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的优化探讨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的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总结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及其巨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题署:“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齐民要术》由序言、卷首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约11.5万字。《齐民要术》序言是全书的总纲,体现了作者的农学思想。卷首杂说叙述了耕地、种黍、种菜及合理安排种植等事宜,其写法与《齐民要术》其他内容的风格基本一致,长久以来已与全书融为一体。《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囊括了广义农业的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的优化探讨

北朝各政权普遍重视农业生产,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总结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杰出的农学贾思勰及其巨著《齐民要术》。

一、贾思勰其人[282]

贾思勰,史载阙如。《齐民要术》题署:“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图4-2)据此可知,他曾任北魏青州高阳郡(山东临淄一带)太守。从《齐民要术》中的有关内容可知,贾思勰为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一带)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祖上亦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贾思勰成年后,步入仕途,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虚心向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贾思勰中年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到东魏武定二年(544)期间[283],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齐民要术》。该书引用古书达多150余种,对战国时期诸子中的农家许相到北魏时期有价值的史书,都作了许多摘录,其中不少书今已失传。正因为《齐民要术》的摘引,才使后世研究者有可能窥见这些失传而又极有价值的史籍。在这一点上,贾思勰对我国古籍保存亦功不可没。

图4-2《齐民要术》题署

二、《齐民要术》内容概述[284][285]

《齐民要术》产生于北魏末东魏初,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是指平民百姓。《齐民要术·序》引录《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要术”,指重要的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由序言、卷首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约11.5万字。书中不仅记载了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也记载了部分南方的农业生产,还涉及林业畜牧业等经济领域。

《齐民要术》序言,总结了历史上的重农思想,引证历史经验,希望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发展,课督农桑,作好“安民”工作;讲述了《齐民要术》的写作过程“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介绍了《齐民要术》的写作范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齐民要术》序言是全书的总纲,体现了作者的农学思想。

卷首杂说,为后人所加。《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第三十篇是杂说,而卷端又列杂说……疑后人所窜入”。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否定其为贾思勰原作[286]。有学者则直接判断其为唐代作品[287]。卷首杂说叙述了耕地、种黍、种菜及合理安排种植等事宜,其写法与《齐民要术》其他内容的风格基本一致,长久以来已与全书融为一体。

正文部分共10卷92篇,简述如下。

卷一总论耕田、收种2篇,种谷1篇。主要讲述耕田、收种及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其中叙述谷物的篇幅占所有粮食作物篇幅近半,讲述也最详细深刻,说明粟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中是首要粮食作物,所载粟类品种达106个,对粟的栽培方法也作了详细地介绍。

卷二包括谷类、豆、麻、麦、稻、瓜、瓠、芋等13篇。主要论述了1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包括土地耕作,时宜地宜要求,选育良种技术,播种技术,作物培育中的轮作、绿肥、保育、防虫技术及作物收获、贮藏等方面的技术。其中叙述大豆和小豆、大麦小麦、水稻、黍稷的字数分别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的11.6%、11.3%、10.9%、6.5%,说明以上作物在北方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卷三为种葵、蔓菁等蔬菜作物12篇,苜蓿、杂说各1篇。主要记述了22种蔬菜的栽培技术。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因土种植,以及诸田园管理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蔬菜的栽培是种植业中有机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的重要补充,安排在卷二之后,体现了作者对于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www.xing528.com)

卷四为园篱、栽树两篇,果树12篇。主要论述果树的选育技术。先总述园篱和栽树,之后分述枣、桃、安石榴等11种果树的品种及选育技术,并总结了果树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及果树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特别是梨的嫁接技术已达了到相当高的水平。

卷五有竹、木及染料作物十篇,伐木一篇。主要讲述林木的栽培技术。所涉树木主要有桑、柘、榆、白杨等13种。在林地的选择、耕作和整理,树木的繁殖和移栽,苗木的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卷六为畜牧兽医卷,有家畜、家禽和养鱼六篇。该卷占全书篇幅11%左右,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及医疗的知识,吸收了鲜卑族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内容上分别叙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九种畜禽的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相畜术、兽医术以及酥酪加工技术、羊毛制毡技术。最后一篇为养鱼技术。

卷一至卷六,每卷分别自成一个相对独立单元,构成全书的主要部分。其中,每卷中的每一篇结构相似,基本由三个层次组成:首先是解题,引用前人文献,再加作者按语,内容包括该篇作物(或动物)名称的解释、辨析正名、历史记载、引种来源、生物形态和性状等;其次是本文,介绍各种作物、禽畜的生产技术,是全篇的核心、全书的精华;最后是引文,引录前人著述,作为本文的补充说明,或充实相关内容,解题、正文、引文相互结合,使每篇论述形成一个严整的体系。

卷七为货殖、涂瓮各一篇,酿酒四篇。卷八为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12篇。卷九为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十篇,另有煮胶、制笔墨各一篇。该三卷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讲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其篇幅约占全书的30%左右。在介绍农产品加工方面,涉及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技术全面,酿造技术系统全面,造酒技术更趋成熟。

卷十为“五谷、果蔬、菜茹非中国物产者”一篇。基本上是作者搜罗历史上和当时的有关经史子集文献,引用了280多条资料,引载了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栽培植物和60多种野生植物。范围广泛,综揽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

三、《齐民要术》在中外农学史上的地位[288]

《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在中国和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囊括了广义农业的各个方面、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及古今农业资料的大型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若干综合性农书,但都不可与《齐民要术》相比。《吕氏春秋·任地》等3篇和《氾胜之书》实际上只限于种植业的范围,《四民月令》虽然涉及农林牧副各个方面,但只讲农业生产的安排,基本上不讲生产技术,更缺少理论上的说明。至于专业性农书亦多阙略。而《齐民要术》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它所记述的生产技术范围,以种植业为主,兼及蚕桑、林业、畜牧、养鱼、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等各个方面,凡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项目,差不多都囊括在内,并全面记述了每种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另外,《齐民要术》广泛收集了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详尽系统。隋朝以前的农书,只有《齐民要术》基本上完整地保存至今,弥足珍贵。《齐民要术》全面反映了中国隋前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业技术,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齐民要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已经完全成熟。

在世界农学发展史上,欧洲古罗马时期曾有过几种农书,例如:公元前2世纪,卡图(Macus Porcius Cato,公元前243—前149)的《农业志》(De Agriculture),公元前1世纪,发禄(Macus Teronfius Varro,公元前116—前27)的《论农业》(Rerom Rusticarum),1世纪,科路美拉(Luclus Junius Moderaus Columella,生卒年不详)的《农业论》(De Re Rustica)等。这些农书内容比较简略,以讲述经营管理为主,反映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到了中世纪,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欧洲的农书几乎绝迹。中国汉代农书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同时期的古罗马农书。《齐民要术》更是填补了世界农业史中这一时期农书的空白。与农书稀缺相联系,欧洲中世纪的农业也是停滞和落后的。当时广泛实行“二圃制”和“三圃制”,耕作粗放,种植制度机械呆板,肥料极度缺乏,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很低。这和《齐民要术》所反映的农业和农学相比,实有天壤之别。《齐民要术》所反映的农业和农学,在当时的世界上无疑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