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学者颜之推(530-591)在《颜氏家训·杂艺篇》中指出[208]:
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江南此学殊少,唯范阳祖暅精之,位至南康太守。河北多晓此术。
上文意指,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只有祖暅精通算术,但北朝的人大多通晓这门学问,即“河北多晓此术”。这与北朝活跃的数学教育和兴盛的历算活动有关。
一、北朝的数学教育
我国古代,数学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师承家传和官方的学校教育。算学博士是在官学中专司数学教育教学的学官,此职官首设于隋代,但不能断定数学教育列入官学始于隋代。北魏官学教育发达[209],国家先后设置太学、皇宗学、国子学、中书学、四门小学;地方实行郡国学制,每郡亦设置太学、国子学、四门小学,因此设置太学博士、皇宗学博士、国子学博士、中书学博士、四门博士为学官。这一学官制度遂为北齐、北周沿用。北朝期间,虽然未设算学博士,但在官学中一定存在算学教育。《通典·后周官品》记载[210],后周设六官,“万八千八十四人府史、学生、算生、书生、医生……等人也”。算生者,算学生也。显然,北周时就在官学中大规模地进行着算学教育。
当然,家传师承的民间算学教育方式是当时算学教育的主流。北朝期间,民间天算家可以自由地研习天文、历算。这样,北朝的数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出现了不少民间历算家。另外,世家大族传承家学时,都注意到天文、历算在其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必然推动着数学教育的兴盛。
前已提及的北魏殷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算生博士,他虽然没有在官学中主持过算学教育和教学,但他的算学和天学有很高的造诣。其师成公兴教授殷绍学习《九章算术》,亦完全是一种民间数学教育活动。
在北朝的历史上,还有一些精于算术的传奇人物,如綦母怀文,生活在东魏、北齐之际,以造“宿铁刀”而称著于世。《北史·艺术》记载了怀文的这样一个故事[211]:
(怀文)昔在晋阳为监馆,馆中有一蠕蠕客,同馆胡沙门指语怀文:此人别有异算术。仍指庭中一枣树云:令其布算子,即知实数。乃试之,并辨若干纯赤,若干赤白相半。于是剥数之,唯少一子。算者曰:必不少,但更撼之。果落一实。
这一传说有夸张之处,但蠕蠕客和綦母怀文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当是不容置疑的。綦母怀文是匈奴人,随身携带算子,随时进行计算,反映了北朝数学活动的普及程度。
二、兴盛的历算活动(www.xing528.com)
北朝期间,众多的历算家编撰历法十多部,主要有:北凉赵撰《元始历》(412),北魏崔浩撰《五寅元历》(440,未用)、北魏公孙崇撰《景明历》(500,未用)、北魏崔光等撰《神龟历》(518,未用)、北魏—北齐李业兴撰《正光历》(521)、《兴和历》(540)、《九宫历》(547,未用),北魏—北齐虞邝撰《大同历》(544,未用),北齐宋景业撰《天保历》(550),北齐张孟宾撰《孟宾历》(576,未用),北齐刘孝孙撰《武平历》(576,未用),北齐董峻、郑元伟撰《甲寅元历》(576,未用)、北齐信都芳撰《灵宪历》(未成)、北周甄鸾撰《天和历》(566),北周马显撰《大象历》(579)。其中,《神龟历》乃是李业兴、张洪、张龙祥、卢道虔、卫洪显、胡荣、统道融、樊仲遵、张僧预等九家进历,由崔光将九家之法综成一历。统道融乃是雍州沙门。可见,当时有佛教学者也参与了国家的编历。编历的频率之高,参与的历家之多,空前绝后。历家多精通算学,例如李业兴“尤长算历”、信都芳“后亦注重差、勾股”。凡此种种,均说明北朝期间历算活动的兴盛。
另外,广泛的数学活动,致使北朝数学论著颇丰。除收录在《算经十书》中的数学著作外,还有几种著录于史籍中的北朝算书[212]:北魏高允撰《算术》三卷,北周刘祜撰《九章杂算文》二卷,北周刘焯撰《稽极》十卷,北周刘炫撰《算术》一卷,北凉赵撰《算经》一卷。总之,北朝不仅有《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等数学巨著流传于世,而且精通历算者人数众多,整个数学活动繁荣兴盛。
三、甄鸾的数学工作
甄鸾,字叔遵,中山毋极(今河北无极县)人,生卒年不详。《夏侯阳算经》“言斛法不同”,谓梁大同元年(535)甄鸾校之[213]。《隋书·律历志》引《甄鸾算术》云[214]:“玉升一升,得官斗一升三合四勺”。玉升于北周保定五年(565)颁行。据此,甄鸾最初可能在南朝,后入北朝,主要活动在北朝西魏、北周之际。
北周武帝宇文邕(561年至578年在位)时,甄鸾曾任司隶校尉(亦说司隶大夫)、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无极伯等官职。甄鸾博达经史,尤精历算,著有《五经算术》《五曹算经》和《数术记遗》,并为《周髀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多种数学名著作注。清刻《数术记遗》曰:“算家诸书,皆书其衔。”《旧唐书·律历志》对其评价甚高:“上合于春秋,下犹于记注。”甄鸾因其对历数的重要贡献,受到后人好评,清阮元在《畴人传》中说[215]:“鸾为学精思,富于论撰,诚数学之大家矣!”
甄鸾所撰、注和重述的数学著作,不少文献加以著录,但互有详略、差异,引列如表3-1。
表3-1 甄鸾撰、注、重述的数学著作
a钱宝琮:《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92-93页。
此前,刘徽注《九章》、赵爽注《周髀》,皆布衣学者的个人兴趣。像甄鸾这样大规模且系统地注释经籍,必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北周明帝(557-560)即位后,曾召集文学士80余人于麟趾殿,刊校经史,“又捃采众书,自羲、农以来,迄于魏末,叙为《世谱》,凡五百卷云”[216]。是时,甄鸾曾任司隶校尉,这样大型的学术活动为他撰注算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甄鸾的工作为唐代李淳风等人注释“十部算经”奠定了基础[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