齐民要术》中对不同种类蔬菜的具体播种方式、时间及注意事项都作了详尽的说明,这里仅述当时一些蔬菜特殊播种技术,其巧妙令人叹服。《齐民要术·种葱》曰[389]:“炒谷拌和之。葱子性涩,不以谷和,下不均调。不炒谷,则草秽生。”即使用炒过的谷子与葱子拌和播种,此法至今仍在使用。这种方法对因种子粒度太小,播种时稀稠不易控制的蔬菜十分有效。对于一些顶土力较弱,影响幼苗出土的作物,则采用助苗出土的办法。如甜瓜,《齐民要术·种瓜》曰[390]:“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掐去豆。”原因是“瓜性弱,苗不能独生,故须大豆为之起土”。因此,完成任务之后,就应该将豆苗去掉,因为“瓜生不去豆,则豆反扇瓜,不得滋茂”。去掉的办法最好是掐,而不能拔,掐断豆苗可以利用断口上流出的液汁(即伤流液)为附近的瓜苗提供水分和营养,即“但豆断汁出,更成良润”。故要“勿拔之,拔之,则土虚燥也”。
北朝时期,已掌握了部分蔬菜的无性繁殖技术,即由母体蔬菜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种植方式。《齐民要术·养鱼》记载种藕法[391]:“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这是利用地下根茎进行的无性繁殖。部分叶菜类还可以用扦插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如《种兰香》篇载有“掐心著泥中,亦活”[392]。
另外,为了提高的土地的利用率,当时蔬菜的种植多采用复种、间种或套种。因为一部分蔬菜生长期较短,一年之内种、收次数较多,如葵,“一岁之中,凡得三辈”[393];韭菜“一岁之中,不过五翦”[394]。可见,其复种程度较高。《种葱》篇云[395]:“葱中亦种胡荽,寻手供食,乃至孟冬为菹,亦无妨。”这是蔬菜间作之例。套种很可能还在大田作物中进行。《齐民要术》卷首《杂说》篇谈到了城郊五亩地的一个经营实例。其中,种植了葱、瓜、萝卜、葵、莴苣、蔓菁、芹、白豆、小豆、茄子等十种作物,二、四、六、七、八月都有种植,可知经营之复杂。显然,不同的蔬菜间使用了间种和套种。
(三)蔬菜生长管理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需要中耕、除草、施肥、浇水,这些操作对各类蔬菜而言,大同小异。这里仅述两例根据蔬菜的特点,而采取的特殊管理方法。其一,种甜瓜。甜瓜有在侧蔓上结果的特殊遗传习性,当时瓜农在生产中就采用了高留前茬、多发侧蔓多结瓜的特殊种瓜法。《种瓜》篇云[396]:“瓜引蔓,皆沿茇(前茬)上,茇多则瓜多,茇少则瓜少。茇多则蔓广,蔓广则歧多,歧多则饶子。”并进一步论述了多发侧蔓的原因,“其瓜会是歧头而生;无歧而花者,皆是浪花,终无瓜矣”。甜瓜只在侧蔓上结果,所以要留高茬,保证发侧蔓,多结瓜。当今在甜瓜栽培中采用搭架种瓜,其原理是相同的。其二,种葱。葱在中耕的时,需要按一定的方法剪掉边叶。对此,《种葱》篇云[397]:“七月纳种,至四月始锄。锄遍乃剪。剪与地平。高留则无叶,深剪则伤根。剪欲旦起,避热时。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八月止。不剪则不茂,剪过则根跳。若八月不止,则葱无袍而损白。”这些蔬菜生产管理方法也体现了北朝蔬菜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于蔬菜的加工,将在第九章中详述。
概言之,我国古代蔬菜栽培虽然起源很早,但把它当成一门科学,从播种到收获,对每种蔬菜皆逐一地进行研究,始见于《齐民要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